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进华 《商用汽车》2011,(19):36-37
2011年9月20日,山东省交通运输部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两客一危"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入网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全省有关道路运输企业必须为"两客一危"车辆安装符合要求的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此外,记者从山  相似文献   

2.
马鹏 《上海公路》2022,(4):102-106
针对中条山特长隧道内的车辆定位和精确统计难度大、各硬件设备联动性差、安全隐患时有发生的现状,开展了中条山隧道“智慧之眼”综合监控平台的研究工作。该平台创新性地提出“智慧之眼”的概念,依据当前“互联网+”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结合高清卡口分析技术、AI视频图像分析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实现融合感知、智能分析,并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提升特长隧道管理质量,最终实现缩短隧道内的突发事件首次发现时间、提升预判预警能力以及减少公众出行安全隐患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春运是一年中人员流动规模最大、公路客运流量最集中的时期,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易发高发期,道路交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对此,交管部门通过分析过去春运期间道路交通特点,对今年春运交通安全形式进行研判,把"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严防引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加强长下坡等特殊路段以及冰雪天气的交通安全管控。本期政策研究以春运出行安全为主题,围绕2019年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中严管严查"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车辆等内容展开,关注客运车辆、货车、  相似文献   

4.
传统"两客一危"道路运输车辆检测结果受检测设备的精度与检验人员操作水平影响很大。为建立健全针对"两客一危"道路运输车辆性质的特殊检验、监测体系,保证"两客一危"道路运输车辆的运输安全性,降低人力物力消耗、提升检验效率及可靠性、实时性,论文探索并提出了基于多部门联动的"两客一危"道路运输车辆"不进站辅助检验"方法。通过采用多部门联动检测、自检服务平台的建立以及自检服务系统将车辆检测工作日常化,提高经营业主、驾驶员安全意识,完成对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状态实时监管,从而从根源杜绝车辆故障所引发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5.
车主访谈     
韩超 《运输车辆》2014,(15):84-88
不能让行车记录仪成为摆设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对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有了更高要求和约束。原先仅“两客一危”车辆需要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联网联控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4年第5号公布《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必须全部纳入企业监控和政府监管平台。《办法》明确了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等三部局各自的职责,规定了运输企业与驾驶员在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使用、维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比如:明确监控人员应当实时分析、处理车辆行驶动态信  相似文献   

