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开发的某轻型驱动桥进行总成疲劳台架试验时右侧差速器壳断裂,从设计和生产角度入手,借助材料分析、有限元计算和三维扫描检测手段分别对材料、结构和制造偏差进行复核,最终找到此次差速器壳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铸造肋板处厚度和圆角尺寸超差,壳体受载后产生应力集中,最终导致差壳整体断裂,后续针对主因进行优化后的差速器壳顺利通过总成台架试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断裂情况,首先利用材料试验检验分析了该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所采用球墨铸铁材料的金相组织和铸造等级,然后根据试验标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差速器壳体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差速器壳体的静强度分析,得到了该差速器壳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应力集中部位.通过与样件失效部位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差速器壳体断裂失效的原因,为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CAE的驱动桥壳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某些驱动桥壳虽然满足传统设计要求、但在台架试验中不符合行业标准的问题,在对驱动桥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AE的驱动桥壳设计方法。通过实例验证,所提出的以桥壳台架试验要求为校核标准并包括结构参数优化的桥壳设计计算方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以熔模工艺生产汽车差速器壳体成本高及废品率高的问题,研发了壳型填丸工艺生产差速器壳体的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创新点为:为满足汽车差速器壳体对动平衡的要求,通过试验确定砂芯与壳型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 mm;通过计算机模拟确定了壳型填丸工艺的浇注系统,并采用单工位制芯。经检验,样件的外观、尺寸、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本体性能都合格。批量生产试验的统计数据表明,铸件废品率由原来熔模工艺的20%降到5%以下,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结合义乌江大桥工程实例,论述在设计变更条件下,为实现成桥后桥面线形及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保证设计变更前后全桥整体性能,而采取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了有效的对线形控制和内力监测的目的。对施工中长索单端张拉时钢束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有偏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摩阻试验, 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变更设计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投资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时常发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对工程投资的变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从变更设计程度、优化变更设计方案、设计变更周期上严格控制,以减少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7.
1叉车驱动桥的结构及使用要求 叉车驱动桥是叉车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组成。驱动桥是将发动机经变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驱动轮。叉车主传动器、差速器装置在使用中应工作正常,不松旷、无异响、半轴螺丝齐全紧固、驱动桥不漏油。驱动桥壳和差速器应完好,桥壳内的润滑油液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油面维持在油面检查螺栓孔上。  相似文献   

8.
研究分析并论证生物基可降解的聚乳酸材料替代石油基工程塑料在汽车内饰部件应用的可行性。通过1年的自然环境湿热老化试验,验证了聚乳酸材料的耐水解和耐候性,证实聚乳酸可以满足汽车内饰部件的长周期使用要求。通过对量产车型的顶灯壳体进行试模和性能测试,证实聚乳酸材料可以满足汽车内饰部件的设计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IVECO汽车13t级的车桥中,因接合套啮合方式的不同,差速器壳需承受较大的弯矩,故差速器壳材料选用40Mn;但差速器盖受的弯矩较小,故其材料选为QT500—7。差速器壳和差速器盖用螺栓紧固合成后(见图1),需在其分界面上加工4个φ4.8^+0.025mm孔。由于两个工件的材料不同,硬度、韧性等切削参数不一致,常规的加工方法势必造成孔往软材料(QT500—7)方向偏斜,因此在加工工艺中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差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对其磨损机理进行分析,通过试验手段在工程试验室的条件下,对表面粗糙度和硬度差等磨损因素进行试验验证,根据试验结果,为差速器内部磨损问题的设计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铝车轮具有外观精美、综合力学性能好及质量轻等特点,在轿车上得到大规模使用。根据底盘平台化发展需要,为适应不同规格制动器,对铝车轮局部变更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满足铝车轮与制动器间距要求。