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铁A型车辆ZMA100型转向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适用于最高运营速度100km/h的地铁A型车辆ZMA100型转向架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和性能。对构架、车轴、车轮、轴箱体、牵引装置等重要部件进行了强度计算,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计算。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出口苏丹HD100型内燃动车组符合AAR标准的空气制动系统的原理、结构等,并对动车组紧急制动性能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B型地铁车辆ZMA120型转向架国产化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适用于B型地铁车辆的ZMA120型转向架的结构、主要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对该转向架的构架、车轴、车轮、轴箱体、牵引装置等重要部件进行了材料国产化、工艺验证、强度计算和型式试验,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计算,各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A型地铁车辆ZMA080型转向架的全面国产化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详细介绍了适用于A型地铁车辆的ZMA080型转向架的结构、主要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对其构架、车轴、车轮、轴箱体、牵引装置等重要部件进行了材料国产化,工艺验证,静、动强度计算和型式试验,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计算,各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出口阿联酋CLS100型漏斗车主要特点、技术参数、结构、计算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6.
针对18-100型转向架在运行中出现的许多结构上的缺陷,特别是随着轴重的增大,转向架的工况开始暴露出与设计值的差别。据此,研发了新的18-578型转向架。通过对实物零部件的力学性能试验与计算以及实际行车试验,将这两种转向架的性能作了对比,结果证明,比之18-100型转向架,18-578型转向架改善了空车和重车的运行安全性,提高了铸造承载件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显著降低了所有摩擦副的磨损程度,改进了车辆的动力质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CS100型煤炭漏斗车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特点、计算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ZMC080型转向架统型轮对的设计方案及计算、校核过程。校核结果表明,该统型轮对完全满足B型地铁车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ZMA100型构架侧梁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了专用组焊工装,开发出ZMA100型构架侧梁的焊接工艺,并根据工艺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对焊接工艺进行优化.经验证,优化后的工艺完全满足设计及工艺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CRH3型(CRH3C/CRH380B/CRH380BL)动车组高压断电后主断路器前后高压母线、变压器及高压连接装置的残余电荷量进行了仿真计算,实车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为CRH3型动车组安全作业提供了理论数据,验证了CRH3型动车组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兰合铁路刘家峡黄河特大桥主桥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家峡黄河特大桥是新建铁路兰州至合作线重点工程之一,该桥位于高烈度地震区,主桥采用(100+180+100)m连续刚构,有效解决了跨越黄河和公路立交问题,另外该桥桥高105m,是一典型的高墩大跨结构,增加了桥梁设计和施工控制的难度。概要介绍主桥梁部及主墩构造尺寸,依照划分的施工阶段进行静力计算,动力计算包括抗震设防水准及地震输入的确定、动力计算模型确定与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确定抗震性能目标与验算原则,对关键截面进行了纤维单元划分并进行地震响应及反应谱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该桥均能符合规范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2.
平行钢丝拉索Daniel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平行钢丝拉索丹尼尔效应随钢丝数的变化规律,以85Φ5 mm钢丝拉索索力仿真计算为例,采用蒙特卡罗法分析了不同钢丝数目平行钢丝索的丹尼尔效应。应用Matlab软件生成钢丝抗拉强度随机样本,引入矩阵计算简化分析过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拉索丹尼尔效应计算的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拉索钢丝抗拉强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及衰减因子随钢丝数增加而减小,其衰减规律服从多项式分布;当钢丝数在10~50之间时,拉索丹尼尔效应十分显著;当钢丝数在50~100之间时,丹尼尔效应逐渐减弱;当钢丝数大于100以后,随着拉索钢丝数的增加,钢丝的平均抗拉强度衰减缓慢,拉索丹尼尔效应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现浇支架体系的力学特性,以徐盐高铁跨徐沙河(100+200+100)m连续梁-拱项目为背景,进行底板力学性能分析、底板分配梁的强度验算、钢管支架承重梁强度计算、钢管支架强度计算、钢管立柱稳定性计算、支架体系预压数据分析。研究表明:现浇段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均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实测变形值与有限元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成桥后梁体线形基本与设计吻合。实践表明,采用相关计算参数后,该桥的施工控制效果较好,工程优良率达100%,缩短施工工期45 d,降低施工成本约6.5%。  相似文献   

14.
兰州地铁1~5号线控制中心主体结构为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双核心筒结构体系。介绍荷载取值、地震动参数、耐久性等参数的选取,阐明结构布置的整体构思,并采用STAWE、PMSAP、ETABS软件对主体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对比分析,同时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找出结构的关键部位,并采取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具有很好的抗侧刚度、较好的抗震性能,是高层建筑结构中较为经济、合理的一种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兰新线百里风区不同型式挡风墙防风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荧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1):34-37,42
兰新线百里风区是世界上内陆风速最高、铁路风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挡风墙是百里风区的主要防风设施。根据现场实车运行试验、挡风墙空气动力学地面试验、数值计算结果,分析和评估百里风区各种型式的挡风墙以及挡风墙各种过渡段的防风效果,指出既有挡风墙工程的薄弱环节,为今后防风工程补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参加天津地铁1号线ATP设计及北京地铁5号线ATP审核工作,详细介绍英国西屋轨道系统公司TBS系统目标距离模式下列车的移动权限的概念和计算。  相似文献   

17.
介绍 INNOVIA 300 跨座式单轨系统车辆、道岔和信号的主要特点和性能参数。针对芜湖单轨交通 2 号线万春湖路站至梦溪路站区段线路,建立多质点列车模型进行列车牵引仿真计算。在列车牵引仿真计算的基础上,根据站前、站后折返的作业流程进行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下的折返运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 R100 m 渡线和 R69 m 渡线的站前折返发车间隔分别为 128.7 s 和 132.6 s,站后折返发车间隔分别为 80.4 s 和 83.5 s;停站时间直接影响发车间隔,当停站时间不超过 65 s 时,站后折返时间均满足远期 2 min的发车间隔要求。利用 INNOVIA 300 跨座式单轨系统良好的折返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运能,缩短乘客等待时间,并为线路的运营组织和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重载铁路速度目标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载铁路运输品类为大宗货物,其牵引质量大、轴重大,重载铁路速度目标值的确定有别于普通货运铁路,需要深入探讨。从行车组织、路基、桥梁、轨道、供电等方面,对重载铁路速度目标值为80、100、120 km/h时分别进行计算和对比,并结合国内外运营实际进行分析。对比分析表明,不同速度目标值对轨道、路基、桥梁、供电等影响不大,但当速度目标值大于100 km/h时,机车牵引和制动难以实现,重载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00km/h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铁路轨道、桥梁在温度及列车荷载作用下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大跨度桥梁需进行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检算。针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模型建立难度大、耗时长、且建立的模型通用性不足的特点,根据桥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基于Windows系统采用VB.net及ANSYS APDL二次开发语言,研发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软件。软件拥有完善的前后处理模块,前处理模块可实现多种桥跨组合等参数的输入,内核采用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后处理模块可实现数据可视化及计算报告自动输出。软件操作简便,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以60 m+100 m+60 m连续梁为例,对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进行了计算及结果对比,结果误差在2.12%以内,验证了编制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地铁车站结构的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武汉市一地铁车站结构,采用FLAC3D软件建立其三维计算模型,研究100年超越概率为10%的武汉人工波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三维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离车站结构端部1.5倍车站结构宽度的横断面可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考虑;车站结构纵向跨中的横截上结构内力及变形均最大,因而按平面问题计算的结构进行结构设计,结构是偏于安全的;地震荷载对柱端弯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侧墙,对板的影响最小.该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