7.
获取营运车辆的时空大数据,识别车辆运行区间、车辆运营时长、车辆运行车速等关键参数,对于深入挖掘车辆位置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卫星定位系统的数据特点及相关定位技术的基础上,从计算机、地理学以及交通科学3个不同领域,对位置时空数据及其特点展开了比较分析.以典型营运车辆数据——基于出租车轨迹的出行分布研究以及联网联控"两客一危"分析为例,对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典型营运车辆时空特征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春节期间,吉林省公安交警部门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严查酒醉驾、超员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广大交警努力为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面对返程高峰与蓝色降温降雪天气相互重叠的情况,吉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前谋划、提前部署,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安部“7·19”会议精神,针对夏秋道路交通出行和交通违法特征,日前公安部交管局组织开展全国严管统一行动,紧紧围绕“两客一危”高风险车辆,严查严管农村面包车超员、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高速公路凌晨2时至5时违规运行、酒驾、工程运输车闯红灯、假牌套牌等五类重点违法行为,特别是针对夜间严重违法行为容易引发恶性事故这一隐患,调整勤务部署,最大限度调用警力开展夜查,切实防范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0.
重点营运车辆的统一安全监管历来是各个城市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的重点.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车辆运行状况,全面记录和统计车辆的数据信息,实现对重点营运车辆的统一安全监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基于广州市重点营运车辆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车辆安全监管平台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平台的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并介绍了平台设计的特色之处.目前该平台在广州市运行状态良好,已接入重点营运车辆38 798辆,并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接入亚运专用车辆,实践表明效果良好,有效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车主访谈     
访谈手记 不能让行车记录仪成为摆设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对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有了更高要求和约束.原先仅"两客一危"车辆需要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联网联控平台;而《办法》实施后,除了"两客一危"车辆外,半挂牵引车和重型载货汽车(12 t及以上)也都要安装、使用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并且需要使用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12.
依托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面向职业驾驶员的穿戴式心电数据采集及个体健康状态异常分析技术研究》。"两客一危"驾驶员一直是特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肇事者,而疲劳驾驶又是诱发事故发生的三大最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疲劳驾驶的隐蔽性,且尚未有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来判断疲劳驾驶,并预防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面向公路运营行业职业驾驶员,基于可穿戴式的心电监测设备,对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心电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进行疲劳程度分析与管理。研究结果有助于"两客一危"相关管理部门及运营企业对驾驶员的管理,以减少运营车辆造成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名网友称,他4月14日中午乘坐客运班车时,看到驾驶人竟一边开车一边打牌。近年来,客运驾驶人开车接打电话、发微信、看车载电视等行为屡见不鲜,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各地有关部门对客运驾驶人的资质审查、安全管理和教育学习等相关制度细之又细、严之又严。比如,笔者所在的县将"两客一危"、校车等重点车辆及驾驶人全部纳入"贵州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综合云平台",实行"数据铁笼"式管理,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     
正本期专栏选登了2篇文章。2020年,公安部明确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针是"减量控大"。在随后制定的工作方案中,指出要注重车辆源头安全管理,提升车辆运行安全水平,其中"两客一危一货"、农村面包车、"营改非"大客车等是重点管理的车型。在重点车辆中,各类载货车辆非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西区申请通行的超限车辆数据信息,基于概率统计理论,采用双峰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建立了该区五轴和六轴超限车辆总重和轴距的概率分布模型;根据一元正态线性回归理论,建立了总重与轴重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超限车辆总重和轴距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建立的超限车辆荷载模型,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法各随机生成了10 000辆五轴、六轴超限车辆,通过对比随机生成的超限车辆与实际超限车辆对中小跨径简支梁桥产生的跨中最大弯矩效应,验证了按照本文方法建立的超限车辆荷载模型用以模拟实际超限车辆的可行性,同时也为五轴、六轴超限车辆过桥时桥梁的安全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当前重点车辆监控平台存在管理模式落后、技术手段缺乏、信息共享率低等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为重点车辆监控与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和手段.分析了当前重点车辆监控的业务需求及存在问题,然后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重点车辆监控平台总体框架,对该框架的各个层次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该平台总体框架,讨论了监控车辆标识技术、网络数据交换与通信技术、海量监控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业务数据真实性辨析技术和网络安全性与可用性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行业资讯     
《商用汽车》2011,(10):87-93
政策与法规2项行标将实施:"两客一危"车辆出厂前应安装符合标准的(GPS)车载终端2011年4月1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认真贯彻〈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2项标准的通知》,希望通过广泛深入的宣贯活动,切实使广大道路运输企业、运输业户、车载终端的生产厂家以及提供车辆卫星定位服务的运营商了解这2项标准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要求,增强贯彻执行2项标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全力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针对“两客一危”车辆(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和重型货车等四类重点车辆,积极会同交通运输、安监、旅游等部门,集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清理工作,深入企业拉网式排查,督促整改车辆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违法未处理,驾驶人逾期未审验、逾期未换证等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汤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181-185,34,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隧道的数量不断增多。由于隧道环境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火灾,毒气、热量积聚,人员疏散困难。因此,火灾发生后排烟系统成为控制烟气蔓延,排出热量的最有效方式。目前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特性的研究不考虑隧道内车辆的影响,但实际火灾中,隧道内车辆会对流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烟气蔓延。该文基于全尺寸隧道火灾试验,重点研究隧道实际运营状态下隧道内车辆高度对烟气蔓延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两客一危"车辆的事故发生率,提升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管理与服务水平,本论文设计了一种面向移动互联的高速公路智能终端系统,集成了GPS、GPRS、TTS等信息化技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跟踪,并能自动播放中心下发的语音提示指令。经测试,本系统通信稳定,数据轨迹准确,能有效辅助驾驶员提高安全驾驶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