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肺高压)发生、发展及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将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室缺)合并轻、中、重度肺高压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10例单纯室缺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体外循环建立前抽取肘正中静脉血,同时取右肺中叶小块肺组织,放射免疫法或比色法测定血浆白介素-1(IL-1)、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反映肺血管内皮细胞激活、损伤程度;QTM970图像分析仪测定肺组织肺小动脉外径、管壁厚度、血管总面积;计算出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D),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A),以反映肺小血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先心病患者伴随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血浆IL-1β和ET-1/NO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WT/D、WA/A逐渐增高(P<0.05);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左向右分流所致肺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与内皮衍生因子分泌失衡密切相关;其在肺高压发生及肺血管重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eNOS)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及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经心动超声及多普勒检查 ,确定为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 10例为对照组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共 3 0例 ,为实验组。体外循环建立前取右肺中叶少许肺组织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进行灰度扫描。以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 (WT % )、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 (WA % )反映肺血管壁的增厚程度。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先心病患者随肺动脉压力的增高 ,肺组织eNOS表达呈下降趋势 ,而肺小血管形态发生明显改变 ,WT %、WA %明显增高 (P <0 .0 1)。eNOS的表达与肺高压程度、肺血管形态学改变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P <0 .0 1)。结论 先心病肺高压的eNOS含量低下 ,造成内源性一氧化氮(NO)生成减少 ,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及肺血管重建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Bcl- 2和 Bax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了 30例正常肺组织和 61例 NSCLC中 Bcl- 2和 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 Bcl- 2蛋白表达率 (57.38% )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 (1 3.33% ) (P <0 .0 1 ) ,而NSCLC组织中 Bax蛋白表达率 (45.90 % )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 (80 .0 0 % ) (P <0 .0 1 ) ,鳞癌和腺癌中 Bcl- 2和 Bax蛋白表达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Bcl- 2蛋白表达率与 NSCLC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潜能呈正相关 (P <0 .0 5) ,与 P- TNM分期无关 (P >0 .0 5) ,Bax蛋白表达率与NSCLC病理分级、P- TNM分期及淋巴转移潜能呈负相关 (P <0 .0 1~ 0 .0 0 5) ,Bcl- 2和 Bax蛋白在 NSCL 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χ2 =9.93,P <0 .0 0 5)。结论  Bcl- 2和 Bax蛋白相互抑制 ,均与 NSCLC发生、发展有关 ,可作为反映 NSCLC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cl 2蛋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 56例肺癌组织中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bcl 2蛋白表达率为 50 0 % ,癌旁组织为72 2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但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 (6 7% ,P <0 0 5) ,bcl 2过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无关 (P >0 0 5) ,与TNM分期呈负相关 (P <0 0 5)。结论 bcl 2过表达与肺癌发生有关 ,可能为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NF-α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肺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并与癌旁正常肺组织对照。结果 TNF-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癌细胞胞浆中,阳性率为47..5%(19/40),细胞核内无阳性表达;癌旁正常肺组织内无阳性表达(P<0..05)。结论 TNF-α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mdr 1基因表达产物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 gp)表达及其与含吡喃阿霉素联合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SABC法检测 4 6例转移性乳腺癌术后组织中P gp表达 ,使用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和 5 氟尿嘧啶联合方案化疗 ,对比分析P gp表达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① 4 6例患者mdr 1基因表达产物P gp阳性表达率 5 6 .5 % ,肝或肺转移者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皮肤或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4 9)。②可评价疗效的 4 3例患者化疗有效率 5 8.1% ;P gp阴性组疗效 (89.5 % )明显优于P gp阳性组 (30 .0 % ) (P <0 .0 1)。③有肝或肺转移者有效率(4 0 .7% )明显低于皮肤或浅表淋巴结转移者 (87.5 % ) (P <0 .0 5 )。④术后曾接受辅助性CAF或CMF方案化疗者复发转移后化疗疗效 (71.4 %和 37.5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2 )。结论 mdr 1基因表达产物P gp表达阳性者应选择非MDR型药物的联合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Fas和FasL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46例肺癌和 30例癌旁肺组织中Fas和FasL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①Fas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 (SCL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 (P <0 .0 1) ,且与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转移呈负相关 (均P <0 .0 5 )。分化程度低、已发生转移的肺癌Fas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均P <0 .0 5 )。②FasL在鳞癌、腺癌和SCL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 (P <0 .0 5 ) ,且与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转移呈正相关 (均P <0 .0 5 )。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晚及已发生转移的肺癌FasL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均P <0 .0 5 )。③Fas和FasL表达水平间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Fas和FasL表达异常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Fas或FasL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肺癌的标志物之一 ,联合检测对判断肺癌恶性程度及预测预后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浆MMP-9含量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腹主动脉瘤 (AAAs)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 2 0 0 2年 2月至2 0 0 2年 8月德国科隆大学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收治的 35例AAAs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标本 ,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逐一测定血浆MMP 9含量 ,并检测同期住院的 10例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AODs)患者的血浆MMP 9含量作为对照。结果 AAAs患者术前血浆MMP 9含量明显高于AODs患者 [(90 .2 5± 9.12 ) μg·L-1vs.(2 3.5 8± 7.33) μg·L-1,P <0 .0 5 ],治疗后 1月血浆MMP 9含量明显下降 ,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2 8.5 5± 8.35 ) μg·L-1vs.(90 .2 5± 9.12 ) μg·L-1,P <0 .0 5 ],而与AODs患者无显著差别 [(2 8.5 5± 8.35 ) μg·L-1vs.(2 3.5 8± 7.33) μg·L-1,P >0 .0 5 ]。AODs患者治疗前后的MMP 9血浆水平无明显变化 [(2 3.5 8± 7.33) μg·L-1vs.(2 5 .2 8± 5 .78) μg·L-1,P >0 .0 5 ]。结论 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浆MMP 9水平的明显升高 ,提示MMP 9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动态监测MMP 9含量变化有望成为腹主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及术后疗效判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资料与肺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心导管术观察室缺患者右心及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肺超微结构的变化 ,且二者进行对比。结果 肺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肺超微结构变化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关系。结论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成因除牵张刺激及剪切应力外 ,肺血管本身发育异常可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1.
