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高铁行车安全关键工种作业过程中,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行为,在改进传统通用失误模型系统(GEMS)的基础上,选择动车组司机和动车组机械师2个典型工种,收集这2个工种经常发生的违章违纪事故资料,将事故原因从人的角度进行分层次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为高铁管理者加强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为高铁运行作业一线职工提供主动安全防范的建议,以便更好地进行高铁运营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习惯性违章更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习惯性违章常表现为“习惯性违章操作”、“习惯性违章作业”和“习惯性违章指挥”。长期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强化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安全考核,营造群体安全氛围,则是防范习惯性违章现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结合2016~2020年度安徽省发生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对涉及到的行业、事故发生时间、触发因素等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事故的致因因素、模式、突出问题等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综合多项有限空间环境事故发生因素,得出结论,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第一主因为中毒、窒息;易发季节在春夏两季;事故主导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对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的管理主要以人为出发点,加强安全管理的意识形态建立为主、安全措施投入到位为辅的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导意见。对有效组织人员安全疏散,减少交通运输、电、热力、仓储业等有限空间事故的人员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加强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等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环境保障管理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和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因电务人员违章作业,如使用封连线封连电气接点、借用电源动作设备和构成道岔假表示,而导致的行车大事故屡禁不止,如何才能有效遏制电务大事故的头号“杀手”——惯性违章作业,已成为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也采用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健全规章制度、转变干部作风和加强现场作业控制等传统的人控方法,但只能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效力,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调车作业具有偶然性大、随机性大、监控难度大等特点。因此 ,保证调车安全的难度很大。长期以来 ,各基层站段在分析调车事故原因时 ,往往把操作者业务素质差 ,违章违纪定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在控制事故发生中应有的地位 ,导致安全工作经常处于失控和滞后状态 ,使安全工作缺乏系统的控制。因此 ,现场作业过程的控制 ,对确保调车作业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 ,如何进一步加强现场调车作业的控制 ,受车机联控“列列呼、站站应、全呼全控”模式的启迪 ,在调车作业过程中 ,如果引入联控制度 ,要求参加调车作业的各岗位人员…  相似文献   

6.
安全意识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的反映、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人有了安全意识 ,才会有安全行为 ;有了安全行为 ,才能保证安全。对铁路企业来讲 ,职工是否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则显得更为重要。职工安全意识不强 ,往往会违章作业 ,酿成事故 ,给运输生产安全和职工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所以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是铁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就职工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途径 ,谈谈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安全谚语     
条条规章血写成,人人必须严执行。 铁路两条轨,安全摆首位。 违章作业等于自杀,违章指挥等于杀人。 违章蛮干不是勇士,遵章守纪决非懦夫。 遵章守纪阳光道,违章违纪独木桥。 “两纪”过硬安全在,“两纪”松弛事故来。 领导不把表率做,安全生产定砸锅。 半分疏忽生事端,一丝不苟保安全。  相似文献   

8.
铁路行车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车车辆与线路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和行车过程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本文建立了铁路运输作业安全模型,分析了系统中人、车、线、法、信、环等因素,研究事故致因对行车作业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94年8月17日,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实现了无行车重大、大事故十周年。回顾十年的历程,实践证明,安全在管理,管理在干部。 1984年初,六天中发生了三起重大、大事故,分局安全形势跌入低谷,车毁人亡的惨痛教训,震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心。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职工中存在大量的违章违纪现象,消灭事故首先要从“两违”抓起,由此走上了控制“两违”的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0.
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流程,而调车事故占车务系统所有行车事故的半数以上,因此调车作业的安全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目前中间站调车作业存在的问题、影响调车安全的主要因素、调车作业违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保证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提出了相应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作业推广应用安全检查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不安全因素是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单元作业出现的。针对作业条件,控制操作工人的不安全动作。采用先进技术、科学管理是消除造成工伤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手段。多年来,实践证明发生事故多数属于违反操作规程作业造成的。1982年丹东冶金机械工业公司共发生308起事故中违章作业造成事故占65%;其中3起死亡事故、7起重伤事故。因此,过去对岗位工人只简单地进行安全知  相似文献   

12.
造成工伤事故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由于“人”,“物”、“管理”等不安全因素和缺陷的存在,才使事故发生。传统的安全管理特别注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把它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其理论依据是从事故统计的资料中分析:责任事故约占70%。事实上造成事故的原因也确实与此有关。因此投入较大的力量抓人的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技术的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的自身保护的能力,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企业单位生产部门针对本系统的特点,采用了很多方法,创造了许多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降低了工伤  相似文献   

13.
赵玉申 《铁道通信信号》2001,37(1):36-36,41
通过分析历次事故原因可以看出:尽管事故责任人了解规章基本要求,但仍违章作业,引发许多重大事故.故需深入分析违章作业屡禁不绝的原因,制定有效办法,扼制违章现象,对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基本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剖析历史上大量的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导致事故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人的不安全思想和行为,其主要表现如下: 有的领导干部,重生产轻安全,生产上不去,朝催暮问,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去问津,有的甚至违章指挥。这是第一种。有的干部,存有官僚主义。好人主义,形式主义,对事故基因若明若暗,对违章违纪置之不理,对安全措施只摆样子不务实际。这是第二种有的同志,班前不注意休息,打牌、饮酒、玩耍……过度疲劳,上岗作业时精神恍惚,身体不能支持。这是第三种。有的同志,图省劲、怕麻烦,简化作业程序,  相似文献   

15.
调车事故的发生不是因为调车人员对调车技巧的掌握不好,而是因为调车人员的一些惯性违章所造成,如何有效地杜绝调车作业过程中的惯性违章就成了能否保证调车作业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人的因素是引起铁路行车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机系统中最难控制和预测的因素之一。帝仪据此研发的仝安TM人因安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通过采集人员生理信息,可精准判断铁路机车司机,尤其是高铁司机的工作状态,从而大幅降低由人为原因导致的各类违标、违章和行车事故,保障铁路行车安全,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从业人员违章违纪现象屡禁不止,并导致了大量伤亡事故的发生,但简单地将这些现象认作发生各类事故的原因是肤浅的。透过“两违”的表面现象深刻分析,可以发现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深层次原因,并进行相应改进,将使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更加贴近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更有效地遏制违章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企业内机动车辆实行人、车集中管理进行了分析,目的是通过加强对“人、机”的有效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运营车辆的安全状态,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为工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运用系统工程观点和方法,说明开展“三不伤害”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人的安全行为分析,找出事故发生原因;开展“三不伤害”活动,是深化安全目标管理的完善和补充,是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极好形式。  相似文献   

20.
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交通安全涉及人、车、道路及环境等诸多因素,对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表明,驾驶员的责任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车辆和道路因素。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关于交通环境对事故影响的研究尚不够充分;交通管理部门确定事故原因也主要从人、车2 因素入手,较少涉及交通环境因素。事实上,作为事故的间接原因,交通环境常常通过间接作用影响安全,亦即不良的交通环境诱发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导致人员违章等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