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铁路客运枢纽区域地下步行通道的建设和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并对地下步行通道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并对地下步行通道的形态模式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成果,对苏州北站改扩建中地下步行通道的规划提出了建议。其成果为铁路客运枢纽区域建立完善的地下步行交通系统,实现绿色交通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空间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烟台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作为跨世纪大工程,它的建设和使用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烟台市作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一端,更会受其影响.分析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在建设期和使用期对烟台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力争使跨海通道对烟台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  相似文献   

3.
卢川 《华东公路》2011,(3):84-86
在区域交通运输规划中,通道运输量的预测,是一个新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公路运量的反推法和基于不同运输方式运输量的叠加法,进行通道运输量的预测,并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综合交通规划》为例,对通道运输量预测方法在实际课题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生物通道作为生态道路工程设计的一部分,目前没有标准、规范可循,通过在上海崇明岛工程设计中积累的设计经验,针对区域地形及物种特性,提出下穿式生物通道设计方法,作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外滩通道是外滩综合改造的重点工程,外滩通道的建设将为整个外滩地区的“重现功能、重塑风貌”创造条件。通过区域内合理的交通组织,可实现外滩通道的交通功能,改善区域内部交通,从而更好地发挥核心CBD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文对上海外滩地区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粤西是广东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先导,合理规划联系珠三角与粤西的公路通道资源意义深远。但粤西通道研究范围广,传统"四阶段"法所需资料获取时间长、成本高,全路网交通复杂,难以准确预测。研究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断面流量分析为抓手,在既有路网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粤西路网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温州目前瓯北、三江区域越江通道偏少,平均间距为6km,现状东瓯大桥和瓯越大桥早晚高峰拥堵严重,过江通道难以满足过江交通需求。建设府东路过江通道是贯彻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措施,是疏解温州北站地区交通、解决两岸交通不畅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线位比选、建设规模、桥隧模式分析,得出温州府东路过江通道的建设形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增大,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道路建设分割了动物的栖息环境,产生了野生动物穿越引起的动物或人的安全问题,因此,在道路建设中逐步开始了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和研究。崇明生态岛的北沿公路建设中,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帮助在该地区道路两侧生活的动物相互交流,设置和建造了2个小型野生动物通道。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该沿路区域的陆生脊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记录到4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47种鸟类和2种哺乳类。2021年6月,公路建成后,采用直接调查和红外触发相机,对通道被利用情况进行监测。至2021年12月,记录到有泽蛙、黄鼬、白鹭、池鹭和珠颈斑鸠等动物利用通道或通道口。与道路沿线野生动物调查结果相比,均为该区域高频出现的常见物种和优势物种,说明通道对动物具有持续被利用潜力。本研究结果将为在城市化区域内设置野生动物通道提供设计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湾区内正在加快推动珠江口跨江通道的规划和建设。鉴于近年出现的跨江通道命名争议,研究制定统一的命名规则,统筹指导珠江口跨江通道命名工作十分必要。通过系统总结长江、黄河和珠江等国内三大水系主干河段上的跨江(河、洋)大桥名称命名的特点,归纳提炼出适合珠江口区域的跨江(洋)公路通道设施的命名的原则、结构和形式,并通过提出具体的通名选定和专名采词等具体规则,为珠江口跨江公路通道命名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童毅 《交通与计算机》2012,30(2):62-67,71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发达成熟城市将会面临集疏运系统饱和及缺乏问题。以上海沿江通道各种规划选线方法及路线方案为例,介绍了在用地资源有限、集疏运系统不完善条件下,如何与其他通道结合,新建集疏运通道,从而保证各自功能的发挥并能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厦门机场路城市地下通道是大型浅埋式框架结构通道,地处城市交通要道,设计为双层地下通道,以满足较大的车流通行。选取该通道中一段较为复杂的双层结构进行分析计算,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横向通道设施是为了解决封闭的高等级公路两侧居民的出行以及两侧地区的生产、发展等问题而设置的。横向通道设施尤其是下穿通道的数量会影响到整条高速公路平均填土高度的高低,因此合理的横向通道设施设置密度要既能保证高等级公路路堤高度的降低,又能满足两侧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该文主要对横向通道设施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使用功能的横向通道设施密度模型。  相似文献   

13.
卧龙自然保护区公路动物通道设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云  李海峰  崔鹏  吴浩 《公路》2007,(1):99-104
自然保护区公路建设及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产生干扰,如导致生存栖息地的丧失、破碎及退化。在适当位置设置动物通道成了缓解动物生存压力的必要途径。本文从动物通道设置目标、分类、使用影响因素、设置原则等方面总结了50多年来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卧龙自然保护区公路改建项目实际情况提出动物通道设置原因、重大意义、限制性因素,具体介绍了通道细部设计思路,包括通道尺寸、建造材料、外观、监测系统及其他配套工程等。在国内首次从设计上专门考虑公路动物通道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立交通道桥的维修改造设计中,采用预制钢梁代替传统混凝土现浇板梁的设计,可保证快速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断交施工周期,消除交通隐患。该文以王顶堤立交1号通道桥的上部结构更换钢梁设计为例,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观点研究特长隧道横通道间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的消防设计应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横通道作为隧道的安全地带,其间距的设置在人员安全疏散中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雪峰山隧道为工程实例,阐述了一种计算横通道间距的方法,并简述了该方法的应用。首先根据特长隧道火灾特点,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观点出发,模拟分析特长隧道4种不同火灾场景下的典型自然疏散过程,并运用火灾模拟软件FDS计算不同火灾场景、不同横通道间距情况下的危险时间,然后与相应的包含人员疏散行为特征的疏散时间相比较,得出最适宜的横通道间距,并分析其经济性。其方法和结论可为特长隧道消防系统的设计、紧急疏散方案和引导指挥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过境交通的特点,指出过境交通对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影响的因素。结合深圳东部过境通道路线方案比选的分析,归纳过境通道路线的设置原则、沿线控制影响因素、过境通道路线位置与城市规划路网合理结合的必要性,给出过境通道路线走向比选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陆明杰 《路基工程》2015,(3):200-203
结合泰州市高港区银杏路拓宽改造工程,介绍了U型槽式结构在高速公路下穿通道中应用的结构设计、防水抗渗抗浮设计以及临时开挖支护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实践证明,U型槽式结构在高速公路下穿通道中应用的优点有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目前己竣工通车,使用状况良好。可供城市高速公路下穿通道拓宽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层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平冻结法施工技术在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国权路站-五角场站区间软土地层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应用,并且重点论述了冻结帷幕设计、冻结孔布置及制冷设计等问题。实践证明,采用的冻结法施工技术是科学、合理的,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道宽度对驾驶员动态视觉和操作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使用眼动仪及车速记录仪记录了5种试验条件下3名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眼动行为和车速数据,分析了不同通道宽度条件下的车速变化特征、驾驶员眼动特征和操作行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通道宽度变窄,驾驶员的注视点变近,对障碍物的注意变得集中,且习惯于以左侧障碍物为参照来调整车辆运行状态;通道宽度变窄使驾驶员信息感知阶段时间所占的比例减小,而操作校正阶段时间所占比例增大,且通过条件越差,对驾驶员的刺激越强烈。  相似文献   

20.
廖军  叶勇  高翔 《隧道建设》2007,27(2):50-53
对周岙底下穿通道的建设方案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分离立交桥和浅埋暗挖隧道两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综合考虑实施的技术难度、施工工期、对主体工程的影响、工程造价和金丽温高速安全通行等因素,推荐采用浅埋暗挖的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