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明了用新子结构进行矩阵降阶以节约计算机内存容量, 使有限元法的推广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简述了公式推导、计算步骤和具有 的特点,并结合湖北省朱家河大桥设计算例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2.
根据弹性地基梁法,利用连续梁传递矩阵求解桩基的内力与变形.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计算精度较高,不用查表,可以通过计算机通用软件求解等优点,是传统方法的补充和改进.采用连续梁传递矩阵进行桩基内力计算,结果与常规方法相差小,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大大减化了计算量.  相似文献   

3.
刘明  吴育德 《公路》1993,(2):40-44
近年来,以线段交通量观测值作为约束条件来推求OD出行矩阵模型大量出现,这类模型主要目标是保证OD矩阵的推求质量。一般情况下,仅根据交通量不足以确定符合实际的OD矩阵。因此,评价模型的推求精度就变得很重要。本文采用“最大可能相对误差”(Maximum PossibleRelative Error,缩写为MPRE)的概念对OD出行矩阵推求可靠度进行理论研究。这里提出的最大可能相对误差可以表示为简单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它可以给出最优拟合的OD矩阵实际相对误差的上限值,因而在分析OD出行矩阵推求可靠度方面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4.
存整车级的优化和多方案汁算中,借助直接矩阵输入(DMIG)技术,CAE工程师可以求解超过计算机资源范围的大问题,同时能够缩短求解时间,提高计算效率.本文介绍了DMIG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运用该技术完成了某车型的Trimmed Bodv模型的多方案模态计算,并与传统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运用DMIG技术不仅能够在原有硬件水平下提升计算机的解算能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同样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整车及部件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桩基础墩台构造特点,推导了几种常见载荷(集中力、分布力及桩侧地基土作用)情况下表示单元两端节点内力、位移关系的传递矩阵和传递向量。利用墩顶及桩底边界条件得到墩身、桩身凝聚于承台上的刚度矩阵和作用在承台上的外载荷列阵,适用一般桩基础墩台的各种计算。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取各路段的交通流量,解决任意路网的交通检测器布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与矩阵论的交通检测器布设方法.从图论的角度出发,给出了顶点的度数、平衡点与非平衡点的定义;利用平衡点的平衡公式,提出交通量关系矩阵,计算出布设交通检测器的路段的数量;提出2条交通检测器的设置原则来进行交通检测器的设置;最后从矩阵运算推导出未对于设置交通检测器的路段,其交通流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在任意路网上进行交通检测器的优化布设.算例选取兰州市西关什子附近的路网,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给出了一种ILDL^T消元分解法。此方法克服了现有的矩阵运算方法的缺陷,提高了矩阵运算的速度和精度。为在内存容量有限的微机和小型计算机上进行大型结构分析 一种理想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种稀疏矩阵算法及其在燃烧室传热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温度刚度矩阵为稀疏矩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表数据结构的存储方法来构建整体刚度矩阵,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检索效率.此外,改进了传统的高斯消去法,提出了沿对角线按局部长操作数最少的方法选主元的策略,该策略在确保计算稳定性的前提下,既可以保证消元过程中剩余矩阵的稀疏性,又可以减小因选主元带来过大的额外计算量....  相似文献   

9.
