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中国船检》2012,(7):20-21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中国亟待提升航运软实力和话语权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在"第3届中国际航运文化节暨第2届世界海员日嘉年华"开幕式上强调,航文化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转移到亚洲,转移到中国。因此,要提高中国航运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就必须加强航运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时平 《珠江水运》2009,(9):24-25
连续举办了四届的珠江片区航海日活动,汇集了区域内各方的文化认同,珠江区域文化正随着珠江片区航海日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凝聚与发展。随着珠江片区航海日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不再局限航海日活动本身,逐渐向航运文化、管理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国际文化延伸。构建珠江区域文化内涵,探索珠江区域文化建设成为珠江水系开发建设和科学发展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一个国家的对外影响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航运文化作为航运软实力的一个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航运的发展。由于文化的产生离不开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航运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航运大环境。本文试着用文化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来阐释航运文化的内涵、结构、要素、特征和地位。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15,(3):52-55
国家级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使得武汉新港既承受着武汉城市圈乃至全省区域一体化的压力,又面临着资源整合、港区建设、航运服务业发展等问题,处在城市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职能转变、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提升的关键时期。此时,推进城市"实"、"新"的文化向度、培育和打造航运文化品牌和精品、建立高新技术手段的文化传播体系以及对外协调机制,推进文化"走出去"等策略是培育和发展武汉航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杨权斌 《航海》2011,(6):20-23
中国航海博物馆是中国航海文化的窗口和形象,在后续建设和科学运行过程中,必须正视博物馆建筑文化、区域文化和专业文化的特定内涵,创新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切实加强基于现代网络的语言传播、利用行业专家的行为传播、利用航运习俗的仪式传播以及利用当代艺术的艺术传播。  相似文献   

6.
以航海类高职院校强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为切入点,分析航运企业文化与航海高职校园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方法途径,指出航海高职教育必须贴近社会、贴近企业,不断扩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航海日”在中国实施的日期。我国每年的航海日总会有不同的活动主题,以鼓励航海界、航运界及广大海员为发展航海事业、构建和谐海洋和建设航运强国作出不懈努力。实践证明,通过航海日活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国民航海与海洋意识、打造我国海洋战略软实力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因海洋而诞生,海洋因人类而生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未来的希望,航海是开发利用海洋、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纽带……"7月11日,以"感知郑和,拥抱海洋"为主题的2012中国航海日大会在江苏南京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主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而璀璨的航海历史和文化。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航运大国、海洋大国。但要实现由大变强,还需要我们在加强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实践证明,深入持久开展航海日活动,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增强全民的海洋意识、航  相似文献   

9.
软实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更快、更好地建设航运中心,必须将打造航运中心软实力摆到重要的位置。本文从阐述航运中心软实力的概念出发,提出了提升航运中心软实力的E推模式,并探讨了E推模式下航运中心软实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佳霖  王艳华 《世界海运》2011,34(3):24-26,35
阐述航运安全文化的基本理念,介绍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剖析中国航运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完善中国航运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为航运企业积极转变安全管理策略、提升自身生产安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进步反映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并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2.
航运企业安全文化的实质内涵和作用 航运企业安全文化,是航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运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航运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企业提升管理的综合表现和途径;是安全工作由表象走向深层的依靠;是汇总一个企业成长发展历史、凝聚千万员工成绩和智慧、结合实践和理论、融合各种当代企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理论,它包含航运企业自身升华和整理而来的企业精神意志。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交通部党组对交通文化建设非常重视,李盛霖部长多次强调交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长江航务管理局积极开展长江航运文化建设,通过长江航运人的大力实践,凝聚形成了依水而生、以通为本、以江为魂、因博而兴的、独具特色的长江航运文化体系。本刊开辟专栏,拟摘录长江航运文化,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4.
发挥航海日平台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大力发展航海教育,弘扬航海文化,普及航海知识,增强航海意识,振兴航运事业,全面提高航海事业的竞争力,为发扬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航运软实力的竞争,源动力来自长期形成的地区航运文化。现代国际航运的竞争,既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航运软实力,尤其是航运文化的较量,航运文化建设对于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前,宁波正在大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航运文化是支撑这个目标实现及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动力源。  相似文献   

16.
曾光  梁婷 《中国水运》2006,3(2):168-169
航海伦理作为伦理学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起源是与航运企业及航海历史密不可分的.航海伦理的提出与作用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即建设航运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提升现代海员的自身素质的迫切要求,构建应用伦理学的一项开拓工程.  相似文献   

17.
《航海》2012,(5):2
大16开全彩印融航海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等为一体创刊于1979年的《航海》杂志,是中国航海界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立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航运,服务社会,与英国航海学会等建立合作交流机制。航海学术交流:侧重于航海及相关领域的学术观点、技术交流、管理模式、业态分析等,为从业人员提高职业技术水平、评定职称提供平台。航海文化传播:侧重于航海历史文化的发掘,航海探险、科学考察的经历,以及现代航海文化生活的全景式展示。航海知识普及:侧重于航运、造船、港口、环保、军事等方面的科技动态和知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航运软实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我国航运软实力的现状,以美国为例的外国航运软实力现状,通过比较我国与外国航运软实力,向外国借鉴成功的经验,最后提出提升我国航运软实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勇 《中国水运》2014,(11):72-73
国际航运业发展对航海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海院校在学生就业教育中,以文化导引创新就业教育模式,融"航海文化、军事文化、企业文化"于一起,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就业教育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能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国际人才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航海院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20.
电子航海(e-Navigation)与中国沿海航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坚 《中国海事》2008,(9):54-57
电子航海作为未来航海发展的一种趋势和对传统航海的完善,必将对世界航运、海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提升我国沿海航海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