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林逸  沈沉  王军  任忠生 《汽车技术》2005,(12):1-3,43
现代汽车制动控制技术止朝着线控制动控制方向发展,线控制动系统将取代以液压或气压为主的传统制动控制系统。介绍了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电子液压式制动系统和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并对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及其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线控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清河  刘涛  孙泽昌 《汽车工程》2011,33(7):586-589,612
开发了具备机械备份的线控液压制动阀并对其控制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以线控制动系统为基础,建立了燃料电池汽车线控串行复合制动系统,并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电液复合制动控制算法.对串行复合制动过程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电机再生制动与液压摩擦制动的串行施加,有效提高了制动能量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和线控制动系统的相关内容,对汽车制动系统方式进行了科学分析,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技术的有效应用,针对网联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研究,旨在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其线控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充分发挥智能网联汽车的优势,弥补其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制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制动系统线控化成为了该领域的关键技术路线。在智能电动汽车建立的新电子电气架构下,线控制动系统可以实现更多的新技术功能。线控制动系统将会是智能电动汽车线控底盘的技术核心,以及汽车行业新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对两种典型的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合智能电动汽车对线控制动系统的技术要求,介绍了几种线控制动系统新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最后展望了线控制动系统的技术研究趋势,为未来线控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线控制动系统(BBW)作为制动的发展方向逐渐取代以液压或气压为特点的传统制动系统,将CAN总线加入到线控制动中无疑是电子制动的一次提升。介绍了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总线的选型和CAN在汽车上的应用;详细阐述了CAN总线在线控制动系统上的应用,包括系统方案、节点接口电路设计;CAN总线应用于线控制动系统能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方便诊断维修,具有良好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线控电液制动系统建立了单轮车辆模型,研制了一种新的状态观测器对车速进行估算,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实用.采用切换增益模糊调节的滑模控制算法对非线性时变的车辆实施基于最佳滑移率的制动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的仿真结果和验证试验都表明在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应用该算法是可行、有效的,在该算法的控制下汽车可获得比一般滑模控制更好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正朝着线控的方向发展,线控系统将取代以液压、气压和机械为主的传统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了汽车底盘线控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和性能特点,并提出线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线控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各国线控汽车发展现状,以及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线控制动系统、线控驱动系统和线控悬架系统的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影响线控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并对信息传输、驾驶人意图与工况辨识、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底盘集成控制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针对全线控汽车,给出了分层式集成控制系统框架,并对框架内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线控汽车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无人驾驶汽车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即环境感知及实时定位,计算分析以及路径规划,最后还有就是控制执行。其中控制执行也就是汽车通过感知周围环境并结合路径规划后,实现车辆主控制功能,线控执行主要包括线控制动、转向和油门,而线控制动时最难的部分。目前发展中的汽车线控制动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电子液压式线控制动系统和电子机械式线控制动系统电子液压式线控制动系统是电子系统和液压系统相结合的产物,电子系统提供柔性控制,液压系统提供制动促动力,是从传统制动系统到电子制动系统的过渡传统tire1如博世开发的Ibooster,日产开发的EACT,大陆开发的MKC1等均已实现线控制动功能。但博世对国内厂家一般只开放ACC和ESP量产接口协议,刹车力度最大大约为0.5 g,标准的刹车力度在0.8g以上,0.5g是远远不够用。因此要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的线控制动功能,需另辟蹊径。EHB与ABS相结合是实现线控制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正朝着线控的方向发展,线控系统将取代以液压、气压和机械为主的传统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了汽车底盘线控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和性能特点,并提出线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Synthesis of a Model-Based Tire Slip Controlle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teering system in a modern car. In the latest generation of brake-by-wire systems,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n the ABS are much higher. The controllers have to be able to maintain a specified tire slip for each wheel during braking. The authors propose a design model and based on that a gain-scheduled controller that regulates the tire-slip. Simulation and test resul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Th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teering system in a modern car. In the latest generation of brake-by-wire systems,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n the ABS are much higher. The controllers have to be able to maintain a specified tire slip for each wheel during braking. The authors propose a design model and based on that a gain-scheduled controller that regulates the tire-slip. Simulation and test resul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is a key technology that can improve fuel efficiency by 20∼50%, depending on motor size. In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th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brake subsystem that directs the braking forces into four wheels independently is indispensable. This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found in the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ESP) and in Vehicle Dynamic Control (VDC). As braking technologies progress toward brake-by-wire system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EMB) systems will be very important in the improvement of both fuel consumption and vehicle safe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EMB systems for HEVs. The HEV powertrain was modeled to include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lectric motor, battery and transmission. The performance simulation for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of the HEV was performed using MATLAB/Simulink.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EMB system was evaluated via the simulation of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of the HEV during various driv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汽车的主动安全,对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利用分层控制的思想对控制策略进行建模,上层控制器为对车辆制动减速度进行决策的预碰撞时间模型,根据汽车追尾事故深度调查的驾驶员紧急制动数据分析制动系统的制动减速度,在考虑舒适性的条件下确定预碰撞时间阈值。下层控制器按照上层控制器输出的制动减速度,分析车辆轮胎模型和制动系统的关系,通过PID控制调节制动压力对车辆进行控制。在安全评价规程标准工况下验证控制策略的可靠性,通过追尾事故场景的重建来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在相对车速65km/h以内时能有效避撞,而高于65km/h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碰撞车速,减小伤害。  相似文献   

15.