Theventricularseptaldefect (VSD )ofcongenitalheartdisease (CHD )with pulmonaryhypertension (PH )isaseriouscomplication ,whichdirectlyinfluencestheprognosisofCHD ,butitspathogenesisthatstillwasnotclear .Recentresearchesrevealedthatvascularepitheliumofpulmonary…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ndothelia cells activation and cytokines (ET-1, NO)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 and to discuss their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with simpl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were chosen as controls, and 30 patients with PH were studied. Plasma levels of ET-1 and NO were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 or colorimetric method. Befor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as established, the specimens from right lung were fixed with formaldehyde solution, embedded with paraffin and stained by SP immunohlstochemistry.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expression was measured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light density with computer imaging technolog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patients with simple VSD, the light density of ICAM-1 and plasma level of ET-1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PH; but plasma level of NO decreased (P〈0.05).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ICAM-1 and ET-1/NO (P〈0.05). Conclusion Endothelia cells activation and imbalance of ET-1/NO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  相似文献   

13.
尿酸水平对冠脉病变的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尿酸水平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CHD)组(164例)和正常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间尿酸水平的差别及与CHD之间的关系。结果CHD组患者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6.67±97.35)μmol/Lvs.(286.16±98.33)μmol/L,P<0.01]。随后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糖尿病、性别和纤维蛋白原(FIB)等因素的作用后,尿酸对回归方程的影响达不到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有高尿酸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明显提高。结论高尿酸血症作为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尚缺乏充分证据,应用尿酸与血糖综合评估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比索洛尔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rate variability,HRV)和代谢的影响,将60 例冠心病(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比索洛尔组,对HRV各时域指标及血脂、血糖、胰岛素等代谢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比索洛尔组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HRV指标明显提高;比索洛尔对血糖、血脂及尿酸等代谢指标无明显影响。表明比索洛尔能改善CHD患者HRV情况,同时对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应用 PCR限制性内切酶技术 ,检测了 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患者 ,2 0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及 2 1例健康成人 G/A- 455(FGB)基因多态性 ,采用自动化检测系统求出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浓度及 Fg分子功能参数。结果显示 :血浆 Fg浓度升高及 Fg分子功能增强都是 CHD的危险因素 ,G/A- 455基因多态性与血浆 Fg浓度、Fg分子功能及 CHD、EH的发病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胰岛素受体 (RBC InsR)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性受体分析法探测 2 9例冠心病 (CHD)患者、1 6例正常人的RBC InsR改变情况 ;应用荧光偏振技术测定红细胞膜脂流动性 (RBC MF)变化 ;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 ①CHD患者RBC InsR结合位点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减少的RBC InsR主要为低亲和力高容量受体 ,而高亲和力低容量受体无明显变化。受体与胰岛素的高亲和力及结合率亦明显降低。②RBC InsR的结合位点数与血浆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 ,与RBC MF呈正相关。受体的高、低亲和力及结合率亦与RBC MF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可能存在InsR缺陷 ,其InsR缺陷可能与CHD患者的IR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细胞MF降低可能是引起CHD患者InsR缺陷进而导致IR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Antiphospholipidantibodies(APA)areimmunoglob ulinsoftheIgG ,IgMandIgAclasseswithspecificityfornegativelychargedphospholipidandincludeanticardiolipinantibodies(ACA) ,lupusanticoagulants(LA )andan tiphosphatidylserineantibodies[1] .Usually ,determinationofACA I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绝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经冠脉造影确诊的未绝经冠心病患者(29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患者(31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67例),其中绝经时间≤5年者30例,绝经时间>5年者37例;健康绝经者(60例),其中绝经时间≤5年者30例,绝经时间>5年者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男性比较,未绝经组糖代谢异常及有冠心病家族史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且多数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绝经各组与未绝经组比较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合并高血压者显著升高(P<0.01)。而合并糖代谢异常及有冠心病家族史者下降,同时表现为典型心绞痛者也明显下降(P<0.05)。冠状动脉病变女性以单支病变为主(P<0.05)。绝经后冠心病者较绝经≤5年健康组,雌二醇及孕酮水平均下降明显(P<0.05),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雌二醇下降尤为明显,而绝经后的冠心病组间无差异。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两性存在差异,绝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有影响,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