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息·动态     
西门子公司为葡萄牙提供有轨电车西门子公司为葡萄牙的MTS铁路网提供24列GT8N型低地板有轨电车,该有轨电车的首列车正在维尔登拉特进行试验。这批车将用于阿尔梅达—塞沙尔间的运营。该车为4辆编组,宽2650mm,长36400mm。双向钢制车体支承在4台Combino式转向架上,并装有6台100kW  相似文献   

2.
西门子公司为葡萄牙的MTS铁路网提供24列GT8N型低地板有轨电车,该有轨电车的首列车正在维尔登拉特进行试验。这批车将用于阿尔梅达塞沙尔间的运营。该车为4辆编组,宽2650mm,长36400mm。双向钢制车体支承在4台Combino式转向架上,并装有6台100kW电机和Htibner公司提供的铰接装置。  相似文献   

3.
日前,泉州中车唐车公司为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项目研制的首列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下线,这是继福州1、2号线,厦门1、2号线等B型铝合金地铁列车制造后的又一新型电车问世。据介绍,继B型铝合金地铁列车后,泉州中车唐车公司又开始投入到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的紧张生产中,这是为满足福建省第一条旅游专线——武夷新区旅游观光线路研制的车辆。  相似文献   

4.
正斯柯达公司将为比尔森最多提供22列ForCity Smart型低地板有轨电车(图1)。包括选项在内,合同总价值为10亿捷克克朗(3 880万欧元)。列车为3辆编组、双向行驶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所有列车交付之后,低地板车辆的占比将由69%增加到86%。  相似文献   

5.
《世界轨道交通》2008,(3):15-15
为了逆应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西班牙运输管理局(FGV)于2005年1月与庞巴迪公司签订了购买30列FIexitY Outlook型铰接式有轨电车列车的合同,  相似文献   

6.
正爱尔福特交通运输公司(EVAG)委托瑞士制造商Stadler制造14列新型有轨电车(图1)。Tramlink型有轨电车由Stadler Pankow(柏林)和Stadler Valencia(西班牙)联合研发和制造。从2020年底开始,这种42 m长的列车将在爱尔福特开始运行。该项目获得了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FRE)和图林根州2 620万欧元的资助。  相似文献   

7.
美国夏洛特将开行新型节能100%低地板混合动力LFX-300有轨电车。LFX-300 100%低地板混合动力有轨电车由日本近畿株式会社研制,列车命名为“ameriTRAM”,商业技术命名为“e-Bird”,首列列车已进行了一系列试验。LFX-300有轨电车可以通过受电弓受电牵引,也可以用车载锂离子电池牵引。锂离子电池由列车再生制动充电,可行驶8km。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首列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在2016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首度亮相,该车将运营在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T1线和T2线两条线路上。列车采用5模块编组,全长约33 m,宽2.65 m。参展的有轨电车地板面和站台在同一水平面,车内无纵向斜坡,完全实现100%低地板,方便乘客上下。该有轨电车有紧急牵引功能,可实现列车在无触网路口快速通过,或者在触网无供电情况下迅速到达下一站,能够更好地适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3月5日,布达佩斯交通运输中心(BKK)与CAF公司签订了价值9 000万欧元的合同,订购37列Urbos低地板双向有轨电车,同时包含87列车的选择权。该项目由欧盟投资。订单包括25列长34m、5辆编组的有轨电车,以及12列长56m、9辆编组的有轨电车。这些车可加装车载储能装置,以便在市中心的无接触网路段运行。  相似文献   

10.
在某些特殊地段,工程上希望设置内轨高度大于外轨高度的反超高,而目前尚无对反超高曲线设置及其车辆通过安全性等问题的相关标准.通过建立有轨电车动力学模型和槽型轨轨顶外形模型,研究了列车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槽型轨的不同反超高量曲线时,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反超高量在0 ~50 mm范围内时,列...  相似文献   

