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汽车》2012,(11):78-89
2012年,不知是谁在中国的B级车市场吹响集结号,法系、德系、美系、日系,各大品牌的B级车纷至沓水。一时间,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崇文的、尚武的新人新手们纷纷摆好了姿态,欲在中国市场这个比武场里拼个高低胜负。  相似文献   

2.
《汽车驾驶员》2008,(8):14-14
近日,宝马(中国)宣布推出标准化保养服务,在中国所有的BMW授权经销商实行统一的保养服务指导工时价和透明、统一的配件价格。装备了标准化保养服务系统(CBS)的车型涵盖了BMW在中国销售车型总量的90%,比如第五代BMW3系、第四代BMW5系、第四代BMW7系和第二代BMWX5等。  相似文献   

3.
“大黄蜂!书信看!大黄蜂!”这是我在上海街头试驾Camaro 时窗外经常响起的声音。的确,Camaro在中国的街头太耀眼了,而“大黄蜂”这个名字也太响亮了。中国的公路被德系车和日系车占领了太多年,以至于我们的自主品牌车都在走着德系车和日系车的路线。今天,我们终于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了纯粹的美国车。它是那么张扬,那么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言论     
潘建新 《汽车知识》2012,(11):112-112
据报道,2012年9月,因为政治因素,日系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哑火:生产厂临时停工,销售商关门避风,广告、活动纷纷撤停……本是金九银十的收获季节,在广大的中国市场,日系品牌却感知了一把萧瑟秋风。固然,政治因素不可回避。但是,如果我们细究今年1-8月的销售数据,不难看出这样的事实:德系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上升,关系、韩系稳健前进,日系品牌整体下滑,甚至个别品牌出现崩溃型下滑。这显然不能完全归结于政治的影响了。  相似文献   

5.
隋一 《汽车导购》2005,(8):58-59
2001年推出的宝马新7系在2005年完成了升级后,崭新登场。不论是宝马哪一款车型,在中国都不会没有市场。新7系的上市,让已经停产的老款7系销售一空,现在的舞台,完全交给了新7系,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7系凭什么如此夺目。  相似文献   

6.
田越 《汽车杂志》2003,(4):36-37
宝马汽车主要是针对顶端的客户群,而中国这个群落比较小这和德国不一样,我们不能拿德国的这些东西硬套在中国上,总之中国的市场还没有成熟到让3系的销售超过7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肖费潜力普遍看好,世界各大汽车生长厂商纷纷抢摊中国汽车市场,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法系车各种车系充斥着整个市场。各个国家的车型,具备不同的个性特点,也吸引着不同的中国消费者。从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形势出发,消费者最喜爱哪国车系呢?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与新浪汽车频道联合推出了“您最爱哪种车系”的热点调查,共收回2642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5258份。  相似文献   

8.
刘维林  赵楠 《汽车知识》2010,(10):26-31
在中国,5系是所有宝马车型里卖得最好的,原因很简单,它在价格、外形、空间、驾乘方面部是宝马品牌里最平衡的。如今,新5系加长轴距版来了,它誓将平衡之道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汽车杂志》2014,(1):62-67
3系房车去掉两个门就是4系,事情有这么简单吗?我一直认为,宝马没有很好解决3系房车与3系Coupe之间关于运动效能与日常实用性之间的平衡,这一点,在F303系加长轴距及越来越向5系及中国式舒适豪华方向发展后变得越发明显。换言之,将335i的强大引擎分别塞在Coupe、四门房车或旅行车上,再应对不同需求的调校,车种间个性的背离感会显得越发突兀。  相似文献   

