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正2015年12月23日,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全面开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的第十一座长江大桥(见图1),大桥建设总投资56亿元,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具有"大跨、重载、超宽"三大特点,南汊主航道桥主跨938m,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箱及钢梁结合梁斜拉桥;全桥桥面宽47m,是目前跨越长江的桥面最宽的桥梁;桥塔采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抗震性能,以一座主跨1 400m的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方案为背景进行分析。采用MIDAS Civil建立桥梁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地震反应谱和时程分析方法进行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以及结构非线性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并通过与相同主跨悬索桥和斜拉桥方案地震反应的对比,探讨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在超大跨度桥梁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塔、梁结合处的主梁和塔柱以及塔底截面产生最大内力,应重视这些关键截面的抗震设计;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抗震性能介于斜拉桥与悬索桥之间,更偏向于悬索桥,比斜拉桥优越,适用于主跨超千米的大跨度桥梁。  相似文献   

3.
嘉鱼长江大桥全长约4.66km,采用设计速度100km/h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是跨越长江的特大型桥梁。主桥为主跨920m双塔双索面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塔梁之间采用具有顶推、限位功能的大吨位阻尼复合装置连接,采用极限强度1 770 MPa的平行钢丝斜拉索,桥塔采用下塔柱内收的倒Y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采用整体式承台配大直径群桩基础。  相似文献   

4.
沌口长江大桥全长约8.60km,采用设计速度100km/h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是跨越长江的首座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特大型桥梁。跨江主桥采用主跨760 m双塔双索面PK钢箱梁斜拉桥,塔梁之间采用大吨位弹性-阻尼复合装置连接,采用极限强度1860 MPa的平行钢丝斜拉索,桥塔采用钻石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塔基础采用整体式承台配大直径群桩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超千米的三塔斜拉桥。针对该桥建设标准高、荷载重、跨度大的特点,开展跨度布置、桥型方案、约束体系及主要构件研究。经综合分析比选,该桥最终采用(112+392+2×1 120+392+112) m三塔钢桁梁斜拉桥,采用中塔设置弹性索、边塔设置阻尼器的约束体系。主梁采用上层板桁结合、下层箱桁结合的双层桥面钢桁梁,横向布置3片主桁,主桁采用N形桁式。桥塔采用钢-混组合结构,中塔为纵、横向均为A形的空间四肢构造,边塔为横向A形、纵向I形构造,中塔比边塔高25 m,桥塔基础采用■4 m钻孔灌注桩。辅助墩、边墩采用横向门式墩,■2.5 m钻孔灌注桩基础。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2 100 MPa、■7 mm的镀锌铝合金高强度、低松弛平行钢丝拉索。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3月20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桥塔19号墩第17节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青山长江大桥桥塔浇筑至百米高度(见图1)。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主跨938m,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主梁宽48m,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桥梁。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桥塔设计采  相似文献   

7.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为主跨2×1 080 m三塔两跨悬索桥,右汊为主跨2×260 m三塔斜拉桥。左汊三塔悬索桥中塔的设计原创性地采用了钢-混叠合和塔梁固结体系,有效解决了三塔悬索桥的主缆与鞍座间的抗滑移问题及主梁的刚度问题。右汊采用3个不等高的拱形塔斜拉桥,桥型新颖、线形流畅、简洁美观。左汊跨江心洲大堤桥梁基础采用新型根式基础,大幅度提高了竖向承载力,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月15日,青山长江大桥南岸边跨钢梁B12梁段成功架设,至此,青山长江大桥边跨钢梁架设完成过半。青山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主跨938m,桥面总宽48m,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桥梁。大桥主跨采用钢箱梁结构,边跨则采用"开口钢箱+混凝土桥面板"的结合梁结构。大桥边跨钢梁重约1.8t,采用在桥塔墩拼装平台上焊接钢梁节段,由桥塔向边墩多点步履式同步顶推的施工方案(见图1)。  相似文献   

9.
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大桥为主跨700m的大跨径斜拉桥,以其为工程背景,比选了新颖的独柱式纤腰桥塔和A型旋动桥塔两种塔型方案,推荐采用独柱式纤腰桥塔.介绍了推荐方案桥塔设计的关键技术:采用动力阻尼器加刚性限位的纵向结构体系,以优化塔身内力及塔顶位移;塔身重度盐雾区采用环氧钢筋并对塔身设置涂装防护体系,以提高其耐久性;承台...  相似文献   

10.
潘丹 《交通科技》2021,(2):40-45
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作为武汉长江上第11座大桥,是武汉市四环线的重要过江通道.大桥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7.548 km,设计速度为100 km/h,南汊主跨设计为938 m双塔双索面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桥宽48 m,也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桥梁.文中从项目背景、工程概...  相似文献   