为减少设计和试验的周期,采用有限元方法对3种轮辐局部厚度不同的车轮进行13°冲击、90°冲击、弯曲疲劳及径向疲劳分析,并选择其中力学性能最差的铝车轮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3°冲击气门孔位置的最大应力受轮辐厚度影响最大,90°冲击、弯曲疲劳和径向疲劳受轮辐厚度影响差异较小;3种规格车轮理论分析的力学性能和台架试验结果一致,均符合设计要求;为底盘平台化及铝车轮的通用化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驱动桥差速器在重载工况下经常出现壳体和垫片异常磨损的情况,影响了齿轮啮合甚至造成齿轮打齿、齿根断裂等严重失效。文章对某驱动桥总成进行差速器齿轮垫片耐磨性试验,对比了两种不同材料、工艺的差速器齿轮垫片和壳体的磨损量。通过对试验后的润滑状况和齿轮侧隙的计算对比,指出了双金属垫片-差壳摩擦副低磨损量的优越性,并提出了的垫片的合理厚度公差、金属厚度和油槽方式,为驱动桥差速器技术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周涌波  汤长普 《东北公路》1998,21(1):54-56,16
通过北绕阳河大桥的设计变更,可看出在新建桥或旧桥加宽改造中,套用标准图时,可根据桥梁断面尺寸的不同,经过分析研究,并对上部各部位进行力学验算。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充分挖掘标准图中的内在潜力,以充发发挥材料的性能,达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创造最佳设计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款新开发车型的发动机罩铰链加强板焊点在整车综合耐久路试中开裂的问题,运用CAE仿真技术,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整车综合耐久路试的工况,通过该方法辅助分析焊点开裂的原因,并对3个改进方案进行仿真验算,择优选取可行的方案执行设计变更。经过实车路试验证,实施的设计变更方案C解决了焊点开裂问题,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该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发动机罩的设计提供一种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出于验证某差速器故障诊断结论及改进设计的需要,笔者提出了通过高差速器差速动作频率以加速机件磨损来进行强化试验的方法并用于实践,此法对于某些以机件磨损为主要失效原因的汽车故障分析和寿命试验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分析的准确性,基于实测载荷谱和台架试验开展疲劳寿命分析.首先建立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基于液压伺服系统、应变测试系统等设计了动态载荷加载试验系统,并分别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实测载荷谱,综合运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名义应力法、壳体...  相似文献   

17.
大客车结构有限元分析及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旭  苏瑞意  范子杰 《汽车技术》2007,(7):28-30,48
建立了某型大客车结构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完成了整车振动模态、扭转刚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壳单元厚度为设计变量,以1阶扭转频率和扭转刚度为联合约束函数,以整车质量最轻为目标函数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对整车刚度、模态和强度的分析与校核,表明该大客车轻量化方案满足性能要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之一,系统地分析及验证了汽车部件使用改性聚乳酸材料的可行性。改性聚乳酸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汽车用传统工程塑料(如ABS、PP等)相当,具有应用于汽车内饰部件的可行性。根据汽车一般内饰件对塑料材料的要求,对改性聚乳酸材料展开了一系列性能验证,结合内饰板试模验证结果,认为改性聚乳酸材料能够满足一般汽车内饰件的使用要求,具有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进行目标设定、结构优化、有限元分析、试验验证,对某轻型卡车膨胀水箱支架开展了轻量化设计。在目标设定阶段,便明确了强度、模态为该支架的主要性能,并提出具体的设计目标。方案通过将支架断面从开口改进为封闭,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有限元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证明,该支架的轻量化方案满足整车使用要求。最终,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该支架的轻量化设计实现了降重0.9kg,降幅53%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驱动桥壳越来越高的性能需求,以TY-1型商用驱动桥壳为研究对象,通过HyperMesh软件建立以3D实体单元为基本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驱动桥壳结构的静力、模态性能进行分析,得出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和前5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分析结果表明,桥壳强度和刚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且不会与地面激励产生共振。对驱动桥壳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得到疲劳寿命云图,结果表明桥壳疲劳强度满足要求,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