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采用GPS建立全省航道C级控制网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全省航道C级GPs控制网中框架网、C级网的布设方案和数据处理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探讨长江中下游航道C级GPS网中框架网和C级网的布设方案,简要描述了框架网和C级网的基线处理、网平差、坐标转换的数据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嘉兴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部,境内河流密布,全市内河航道总里程达2000公里,占浙江省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0%;拥有定级航道224条,其中达到五级以上标准的航道有300多公里。从1992年的大堵航到目前高等级航道网初步形成,嘉兴市航道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过去管理基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已实施了大量的护滩工程,采用的护滩结构有鱼骨坝(梳齿坝)、软体排、网垫(网格)和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等。在总结护滩结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述结构的变形机理。通过对护滩结构在安庆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运用效果的分析,总结了护滩结构的适应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年月日,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项目用地预审获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秦淮河航道是江苏省"两纵四横"干线航道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长江和芜申线航道的重要航道。航道现状等级为四级、六级及以下,已难以满足船舶大型化以及水运货运量日趋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常规的航道联通成网编码系统主要以描述航道网拓扑关系的数字型编码为主,而航道本身的基本信息含量偏少。这种方法便于计算机存储,但不够直观。针对该问题,采用分类法对不同类型的航道网编码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文数混合型编码系统。该系统通过文字与数字相结合的方式对航道网进行编码,具有辨识度高、方便、高效、适用性强的特点,有效解决了航道网编码过程中平面位置关系和航道基本信息之间不能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江干支流跨区域大型航道网联通性评价指标缺乏的问题,采用分大区段、选主要指标的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将长江干支流航道网分成7个区段,并将成网当量等级航道密度和成网等级航道联通度作为评价主指标,对长江干支流航道网的联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不仅能够客观、合理反映出大型航道网的技术特点,且兼具部分经济评价的功能,实现了对长江干支流航道网联通性的快速评价,有效解决了大型航道网联通性评价指标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袁纪岳 《中国水运》2007,7(8):48-49
浙江省河网密布,水运发展历史悠久,海岸线6646公里,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达471公里。全省内河航道10539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杭申线为骨干的浙北航道网连接上海、江苏。沟通京杭运河和宁波-舟山港的浙江水运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单体工程,杭甬运河和首条千吨级航道湖嘉申线进入了冲刺阶段,将于今年底建成,浙北和浙东内河骨干航道网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07,28(2):107-107
本刊从长江航道局获悉,长江干线宜宾合江门至泸州纳溪段航道(简称叙泸段)建设工程于2006年3月18日正式开工。据悉,该工程全部完工后,这段长江干线上游的97km航道将从目前的四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1000t级船舶和3000t级船队可以常年昼夜通航。叙泸段航道建设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将系统整治杨柳碛等6处重点碍航滩险,按内河一类航标标准建设航标345座、助航设施13处以及GPSD级测量控制网等。到2008年汛前,6处滩险可全部整治完毕。据介绍,叙泸段航道建设工程是长江黄金水道“延上游”战略的重点工程,是目前交通部在长江上游投资规模最大的航道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整个工程完工后,与目前即将完工的泸渝段工程一起,将使宜宾至重庆300多公里航道全部达到三级标准,航道维护水深从原来的1.8m提高到2.7m,航宽达到50m,并且从原来只能日间通航变成昼夜可通航,成为真正的水上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0.
航道网络布局与当今城市化建设和船舶大型化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上海市开展Ⅴ级以下内河航道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对上海市内河航道规划现状的介绍,分析Ⅴ级以下内河航道规划背景、目标和调研情况,提出相应对策:适当“减量增能”,确保区域航道通航能级;提高航道网络的通达性;规划水上旅游景观航道布局;确定Ⅴ级以下航道技术尺度控制标准等.完善航道网络规划布局和提高干支航道通达性显得尤为急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