10.
《汽车生活》2013,(3):9-9
BMW3系在BMW家族中以年轻运动著称,新BMW316I把豪华品牌入门级的门褴进一步降低,2012年7月在中国正式上市的第六代BMW3系以全新的设计美学、强大的动力总成、悉心调饺的底盘技术和BMW标志性的“纯粹驾驶乐巡”.让新3系存很短的时间内即获得了中国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09,(3):51-51
2009年2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起亚汽车全国经销商售后服务大会暨起亚汽车全车系道路救援签字仪式上,起亚汽车(中国)宣布:从之前“只服务霸锐车”扩展服务至全系车型,起亚汽车(中国)全面升级道路救援服务措施。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服务升级旨在进一步巩固起亚在进口车领域的服务口碑.将“高端化”、“人性化”服务引入全车系。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超过日系、德系、美系.跃居第一。捷报频传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一系列的欢声笑语。但冷静思考,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亟待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Derek 《轿车情报》2007,(12):96-99
2005年11月,宝马在中国发布的5系长轴距版本,是宝马唯一针对某个特定市场而推出的车型。今年年初,宝马在全球范围内对生命周期达到中期的5系进行了小的改款,而在中国推出未满一年的长轴距版本,也随即做出了反应。  相似文献   

14.
蔚青 《城市车辆》2006,(5):35-36
2006年7月24日,欧系轻卡的代表车型福田欧马可,在广州车展上首次推出了“总裁签名担保质量”,并正式提出中国汽车第一诺:两年质量全包。与此同时,福田还公开打出“全面替代日系轻卡”的旗号,矛头直指独霸中国近20年的“日系轻卡”,引起在场不少日系轻卡的强烈反应。两大阵营又一次剑拔弩张,“欧系全面替代日系”的矛盾再次在广州车展升级。其实,“欧系替代日系”并非福田首倡,在上半年欧霸“轻卡第一撞”的时候,南京依维柯就隐含了这层意思。可见,  相似文献   

15.
《天津汽车》2009,(11):9-9
2009年10月27日,德尔福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宣布:由于公司不断扩大其在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布局、拓展业务范围、增强业务能力,德尔福将在适用于大众/奥迪车系汽车零配件领域加大推广力度,提供其核心产品组汽车电子、热交换系统、底盘系统、保养及服务中超过18条产品线,覆盖大众/奥迪车系大部分车型,所有这些产品在2009年第4季度陆续在中国市场正式上市。  相似文献   

16.
7势磅礴     
翼旺 《汽车知识》2012,(9):30-35
宝马第一次单独为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发动机,也是首次专为中国市场升级了iDrive系统。这次7系的改款更像是为中国市场量身订制的一场饕餮盛宴。 在圣彼得堡的欢迎晚宴上,来自中国的汽车媒体受宠若惊地被安排在了主桌,同桌的除了有宝马总部的公关总监,还有集团董事伊恩·罗伯森博士,这不免让大家多了几分拘谨。一番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后,罗伯森博士告诉我们,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宝马7系在全球最大的市场。顿时,拘谨全无。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09,(11):34-34
在中国汽车产业浸淫多年,多数零部件企业看重通过私人关系结交国内主机厂,以此获得进入配套市场的机遇。但对于如何进入日系、欧美系等国外配套体系,他们往往一筹莫展,他们往往将汽配展会、行业会议等视为接触配套买家的重要渠道,事实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汽车生活》2013,(3):32-32
2000年对于中国汽车消费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分水岭,汽车真正进入百姓家庭大概也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在印象中,从2000年以后,德系MBA三家就逐渐占领了中国消费者的视野,德国货成了中国消费者购买豪华轿车的首选。这其中包括了德系品牌强大的市场公关宣传和品牌内部产品划分等方面的功劳,想把生意做大的前提是站稳脚跟,按照今天的市场表现来看,德系当年的跟儿站得很稳。  相似文献   

19.
杨云飞 《轿车情报》2014,(6):130-135
在中国,SUV市场车型繁杂,价格区间更是涵盖了十万级到百万级,消费者也从最初可选的日系SUV逐渐转向更为美系、欧系SUV。消费者的“胃口”也越来越刁,那么12.88—0.08万元区间的紧凑型SUV纳智捷优6,是否也已经加入您选车行列了呢?  相似文献   

20.
赵迪 《车时代》2007,(3):72-81
多年来,凭借7系在华取得成功的经验,宝马似乎发现了“L”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号召力,于是在慕尼黑总部的那些欧洲顶级的宝马工程师,也开始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中国市场上——宝马5系Li在中国而生。它的诞生带来的当然不仅是尺寸上长出的140毫米,更令我们在宝马5系上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