郭木华 《中南公路工程》2010,(2):108-110,130
介绍了用步进法计算斜拉桥成桥后索力调整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现有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正装迭代计算即可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索力,该方法与常用的基于影响矩阵的成桥索力调整方法相比不仅可以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避免了大型影响矩阵的计算,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有一定的试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郭木华 《公路工程》2010,35(2):108-110,130
介绍了用步进法计算斜拉桥成桥后索力调整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现有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正装迭代计算即可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索力,该方法与常用的基于影响矩阵的成桥索力调整方法相比不仅可以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避免了大型影响矩阵的计算,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有一定的试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传统AHP法的改进及其在地基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传统的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引入最优传递矩阵对其进行改进,得到改进的AHP法,并实现计算机程序化;该法可以直接求出指标权重值,避免了传统AHP法的一致性检验.通过某工程的地基方案选择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可以提高精确度,简化运算过程,直接计算出不同地基控制方案的权重值.结合实例确定出优选顺序为石灰桩>水泥搅拌桩>预压结合砂垫层>碎石桩;说明改进的AHP法应用于地基处理方案的评价和选择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大范围机动车 OD 调查难以开展的背景下,通常采用路段流量进行 OD 反推,针对传统路段流量反推法无法检验分布结构的缺点,提出一种利用局部路段真实 OD 矩阵进行区域 OD 矩阵更新的方法。即从区域先验 OD 矩阵中减去模型 Select Link 计算的特定路段 OD 矩阵,再加上该路段真实 OD 矩阵,通过替换将区域分布结构更新。当区域多个路段真实 OD 矩阵需要替换到区域 OD矩阵中时,采用两步循环替换法:第一步,单个路段循环替换,每个路段替换后的 OD 矩阵作为下一路段 Select Link 计算的输入;第二步,利用第一步的最终结果,对所有路段 OD 矩阵进行整体替换。以桂林绕城(东)高速为例进行验证,与传统 OD 反推方法相比,结果 OD 矩阵长途出行比例提高了7%,反映了区域机动车分布变化规律,路段流量分配值与调查值相关系数达0.99,证明了更新后 OD 矩阵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跨独塔斜拉桥索力优化方法,以某已建独塔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建立其有限元模型以进行相关计算分析.首先介绍了索力优化的一般方法以及基于影响矩阵的索力优化的相关定义.对结构输入索力初值后,并施加一定的约束条件,利用影响矩阵对索力进行调整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此种方法可以在满足预设约束条件下方便地得到多组索力优化结果.优化结果亦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再优化.通过简单的延伸,此法还能应用在梁式桥预应力优化以及吊杆拱桥吊杆力优化等更为广泛的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AHP的原理及利用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的特点,指出了AHP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巧妙结合。然后以一个中等规模设计企业某个设计部门选择项目负责人为实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建立AHP模型、判断矩阵及利用计算软件最终求出结果的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5.
按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2-2014)给出的稀释烟尘、CO的需风量计算公式,计算需风量过程烦琐而且重复计算多。根据需风量计算公式以及相关参数的特点,引入矩阵计算工具,通过变换和计算得出决定需风量的总变化系数X和Y,从而方便快捷地得出需风量,并且能直观分析需风量的变化规律。以西部地区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实例,进行通风计算对比,结果表明,矩阵计算方法得出的需风量结果与常规计算方法得出的是一样的,并且需风量变化规律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FWD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层状粘弹体路表弯沉的求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推导出了多层粘弹性半空间轴对称问题在FWD动荷载作用下,层间完全接触情况的解析解;该方法概念清晰,公式简洁,易于应用。应用DURBINF的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数值方法,求解出了多层粘弹体的时域解。通过路表弯沉的计算实例分析,表明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快速准确地计算城市交通高峰小时客流OD矩阵,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推算方法。该方法近似认为城市出行均为由家出行,从而将交通产生-吸引矩阵分解为一个由家出发的OD矩阵和一个返回家里的OD矩阵,通过调查交通高峰小时系数,将由家出发的OD矩阵与返回家里的OD矩阵按一定比例进行叠加即得到高峰小时客流OD矩阵,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抓住了出行的主要规律,可省去大规模的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潍坊市滨海交通客流规模预测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的路网模型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数据安全和数据的清分是实现联网收费的基础,也是当前智能交通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数据安全、路网模型、清分算法及数据校验等问题的研究,试图解决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通过连接矩阵和规则矩阵对高速公路物理结构和收费规则进行描述,提出了一种收费数据清分算法的构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比较灵活的收费数据清分和清分数据校验,实现了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大规模高速清分。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一个桥梁模型振动台试验结果,提出一个基于构件形成阻尼矩阵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编制一个有限元计算程序,并以一座刚构桥为算例,讨论该阻尼矩阵的合理性及集中阻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Dijkstra算法和矩阵迭代算法都是最短路径问题的经典算法,为了研究这2种算法的计算效率,介绍了2种算法的基本思路和程序流程;通过对时间复杂度、结果和时间的关系指标进行多次计算,表现2者之间的效率差异.比对结果显示:矩阵迭代算法较Dijkstra算法速度快;随着交叉口数的增加,前者较后者速度优势更加显著;前者计算思路较后者简洁,便于计算机程序的编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