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国内汽车离合器种类按传递扭矩的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摩擦式、液力式、电磁式和综合式4种,其中摩擦式离合器应用最广泛。摩擦式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4部分。其工作原理图见图1。重型汽车由于承载量大、发动机传递的扭矩高,较多的采用单盘膜片弹簧离合器,我国针对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专门研究机构较少,在设计时大多数企业都凭借以往经验,在生产过  相似文献   

2.
拉式膜片弹簧优化设计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离合器拉式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方法,并根据优化结果与具有相同尺寸的推式膜片弹簧作了分析比较。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优化后的拉式膜片弹簧,无论是在后备系数β的稳定性、膜片的最大当量应力σdI方面,还是在分离力P2c的大小方面,均优于推式膜片弹簧。故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汽车离合器。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车自动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传递转矩建模,以应用于某款混合动力客车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膜片弹簧弹性特性计算模型,测试离合器盖和从动盘的载荷变形特性。综合考虑从动盘、离合器盖和膜片弹簧变形对离合器工作的影响,分析离合器膜片弹簧各加载点的静力学变形耦合关系,推导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指行程与零部件变形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以分离行程为输入、以压紧力/分离力为输出的离合器操纵特性静力学计算模型。以离合器滑摩速度和滑摩温度为试验因素,以离合器摩擦片摩擦因数为试验目标,设计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在离合器综合试验台上进行摩擦片摩擦因数的测试,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到摩擦因数回归模型。综合压紧力操纵模型和摩擦因数模型,提出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离合器台架试验,对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台架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回归模型拟合良好,置信度达到99%;建立的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在大转速差范围误差较大,在小转速差范围计算精度较高,其能够有效预测离合器的传递转矩。  相似文献   

4.
膜片弹簧离合器是现今手动挡汽车的主要离合器形式,针对膜片弹簧在轴向受压过程中,弹簧大端压紧力与变形量的关系,新膜片弹簧工作点的压紧力与摩擦片最大磨损点所对应的膜片弹簧压紧力之间变化平缓以及驾驶员平均操纵力最小这两个矛盾问题的优化。利用权重系数法对其权重进行分配,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压紧力变化的平均值最小与驾驶员操纵力最小进行优化[1]。优化表明,在保证足够的工作压紧力下,摩擦片工作过程中磨损导致的膜片弹簧特性曲线部分变化平缓且驾驶员操纵力最小。通过这一算法,可以快速地得到膜片弹簧的各结构参数,为实际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在现代机动车辆的离合器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便是膜片弹簧,它几乎完全取代了汽车离合器中的传统螺旋弹簧。根据不同的设计和驱动系统,离合器可以分为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和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任务离合器压盘与飞轮、从动盘共同组成了摩擦系统。压盘通过螺栓被固定到飞轮上,通过从动盘将动力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在现代机动车辆的离合器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便是膜片弹簧,它几乎完全取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配件》2012,(47):40-41
如今越来越普及的高性能发动机需要能传递更高转矩的离合器来配合,也就是说,踏板力也随之提高。虽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也许可通过改进分离系统来跟上这一发展步伐,然而,对踏板操纵力更小的离合器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在过去的几年中,膜片弹簧离合器技术突飞猛进,如今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自调式离合器(SAC),其结构见图1。与以前的离合器规格相比,此设计结构的最重要的优点在于:  相似文献   

7.
轻型汽车在使用膜片弹簧式离合器时,其传统的操纵机构主要由主缸、踏板总成、工作缸、分离叉、分离轴承及套筒等组成,其中操纵主缸与制动主缸和助力器装在共同的支架上并置于驾驶室内,而工作缸则固定于离合器壳的前端面;分离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分离套筒上,通过分离叉一起可在变速器第一轴上移动。当踩下离合器踏板时,踏板力通过操纵主缸的推杆使活塞移动并产生油压,经工作缸传至分离叉,推动分离轴承套筒向前触及膜片弹簧的分离指,使离合器分离。松开踏板时,离合器又恢复到接合状态。  相似文献   

8.
苏慧青 《实用汽车技术》2005,(6):i0008-i0011
以上海桑塔纳LX型乘用车为例介绍:其离合器为单片、干式、摩擦式、膜片弹簧机械传动式结构。所谓单片-是指具有一个从动盘的离合器;摩擦式-是指依靠主、从部件间的摩擦传递动力的离合器:干式-是指摩擦片在干燥状态下工作的形式的离合器:膜片弹簧-是指由薄弹簧钢板制成内端带有分离指的锥度膜片弹簧。  相似文献   