In the future, the conventional hydraulic brake system in automobiles will be removed and replaced by an electrically operated brake system called brake-by-wire. The brake-by-wire units, such as the EMB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provide better braking performance by directly controlling the brake motor and a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cause they do not use hydraulic fluid.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EMB systems, reliable and robust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method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is study, a sensor fault diagnosis method is proposed with parity space and observer approaches to detect faults in the motor current sensor, speed (or position) sensor and clamping force sensor.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through a closed-loop simulation using Matlab/Simulink,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the HILS bench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伴随轻型商用车电动化的发展,用于轻型商用车的线控制动技术得到发展,针对线控制动技术中的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控制反应盘主副面位移差的制动助力方法.通过实车验证表明:实际反应盘主副面位移差能够快速跟随目标曲线,制动过程平顺,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制动系统的主动制动和再生制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备真空助力器的传统制动系统难以满足智能电动汽车的需求,因此逐渐被线控制动系统所取代。为提高线控制动系统的集成度与解耦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Integrated Braking Control System,IBC),能够实现主动制动、再生制动、失效备份等功能。作为机-电-液耦合的高集成度系统,IBC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性和动态摩擦特性,对制动系统压力的精确控制提出了挑战。为了提高IBC制动压力动态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的主动制动压力精确控制方法。首先,介绍了IBC的结构原理和控制架构。随后针对液压系统的迟滞特性和传动机构的摩擦特性进行建模与测试。然后基于系统的强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主动制动三层闭环级联控制器,其中压力控制层采用液压特性前馈与变增益反馈结合的控制策略,伺服层控制器设计考虑了机构惯性补偿与摩擦补偿,电机控制层采用矢量控制并进行了电压前馈解耦。最后,基于dSPACE设备搭建了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试验台对主动压力控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压力控制方法能控制制动系统压力快速精确跟随期望压力,使动态压力跟随误差控制在0.4 MPa之内,稳态压力误差控制在0.1 MPa之内。  相似文献   

18.
邱明明  曹龙凯  黄康  张义雷  刘浩 《汽车工程》2021,43(1):68-76,85
制动安全是车辆主动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制动决策和执行器控制是影响线控制动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路面自适应性和控制器鲁棒性分别对制动决策和执行器控制有着重要影响,制约着线控制动系统的发展.本文中以一种液压调控的线控制动系统为基础,针对路面自适应性和控制器鲁棒性问题,提出一种双层结构的制动系统控制器,上层采用计算机视觉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利用模糊法则建立能够反映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隶属度函数,并根据制动过程理论建立安全距离模型,通过安全距离模型建立期望加速度模型。然后分别建立加速和制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模式转换策略,基于PID算法设计巡航控制器。最后在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环境中验证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的作用是确保汽车制动时行驶方向的稳定性、可靠性,但是目前仍存在非线性、时变性以及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为保证汽车制动行驶过程中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实现各工况下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优化控制,以影响整车稳定的变量滑移率为研究对象,分析所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