11.
阿尔斯通公司于2003年7月15日中标,将在2006年-2008 年为法国斯特拉斯堡市提供新型有轨电车,以便使该市的公共客运能力提高60%以上.合同将在30天后签订,已确定购买35列新型固定编组列车,并可能追加订购1列~12列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大运量轨道交通与中低运量系统的互联互通,在一些城市的主城区与副中心衔接区域内逐渐显示出必要性。为此,有必要对既能停靠地铁列车又能停靠有轨电车的复合车站站型及线路布设进行研究。[方法]以不接入出入段线的地铁B型车、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案例,根据地铁和有轨电车间的接驳需求,分析了两种制式间无缝衔接的技术难点。从折返形式上提出了4种复合车站站型方案,分别为方案1(有轨电车站前折返+地铁列车站前折返组合方案)、方案2(有轨电车站后折返+地铁列车站前折返组合方案)、方案3(有轨电车站前折返+地铁列车站后折返组合方案)、方案4(有轨电车站后折返+地铁列车站后折返组合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岛式站台、侧式站台的布置要求,进一步细分了各方案的组合方式,并对各种组合方式的车站布置型式、配线设置、折返方式、换乘距离等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复合站台站型及线路布置形式可为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与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提供参考,为乘客同站台换乘两种制式轨道交通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也为有轨电车和地铁间跨线运行及场段资源共享等提供了线路条件。  相似文献   

13.
阿尔斯通公司于2003年7月15日中标,将在2006年-2008年为法国斯特拉斯堡市提供新型有轨电车,以便使该市的公共客运能力提高60%以上。合同将在30天后签订,已确定购买35列新型固定编组列车,并可能追加订购1列~12列车。中标的有轨电车模型将于2004年第1季度向公众展示,首批车的交付将始于2005年6月,最后一批车将于2006年夏季交付。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月4日,我国第一条现代有轨一电车示范线——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首列低地板列车进行了首次载人上线试跑,取得了不锚的效果。据悉,沈阳市浑南有轨电车将于7月中旬启动试运行,8月中旬正式运行,率先服务于第十二届全运会。由此,有轨电车这种诞生于1881年德国柏林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在中国即将翻开新的历史。有轨电车在全球呈现复兴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现代有轨电车车端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参数,以某有轨电车为例,从竖曲线、平面曲线、吸能行程、位置关系几个方面对车端系统各参数进行校验和优化。根据EN 15227-2008+A1-2010《铁路应用设施-铁路车辆车身防撞性要求》,计算列车以15km/h速度与1列相同编组的静止列车正面碰撞,以及列车以25km/h速度呈45°角撞击1个3t障碍物的2种碰撞情景下,列车碰撞过程中车体内能及动能、车辆速度及加速度等参数变化情况,验证车体的耐碰撞性和结构完整性,并对碰撞计算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国内有轨电车的发展现状,结合苏州有轨电车2号线综合指挥调度系统(tramway integrated dispatching system,TIDS)项目,对TIDS主要的系统功能进行简要说明,对有轨电车TIDS系统自动监控功能进行详细的功能模块划分,并围绕列车位置的监视与追踪,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冗余策略的列车追踪方法和列车定位矫正算法,用于列车定位和显示。方案可在确保线路运行安全和运营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效率、提高稳定性,对后续有轨电车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方案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上海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张江单轨导向有轨电车试验线于2009年12月31日投入运营。线路起自地铁2号线的张江高科站,终点为金秋路站,全长9.2km,设15座车站,线路通过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产业、科研、大学和生活区域。技术制式采用由法国劳尔公司开发的单轨导向、胶轮驱动、750V直流供电的Translohr系统。列车由3节车辆铰接而成,核定载客每列167人。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2月31日,广州海珠有轨电车示范线开通,广州市民试乘世界首列采用超级电容的储能式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该款新型有轨电车是一种非传统受电式、完全采用超级电容储能电源驱动的有轨电车。电车不排放废气,运行无需架空受电网,能在乘客上下车的20~30 s时间里快速充满电,一次充电后能连续行驶4 km。列车以及其核心元器件——超级电容,都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3月30日,克罗地亚Koncar KEV公司将完成试运行的首列批量制造的6112型电动车组,交付给克罗地亚国家客运运营商HZPP公司。该车的研究开发工作于2008年启动,主要面向前南斯拉夫的运营商。曾向波斯尼亚的FBH公司出售过一列样车。2011年,向HZPP公司交付了区域性列车和市郊列车样车。2014年1月,HZPP公司发出一份价值2.13亿  相似文献   

20.
知识窗     
大秦线试开行 95 0 0t重载组合列车  大同铁路分局在顺利进行了 6次组合列车静置、运行试验的基础上 ,在大秦线湖东—茶坞间又成功开行C6 2 、C6 4 型车辆混编组合列车 ,截至 2 0 0 4年 7月 2 2日 ,累计开行 63列 ,日均开行2 5列。大秦线开行组合列车 ,前部由SS4 型机车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