11.
常泰长江大桥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际铁路三种交通功能于一体,其主航道桥为主跨1 176m的公铁合建斜拉桥,采用了多种创新结构。该桥在设计阶段全面采用BIM技术进行正向参数化设计,为结构创新提供助力,缩短设计时间,保证设计质量。通过对沉井、桥塔、主梁进行建模方法研究,比较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建模方法的适用场景,提出减少重复建模工作量和提高参数传递自动化的思路并成功应用。沉井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桥塔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设计;主梁创新地采用基于面向对象法自底向上的方法设计。BIM技术在该桥设计阶段的应用,对多种复杂的桥梁结构BIM建模均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桥塔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26 m的半漂浮体系双塔混合梁斜拉桥,桥塔采用"凤翎"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中上塔柱连接部及上塔柱组成,采用C50混凝土.采用MIDAS 2006桥梁综合程序和桥梁博士3.0程序,按三维空间框架结构分裸塔阶段、最大单悬臂阶段和使用阶段对桥塔进行结构计算,并对下塔柱(含下横梁)和中上塔柱连接段进行局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桥塔的应力、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桥塔施工分为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上塔柱和塔顶结构等施工阶段,介绍桥塔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求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受力最优的结构体系,以常泰长江大桥主跨1 176m公铁两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在设计中研究了常用结构体系在纵向风荷载、温度荷载、活载、制动力及地震等作用下的结构力学行为。针对超大跨度斜拉桥梁端位移大、桥塔弯矩大等主要问题,基于结构温度变形特征优化纵向荷载传力途径,提出了"温度自适应塔梁约束体系(TARS)"。该体系采用CFRP水平索连接桥塔和主梁上的温度不动点,主梁受到纵向约束的同时不会因温度变化产生较大的结构内力,可大幅降低梁端位移和塔底弯矩。与常用结构体系对比,TARS结构静、动力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桥梁造型。斜拉桥作为一种跨越能力较大的桥型,在大跨径城市桥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传统斜拉桥的桥塔造型、拉索布置形式较为单一,作为城市重要景观节点,造型上略显不足。滹沱河特大桥主桥采用卷轴造型桥塔,拉索采用反拉的空间扭索面,打造较好的景观效果。然而结构创新也带来一些设计上的挑战,如结构体系选择、桥塔结构选型及内部截面设计、主梁设计、拉索选型、桥塔装饰结构设计等。文章以此桥为例,对主跨为40 m+150 m+150 m+40 m的独塔空间扭索面斜拉桥进行计算和分析,对结构体系、桥塔尺度及结构型式、主梁构造、拉索布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为了更好地对桥塔及塔上装饰进行研究和设计,运用catia软件及犀牛软件进行BIM正向设计。以上研究成果及BIM技术运用可为本桥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以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塔大跨铁路斜拉桥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塔斜拉桥主要靠梁、塔等单个构件来承受外荷载,其刚度差、温度效应较为明显,以某跨长江桥梁工程为背景进行多塔大跨铁路斜拉桥方案研究。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塔、梁刚度或采用新型缆索体系建立其他模型,计算斜拉桥主跨挠度、桥塔内力等参数的变化,经计算表明可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桥跨结构刚度。并提出塔顶加水平系索(方案1,结构效率较高、能有效减小基础内力)和采用双壁墩桥塔(方案2,结构受力简单)2种设计方案。由于该工程桥塔基础受船撞力控制设计,最终推荐了方案2。通过与普通钢桁梁和混凝土箱桁结合梁比较,主梁选择了具有刚度大、承载力高、桥面整体性好的钢箱桁结合梁截面。  相似文献   

16.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北京至广州客运专线在武汉跨越长江的重要桥梁,其主桥为主跨504 m的双塔三索面三主桁斜拉桥,铁路、公路分上下2层布置。重点介绍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结构体系、主桁结构、基础选型和基础施工等关键技术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桥塔拉杆及支撑系统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926 m的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北桥塔高度达242.5 m,采用"凤翎"式结构,下塔柱外倾,中塔柱内倾,施工过程中为避免桥塔根部混凝土应力过大出现裂缝,在中、下塔柱设置主动拉杆和主动横撑.主要阐述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塔下塔柱拉杆及中塔柱水平支撑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8.
正澳大利亚悉尼地铁西北线是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充实公共交通网规划修建的,该线路除地铁部分,还有4km长的高架桥。高架桥曲线部分采用斜拉桥(见图1),主跨横跨预计将来日交通量超过5万辆的主要道路(温莎路)。温莎斜拉桥长269m,跨径布置为(77+131+61)m。主梁为等高单室箱梁。考虑景观性,桥塔高度受限制。该桥结构介于斜拉桥和部分斜拉桥之间。桥梁基础为桩基础。  相似文献   

19.
湖北观音寺长江大桥主桥为(350+1 160+350) m混合式组合梁斜拉桥。该桥设计过程中对跨径布置、桥型方案、主梁方案、结构体系等进行系统研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桥梁对长江航道、河道行洪等的影响,确定采用1 160 m主跨一孔跨过可通航水域。综合考虑建设条件、结构性能、施工难度、安全风险、经济性等因素,最终选取斜拉桥方案。为降低结构自重、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高桥面耐久性,主梁采用边跨377 m混凝土箱梁+中跨两侧401 m钢-UHPC组合梁+中跨跨中304 m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钢箱组合梁的混合式组合梁。结构体系采用带纵向约束的弹性半飘浮体系。桥塔采用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上塔柱钢壳组合结构A形塔,塔高262 m,基础采用直径3.2 m的钻孔灌注群桩基础。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2 100 MPa的高强度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拉索,斜拉索与塔、梁端均采用钢锚箱锚固。辅助墩、过渡墩均采用空心截面双柱墩,下设分离式承台+群桩基础。  相似文献   

20.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176 m的公铁合建双塔斜拉桥,由于跨度和主梁自重均较大,该桥桥塔具有塔高、体量大、索力大、塔端锚固构造及施工较为复杂的特点。根据桥塔结构特点,开展桥塔方案、索塔锚固方案等一系列研究,创造性地提出采用钢-混混合空间钻石型桥塔(简称SCDT)和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简称SCAS)。空间钻石型桥塔将平面钻石形桥塔方案的中、下塔柱沿纵向分解形成框架结构,能大幅提高桥塔纵向刚度及斜拉索利用效率、极大地减小桥塔在施工和使用期可能出现的非受力方向开裂风险。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将核芯混凝土布置在截面中性轴位置,主要用于承受上塔柱的轴向压力,外围钢箱结构承受弯矩,该锚固结构能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材料的结构力学性能,且景观效果好、传力途径明确、受力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