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雷丽 《时代汽车》2014,(1):84-85
《2013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年度报告》认为,2013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格局已步入深度结构调整时期。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需求(上牌量)进一步放缓,市场供给(进口量)虽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但进口量仍然过大;整个行业呈现库存过高、需求放缓、价格优惠加大等“以价换量”的市场趋势。  相似文献   

2.
张海涛 《轿车情报》2010,(10):16-17
第十三届成都车展很特别,无论从规模、参展商、新车发布诸多情况衡量,都有“晋级”的趋势。这足以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中国的汽车市场火爆的有些过了头,厂家念念不忘去年的宏伟业绩,至今仍不肯放弃任何机会;其二:华西地区这片沃土至今还未仔细开垦过,它是各大汽车厂商策略上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11,(51):20-21
两年之前,《汽车与配件》杂志曾在湖南长沙举办过“2009中国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产品”颁奖,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正值中国“人世”10周年和《汽车与配件》创刊30周年,为进一步引导消费、推广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品牌产品,规范汽车配件售后市场,本刊在Automechanika Shanghai2011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的主题峰会——“2011汽车售后市场模式创新高峰论坛”之后,举办了“2011中国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产品”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4.
福物曾是最早垂涎中国市场的汽车巨头之一。早在1913年,福特生产的“T型车”就来到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福特便积极在中国寻找合资合作方,先后与沈阳松辽汽车,东风汽车,湘潭江南奥拓等公司有过接触,但均告失败,1996年与上海合资生产轿车的投标应该是福特最好的一次机会,但再次败给美国同胞通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国民对汽车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面对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国外众多汽车厂商早已把目光盯向了有着巨大潜力的这块宝地,不错过任何展示自己产品和实力的机会:而处在迅猛发展中的不断成熟的中国汽车企业在证实自己实力的同时,也迫切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新产品.在上海举行的第9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为国际优秀企业汽车产品进军中国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同时,也为我国汽车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在华投资。德国采取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其在在华投资战略上暂时处于优势。美国汽车工业1995年才开始与我国建立合作关系,但有善于进行战略性行动和采取技术领先战略等特点。日本汽车工业由于以掌握能满足中方需求的技术自恃等原因,在华投资所处地位暂显落后,在国际竞争中错过了“双赢”机会。在世界汽车工业越来越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和国外汽车产业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还将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应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7.
<正>2024年能否成为汽车销售大年?能否托起3000万辆新时代“稳稳的幸福”?市场消费、投资、出口有哪些重大变化?前方的机遇和风险有哪些?2023年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2024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当日下午,峰会举办了中国汽车消费、政策和投资趋势预测,中国汽车出口预测,中国汽车产业智库专家对话等主题论坛及圆桌互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陈士华,专项高级经理陈旭作为各环节主持人,与政产学研各领域权威市场分析预测专家共同探讨未来市场的机会与风险。  相似文献   

8.
《时代汽车》2014,(1):10-10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报告称,2013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需求进一步放缓,市场供给虽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但进口量仍然过大;整个行业呈现库存过高、需求放缓、价格优惠加大等“以价换量”的市场趋势。报告预计,2014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全年销售增长7%。  相似文献   

9.
路智军 《驾驶园》2009,(11):25-25
9月23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包括:博世、电装、德尔福、麦格纳等国际知名企业和我国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汽车报等单位相关领导就“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市场的机会”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人员、行业知名专家以及媒体代表约400人聆听了这一盛大研讨会,共同探讨当前经济形势下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中国这一蓬勃发展的汽车大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哲 《时代汽车》2005,(8):28-29
犹抱琵琶半遮面 日前,正当大家沸沸扬扬地议论“半路造车”的民营企业现在还有没有造车机会,究竟该不该进入汽车制造领域时候。波导造车的号角再次吹响——“波导在上海研发基地秘密进行新车型研发,并且已向国家发改委正式提出制造汽车的申请”的消息在坊间不胫而走,从汽车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波导向汽车业“二进宫”并没有太多切人市场的机会。这个举动让人匪夷所思,波导再度出击汽车市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相似文献   

11.
出口部分相比国内市场,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国际贸易继续显示出了更为强劲的增长态势,进、出口市场整车增长同显“双高”,汽车国际贸易再呈活跃,“中国制造”的海外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高速、持续”的增长期,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出口总量继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代表《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全体同仁,向支持我们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问候! 我们深知,全球汽车工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汽车工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中国汽修汽配业面临空前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同样面临严峻的考验。 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在上海接受专访时说:“未来20至25年,中国必然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番话,让人们不禁憧憬中国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对燃油税、信贷消费、召回制度、品牌服务等一系列汽车相关政策、法规的讨论日趋全面和深刻,也预示着中国的汽车市场即将进  相似文献   

13.
《时代汽车》2012,(7):22-23
2012年7月1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中国汽车报》联合主办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主题沙龙”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研究中心智库建设”启动仪式在北京京宝行宝马会所举行。本次会议以“中国车商发展之路”为主题,从政策和国家层面解读了2012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从市场调研的角度深入探讨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库存与经营风险、汽车市场投资与战略、政策研究、4S店(集团)兼并购、汽车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4.
时间已过了全年的1/3,我国汽车市场运行状况怎样7进入5月,关于我国汽车市场是否如外界传媒所说的“暖风吹”、“高歌猛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WTO和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必须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研发能力、企业机制以及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但也具有产业基础、大国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行业竞争力量,行业机会、威胁及前景,全球化背景下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进行的分析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具有“吸引力大、竞争激烈、进入威胁大,发展机会多、前景好”的特征。因此,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生长点并使其生成为核心能力,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经营机制,应该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6.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中国汽车市场连续多年的蓬勃发展印证了这句话。在全球主机厂将重心调整到亚太区中国市场的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触角也深入到中国汽车市场。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集团自1994年进入中国的16年间,默默地在中国市场耕耘,鲜有与媒体沟通交流的机会。前不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9,(20):15-15
上海国际车展期间,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举办了“王者归来——飞利浦汽车影音中国市场启动仪式暨新品发布会”,来自全国汽车后装市场的50多位经销商应邀出席,共同见证了飞利浦汽车影音“王者归来”中国市场的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18.
1994年,世界权威杂志《财经世界》1997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固特异”(GOODYEAR)欲进入中国市场之时,其轮胎品牌为“鹰”,这个品牌已在除了中国以外的50个国家进行过商标注册,但中国有“鹰”在先。早在1985年呼和浩特橡胶厂就为其轮胎产品注册了“鹰”商标,并一直在使用该商标。为使产品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固特异以215万美元收购了呼和浩特橡胶厂的“鹰”牌商标,为什么固特异会如此的不惜代价?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各大汽车集团和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争相进入中国市场时,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固特异当年作出的选择是多么的有预见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兴汽车市场的中国,因市场潜力、区位及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车产业分工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人世后,“到中国去”已经成为国际趋势,给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机会,中国也由此获取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俄罗斯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为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条件。文章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历史与现状、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机会和意义及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开拓俄罗斯汽车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广阔前景,同时指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