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等 6家单位组成的杭州湾大桥工程设计协作体经过 6个多月的共同努力 ,已顺利完成了杭州湾大桥的初步设计工作。拟建的杭州湾大桥前期工作于 1 994年启动 ,1 999年年初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承担了杭州湾交通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 ,2 0 0 1年 9月编制完成杭州湾大桥工可报告 ,2 0 0 2年 4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该工程是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同江至三亚沿海大通道跨越杭州湾的最便捷通道。杭州湾大桥工程总长 36km,其中引道长约 35 .673km。该桥分为南、北航道桥 ,南墩区引桥 ,南、北引线 ,南、北引桥低墩区 ,中引桥低…  相似文献   

2.
工程概况合福铁路客运专线正线全长808.41 km,其中安徽段长343 km,分为8个标段.由中铁大桥局施工的HFZQ-3标段全长16.719 km,合同总价为36.985亿元,是合福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由北引桥(部分)、北合建段引桥、跨江主桥、南合建段引桥和南引桥组成.  相似文献   

3.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主要由主航道南汊桥、辅航道北汊桥和引桥组成.以辅航道北汊主桥为主,介绍南、北汊主桥总体设计方案的构思,其中包括对桥位建设条件的理解,5个设计方案的总体构思和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2024年2月29日,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中航道桥83号桥塔墩首根桩顺利灌注完成(见图1),标志着中航道桥桥塔桩基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铁的控制性工程,包括北、中、南3座航道桥和跨大堤、海中、浅滩区引桥,全长29.2km,采用时速350km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大桥中航道桥全长1 430.8m,采用(85.4+182+448+448+182+85.4)m双主跨三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斜拉桥。  相似文献   

5.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及北侧高墩区引桥为杭州湾大桥工程的第Ⅱ合同段。简要分析介绍在杭州湾水域恶劣复杂的水文气象条件下,采用栈桥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景强  黄成造 《桥梁建设》2007,(A01):113-115,140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南、北引桥现浇箱梁施工采用MSS62.5m移动模架,该模架在设计及应用过程中有很多特点和创新,其中很多的关键技术可为国内移动模架的施工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就南引桥所使用的MSS62.5m移动模架关键技术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海工砼属于高性能结构砼材料,但表面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砼质量。文中从砼原材料使用控制、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阐述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和北侧高墩区引桥海工砼施工及裂缝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6):141-141
拉萨市柳梧大桥南引桥主跨拱近日顺利实现合龙,西藏自治区第一座现代化立交桥现出雏形。飞架拉萨河,连接市区与火车站的柳梧大桥设计总长1660m,由北立交桥、主桥、南引桥组成,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立交桥。这座立交桥投资3.8亿多元,于去年3月开工,计划2007年6月建成通车,将为缓减拉萨市的交通压力、提高自治区运输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鼓山大桥全长1520m,由主桥和南、北引桥组成,其中主桥采用经典的、造型优美的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结构。该文着重介绍了鼓山大桥的总体设计构思、主桥结构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体外预应力体系的组合抗疲劳性能,依托崇启长江公路大桥南、北引桥,在美国CTL试验室进行了将锚具组装件疲劳试验、锚具偏转试验和转向器微动磨损疲劳试验合成1个试验的组合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崇启长江公路大桥南、北引桥体外预应力体系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国内外规范对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膜厚不小于0.4 mm的规定是合适的;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和塑料分丝管式转向器的组合克服了微动磨损疲劳的问题.该预应力体系很好地解决了体外索穿索及张拉时要求摩擦力小、运营状态要求摩擦力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大跨薄壁墩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南岸引桥大跨度连续刚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采用实体模型与空间梁单元两种建模方式,分别分析了其动力特性,探讨了薄壁墩的刚度变化与支座失效对其动力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北引桥薄壁宽墩的特点,提出薄壁宽墩身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的措施。实践证明,采取这些措施对裂缝控制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宁伯伟 《桥梁建设》2020,50(1):86-91
新建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采用两线350 km/h高铁及两线200 km/h客货共线标准建设。南汊航道桥采用主跨672 m双塔钢箱混合梁交叉索斜拉桥,北汊航道桥采用主跨2×140 m独塔竖琴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鳊鱼洲及北汊非通航孔区采用48 m简支梁桥,跨北岸大堤采用主跨100 m变高连续梁桥,南、北岸引桥除连续梁外均采用32 m、24 m铁路标准梁,基础均采用桩基础。其中南、北汊航道桥采用整幅修建,其余采用分幅修建。桥址区基岩为灰岩,岩溶发育,设计采用了预注浆及抛填片石粘土法或灌注低标号片石混凝土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王东晖 《桥梁建设》2006,(Z2):147-150
泉州晋江大桥引桥40 m连续箱梁,具有“混凝土梁较重、结构较刚、联长较大、各墩刚度变化较大”的结构特点。为解决高地震烈度区域混凝土桥梁抗震设计难题,采用减隔震设计方案,利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改善结构动力特性,从而大大降低了结构地震响应,在整体上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及抗震性能,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九堡大桥组合结构桥梁的技术构思与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杭州九堡大桥跨越钱塘江,全长1 855 m,是一座全部采用组合结构的大型越江桥梁工程.主航道桥与非航道引桥分别采用大跨度连续组合拱桥和连续组合箱梁桥,组合拱桥与组合箱梁桥均采用多点同步顶推法施工技术.其中,引桥顶推施工时,85 m跨间无临时墩;主桥顶推施工时,210 m跨间仅设置1座临时墩.该桥的建设方案展现了新的理念、技术以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16.
晏洪  刘阳  郑杰元 《公路》2006,(9):131-135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引桥上部结构采用50 m整孔预制箱梁,对大吨位整孔预制箱梁施工的底模、外侧模、液压内模、端模结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周兴林  周浩 《上海公路》2007,(2):32-34,38
江东大桥是跨越钱塘江的重要过江通道,包括主、辅通航孔桥、非通航孔桥及路上段引桥。通过介绍辅通航孔160m跨连续刚构桥的设计,对大跨连续刚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为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尹天军 《桥梁建设》2020,50(2):105-110
昆山市吴淞江大桥主桥为2×101 m的塔梁墩固结体系斜拉桥,为满足升级到Ⅲ级航道的通航要求,需将全桥整体顶升抬高1.87 m。该桥采用整体同步顶升方案施工,其中两侧引桥先采用断柱顶升法施工,主桥后采用抬梁顶升法施工。在主桥整体顶升中,首先在主墩墩底以上1 m处施工托换结构(由抬梁和抱柱梁组成),并将原桥墩内部空心部位用C50灌浆料填充密实;托换结构施工后,安装液压自锁式千斤顶和跟随千斤顶,同步进行主墩及过渡墩墩柱切割;墩柱切割后将主墩处主梁放置在托换结构上,过渡墩处主梁直接放置千斤顶上,通过PLC同步控制系统顶升桥梁至设计标高;最后,对主墩及过渡墩墩柱进行接高及加粗,完成1.87 m接高区段墩柱连接。  相似文献   

19.
以体外预应力在江阴大桥北引桥(50 75 46.5)m连续箱梁加固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体外预应力筋在箱梁结构中的布置形式、锚固、转向的方式以及张拉方法。通过对箱梁结构的竖向位移和混凝土应力的监测,分析该桥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改善了箱梁混凝土的应力状态和桥面线形,对结构的补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滩涂引桥50 m箱梁,采用整体预制、梁上运输、整孔架设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设计阶段中遇到的困难与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