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斜向旋喷桩加固朔黄重载铁路路基为工程背景,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均布荷载作用下斜向旋喷桩加固路基前后路基内附加应力分布、路基面沉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斜向旋喷桩加固路基后,在桩−土交界区域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尤其在桩底区域应力集中现象最明显。斜向旋喷桩加固后沿横截面方向不同位置处的附加应力值均较加固前降低,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斜向旋喷桩具有明显的支撑加筋作用。斜向旋喷桩加固后,路基面各位置沉降值明显降低,斜向旋喷桩对降低静荷载作用下路基面的沉降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斜向旋喷桩加固效果和朔黄重载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加筋水泥土桩在既有重载铁路路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路基病害及运能提高等因素,部分既有重载铁路路基强度已无法满足当下运营需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为了不影响既有重载铁路的正常运营,提出用水平旋喷加筋水泥土桩加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的加固措施。结合朔黄线某路基现场试验段,介绍该加固措施的施工机具、施工工艺、操作参数、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安全注意事项。通过现场试验,证实了采用水平旋喷加筋水泥土桩加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是可行的,施工期间线路正常运营,施工便捷,加固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在基床内采用纵向旋喷桩加固措施是我国既有路基结构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目前工程实践尚处于早期尝试阶段,理论研究尚未开展。论文阐述非开挖旋喷加固机理,并率先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列车-轨道-加固体路基三维动力分析模型,研究既有铁路路基加固前后基床动力特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1)纵向旋喷桩可以有效控制路基面竖向位移,其中,在基床表层中加固效果明显,加固后路基面竖向动位移减少了41.2%;(2)旋喷桩加固后会引起路基面动应力增大,但由于固结体强度大幅增加,增加动应力与材料强度比值减小,所以整体路基结构受力有所改善;(3)非开挖旋喷加固法是一种有效的路基加固方法,适用于既有线路在运营条件下的快速加固。 相似文献
4.
用斜向单管高压旋喷桩整治朔黄铁路路基病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管高压旋喷桩多用于地基加固和基础防渗工程,朔黄铁路路基经过两次整治之后仍存在不少病害,为此决定采用在路基边坡斜打旋喷桩高压注浆加固并改良土体的路基整治方案,该方案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文章重点阐述斜向单管高压旋喷桩加固改良机理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朔黄铁路K269 200~K273 000段路基病害曾两度治理未果,此次用斜向旋喷桩加固路基土体达到预期效果。叙述路基病害状态,整治经过。介绍斜向旋喷桩加固改良土体的机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旋喷桩在重载铁路路基下沉病害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某重载铁路路基下沉病害整治工程,介绍斜打旋喷桩技术在既有路基下沉病害整治中的设计方案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阐述旋喷桩加固机理,并采用瞬态瑞雷波法检测整治效果。从整治效果来看,斜打旋喷桩技术用于既有线路基下沉病害整治是可行的、有效的,采用瞬态瑞雷波法进行整治效果的快速检测与评价,其检测结果是合理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高压旋喷桩在湿软黄土地基加固时效果良好,施工方便,适用于黄土地区既有路基帮宽工程地基处理,但其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挤土效应,影响既有线路的运营安全。以某在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城际铁路工程为依托,结合挤土试验和实测数据,探究高压旋喷桩施工对既有铁路路基变形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单桩挤土试验,高压旋喷桩挤土效应与桩周土体距桩心距离呈负相关变化,距离桩心越近,挤土效应越明显。高压旋喷桩沿竖向挤土效应与土层位置、土层压缩系数和湿密度等相关,沿桩深度方向周围土体侧向位移变化在埋深0~5 m范围最为显著。高压旋喷桩施工后,周围土体会出现回缩现象,现场测试各测斜孔回缩值在0~2 mm之间。多桩施工时,高压旋喷桩周围土体会产生位移累积效应,挤土试验中所选4根桩全部施工完成后,距桩心2 m位置处的测斜孔,其侧向位移在埋深0~2 m范围达8 mm以上。既有路基变形实测发现,应力释放孔和高压旋喷桩施工时可导致既有路基上拱或沉降,既有路基监测点最大累计上拱量5.95 mm,最大累计沉降量7.13 mm。通过采取在既有路基坡脚设置应力释放孔、高压旋喷桩由内向外施工并严格控制高压旋喷桩施工参数的措施,可保证既有线路基稳定。 相似文献
8.
斜向水泥土桩法加固既有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斜向水泥土桩法是一种适合在列车运行条件下路基快速加固的方法,通过对其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和总结,提出了斜向水泥土桩法施工工艺、设备集成,并提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行车安全措施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针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研究目的:针对客运专线对挡土墙稳定性和变形要求高的特点,探讨研究挡土墙基底为深厚软弱土层时采用旋喷桩加固的设计计算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研究方法:根据客运专线挡土墙的特点和地基条件,采用复合地基计算理论进行基本参数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采用压应力扩散理论和实体基础理论对旋喷桩布置和加固深度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基于重力式挡土墙及湿陷性新黄土的特点,在复合地基设计结果基础上,比较实体基础和压应力扩散理论计算的加固深度,为提高客运专线路基挡土墙稳定的可靠度,设计采用实体基础计算理论确定加固深度。研究结论:在地基加固设计中应根据可靠度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加固深度计算理论,在客运专线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中如果需要大幅度提高承载力,采用实体基础计算理论进行设计可靠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在武广客运专线中采用高压旋喷注浆加固地基的概况,其中包括双重管法施工技术参数的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检测方法。旋喷注浆法加固地基可满足客运专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16.
桩板墙嵌固段的水平承载力受桩截面尺寸、桩间距、嵌固段长度,以及嵌固段中上部地层强度的影响。基于蒙华铁路某桩板墙工点,通过开展旋喷桩加固桩板墙桩前地基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桩长时桩板墙桩身应变、桩顶水平位移、土压力变化规律,并探讨旋喷桩加固桩板墙桩前地基的合理深度。研究发现,采用旋喷桩加固可以有效提高桩板墙的阻滑效果;桩前土体抗力主要集中在桩前30 cm,随着深度增加抗力逐渐减小;当旋喷桩加固深度超过嵌固段深度的75%时,继续增大加固深度对控制桩身水平变形作用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17.
旋喷桩复合地基技术在加固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旋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形式,用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达到地基加固目的.结合工程设计实例,对软土设计计算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重载铁路既有线扩能改造及重载铁路路基加强的背景下,以重载铁路路基为研究对象,针对路基经斜向注浆挤密桩加强前后的静动力效果变化,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Plaxis 中的塑性分析计算模块和动力分析模块对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斜向注浆挤密桩加强后的重载铁路路基静力变形减少20%,动力响应值降低30%,表明斜向注浆挤密桩对重载铁路路基的加强效果明显,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20.
谢桐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0,(Z1)
介绍高压旋喷桩在富水地区全风化花岗岩路基中的应用概况,包括引孔法施工技术参数的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着重说明了采用100型钻机引孔穿过厚硬层进入下卧层进行喷浆加固的工艺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