9.
针对原380DB离合器传递扭矩不足、离合器烧片等问题,设计了换代产品395DB离合器.简要介绍了设计的395DB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并对该离合器的传递扭矩、温升、滑磨功、踏板力进行了校核.与380DB相比,395DB离合器具有后备系数大、传递扭矩大等优点,更能满足重型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顾名思义,离合器要完成的工作就是"离"与"合",这二者是矛盾的,离合器始终是处于二者中的其中一种状态。它的工作就是在驾驶员的操纵下进行接合或是分离,以实现或切断发动机对变速箱的动力传递。它在机械传动系统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本研究介绍了离合器的发展现状、离合器的功用、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功用。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针对原380DB离合器传递扭矩不足、离合器烧片等问题,设计了换代产品395DB离合器。简要介绍了设汁的395DB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并对该离合器的传递扭矩、温升、滑磨功、踏板力进行了校核、与380DB相比,395DB离合器具有后备系数大、传递扭矩大等优点,更能满足重型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1,(27):22-23
汽车离合器具有传递扭拒、减振和防止传动系统过载的作用.为确保其传递扭矩可靠、分离彻底、制造方便,现在,汽车上都广泛采用单片和多片膜片弹簧离合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子技术广泛应用,汽车离合器新技术也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公司新设计的高档客车底盘LBC6110选装ф420单片干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并结合离合器操纵系统对离合器的传递转矩、温升、滑磨功、踏板力及行程等进行设计校核计算。  相似文献   

14.
膜片弹簧离合器压紧力设计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膜片簧离合器膜片紧力特性曲线的计算方法,本文法比传统的计算公式增加了修正项,计算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某些结构的离合器总成压紧力特性曲线与膜片弹簧压紧力特性曲线有较大的出入,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计算,拼提出了离合器总成压紧力曲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卢玉祥 《汽车科技》2005,(3):54-54,15
1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特点 由于膜片弹簧具有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双重作用,从而使整个离合器的结构简化,同时也缩小了离合器的轴向尺寸。此外,制造及装配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膜片弹簧离合器在从动盘磨损后能保持压紧力几乎不变.或者说具有自动保持压紧力的特点。从结构上看它不象螺旋弹簧那样,会在高转速下因离心力而产生弯曲变形,导致压紧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国产新型汽车离合器使用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车型越来越多。不仅小轿车使用,而且中型和重型汽车也有使用。其主要车型有:一汽奥迪、上海桑塔纳、北京切诺基、广州标致、神龙富康、天津夏利、大小解放、太脱拉T815等。 膜片弹簧离合器在使用中,发生故障的次数并不算多。其中轿车问题最少,轻型汽车次之、重型汽车最多。就膜片弹簧本身而言,它易发生损坏的部位是膜片弹簧的分离杠杆根部断裂(太脱拉T815最严重),分离杠杆端部磨损、膜片弹簧弹性减弱、膜片弹簧过早损坏等。发生这些故障的原因有产品质量方面的原因,也有使用维修  相似文献   

17.
李军 《汽车维修》2005,(12):20-21
小红旗轿车采用单片干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主要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及液压操纵机构组成。主动部分有飞轮和离合器盖总成(离合器盖总成主要由离合器盖及压盘和膜片弹簧等组成);从动部分由从动盘、扭转减振弹簧、盖板和套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从动盘毂等组成:液压操纵机构由离合器工作缸、分离叉和分离轴承等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离合器具有起步平稳,换档平顺,防止传动系过载,减轻扭转振动等特点。下面介绍该离合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8.
膜片弹簧是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关键零件。本文通过分析离合器的载荷一变形特性和多种约束条件,在参考成熟离合器结构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模型:在摩擦片磨损极限范围内,把弹簧压紧力变化的平均值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某轻型货车离合器膜片弹簧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此模型优化后的膜片弹簧各决策变量的值明显优于利用传统经验公式设计所得的结果。无论是在后备系数的稳定性、膜片的最大当量应力方面,还是在分离力的大小方面,均明显优于原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一、结构和特点夏利微型轿车离合器型式为干式单片膜片弹簧离合器、这种离合器采用英国AP公司DST型结构。离合器由四部分组成:离合器压盘总成,离合器摩擦片总成、离合器分离装置和离合器操纵机构,参见图1。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汽车离合器弹簧在已知工作条件下,如何用优化设计方法,选择出一组膜片弹簧的优化结构参数。为此目的,选择在摩擦片磨损范围内,弹簧压紧力变化平均值最小和分离过程中分离操纵力的平均值最小为双目标函数,并合理地选择约束条件,利用混合点罚函数SUMT法构造新目标函数,然后用无约束化问题算法——POWLL探索最优点,根据自编程序可迅速地得出理想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