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8年2月25日,以“同舟共济,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首届立邦汽车修补漆代理商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并推出立邦崭新的e^3理念。来自全国近30家汽车修补漆代理商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本刊记者采访了会议特别邀请的日本汽车修补漆事业部部长小原孝文先生和日本汽车修补漆产品技术经理大石雅夫先生。  相似文献   

2.
2021年3月,“两会”上,来自汽车界的代表委员们除了关注“新能源”和“智能化”等常规话题外,还关注“芯片”、“碳中和”等热门话题。面向未来,中国汽车业将如何发展?我们归纳出车企两会代表和企业家的建言“关键词”,为中国汽车产业把脉未来。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汽车产业韧性发展的今天,车企领袖纷纷在“两会”期间发声,为推动产业进步而建言献策。这当中,不单单有来自传统车企的李书福、尹同跃、朱华荣等,也有代表新势力的何小鹏、雷军等。不管是对当前汽车产业的总结,还是对未来科技创新的展望,代表们的“两会”发言都各具特色。中国汽车产业虽变革迭起,但自主品牌的创造力与价值,已经在世界舞台被看见。  相似文献   

4.
全国“两会”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备受瞩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汽车业的代表委员大都是行业内大型汽车企业的掌舵人。他们的建言献策,来自于企业在市场发展与竞争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预判。分析和总结这些建议,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十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在双碳战略引领下,车企加快电动化转型,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之间的关系,甚至BEV、PHEV、HEV、ICE之间的关系以及上述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已成为行业讨论的热点。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对不同技术路线市场的关系予以界定,并利用市场大数据体系深入剖析当前不同技术路线市场的竞争与替代现状,最后结合政策、技术、产品、用户等多维度对2030年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为车企电动化布局和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及“3060”双碳目标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8年2月25日,以"同舟共济,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首届立邦汽车修补漆代理商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并推出立邦崭新的e3理念.来自全国近30家汽车修补漆代理商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本刊记者采访了会议特别邀请的日本汽车修补漆事业部部长小原孝文先生和日本汽车修补漆产品技术经理大石雅夫先生.  相似文献   

7.
《世界汽车》2023,(10):54-57
<正>9月21日,2023中国汽车产业ESG先锋指数成绩发布会暨ESG社会责任践行研讨会在天津成功召开。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汽车产业ESG先锋指数”。在全球加速碳中和以及中国“双碳”目标落地的时代大背景下,ESG正在成为衡量车企价值的新标尺。2023年,在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ESG专委会的指导下,责任云研究院联合中汽信科共同推出中国汽车产业ESG先锋指数,旨在从ESG(环境、社会、治理)视角梳理诊断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现状,总结中国汽车产业ESG建设阶段性特征,以期挖掘优秀,找出差距,以评促改,共同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主要国家均将发展新能源电池作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动力电池的有力支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和使用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围绕“双碳”目标,应持续加强动力电池研发创新和应用推广,提升产业低碳竞争力,通过做强全产业链,助力低碳交通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
<正>汽车芯片作为未来汽车的中枢大脑,是推进新型汽车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聚力推进全球芯片产业和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共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当其时。2023年12月5-6日,以“共享中国机遇共谋创新发展共赢产业未来”为主题的2023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芯片大会”)在无锡滨湖隆重举行。本次芯片大会旨在为全球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搭建高端务实的专业交流平台,分享创新成果,打造产业生态,构建标准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逐渐呈现由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局面。成都市汽车产业作为四川省“万亿级”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都市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产业政策环境和产业链,总结得出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定制化”政策措施竞争力不足的结论,并就此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官俊 《汽车与配件》2014,(40):90-93
<正>能源、环境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挑战,因此绿色发展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共识。绿色发展应贯穿于产业政策、技术研发、产品布局、生产制造、报废回收等各个领域,以实现汽车与能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如何构建汽车产业绿色未来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节能减排形势、政策导向等方面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汽车产业绿色未来这—话题。  相似文献   

12.
<正>立足用户需求,以本土化战略深耕中国市场,是康明斯进入中国长达近50年来,不断发展前行的关键。如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变革中的汽车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全球动力技术先行者,康明斯不但拥有超过百年的内燃机技术积淀,也在引领低碳及零碳动力技术的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汽车》2023,(9):70-71
<正>2023年9月1日至9月3日,第十九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津举办。本届论坛围绕“高质量新未来”的年度主题,立足汽车行业前瞻,汇聚政府、行业、学界智库为汽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为深度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凸显论坛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伴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的加大,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如何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全行业统一意识和协同行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主办的GAF2014将主题定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之智慧与远见”,希望通过邀请众多国内外汽车行业中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知名媒体,共商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0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与以往历届不同的是.“200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它所倡导的自主创新主题,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对中国汽车未来的期待,更是对汽车产业五十年发展的总结、回顾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二月下旬的东北,春寒料峭。与天寒地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系列项目开工活动在长春热火朝天地隆重举行。全省39个汽车产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440亿元,标志着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之路从计划书走向了开工地。汽车产业是吉林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系列“上台阶”工程项目的开工正在焕发着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加入WTO和面对高科技、新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本文提出了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三重联动”创新对策,即通过“市场与技术的联动”、“跨国产学研联动”及“机制创新、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的联动”,推进我国汽车产业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上进行更广泛更深入有效的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汽车产业更好的融入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正>两会期间,众多汽车领域的代表都提出了关于汽车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提案,包括推广氢燃料电池,加强甲醇汽车准入管理,推广新能源城市物流车,加快智能路网建设以及助力中国品牌“走出去”等提案,通过这些提案,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和描绘未来中国汽车出行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氢燃料电池氢燃料能源在这次两会提案中备受关注和热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以“绿色未来-全球及中国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为主要议题的第六届汽车产业高峰论坛。国际汽车行业巨头、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聚首中欧,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20.
尽管汽车零部件巨头不多,但参展公司,无不带来了各自的拳头产品和技术。这些已经或即将在中国应用的产品,代表了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