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届上海车展,数千家汽车企业汇聚,国外汽车巨头更是摆出最强阵容。然而,一汽、东风两巨头却选择缺席上海车展,放弃了与国际国内众多汽车厂商争奇斗艳的机会。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只有上汽集团在家门口“独舞”,成为2007上海车展的一大缺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飞机缓缓降落。我们来到了阳光明媚的上海。我们此行的目的.不是欣赏上海初夏的美景,而是要参加“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走出机场。很快就感受到了上海即将举行汽车展的气氛。路边一排排车展的欢迎条幅.不时映入眼帘的广告牌,铺天盖地的汽车广告俨然把上海装扮成了一个汽车的城市。这也许就是车展“综合症”吧。想到去年举行的北京车展.汽车企业的宣传攻势同样如此激烈。 本届车展于4月20-28日在位于浦东新建成的止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与北京车展相比、展馆面积和硬件设施都有所提高。 也许是本届上海车展与去年11月举行的北京车展相隔时间太短。部分汽车企业的参展热情似乎并不高,参展车型技术水平有所缩水。但是,本届车展仍不乏一些亮点。毕竟是中国两大车展之一.毕竟有快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傲后盾。汽车行业的国际巨头与国内群雄怎肯放过这次机会。其中,福特汽车借本届车展公布了其中国战略.“上海牌”在本次车展上宣布了它的复活,南汽MG名爵正式推出,被媒体认为有可能成为中国“国民车”的奇瑞A1正式上市等车展期回的活动。无不体现了本届车展的价值,那么。‘率次车展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汽车社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车轮上的中国正在以更加稳健的速度前行。2005年春夏之交,经过“井喷”后的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第1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05上海国际车展),世界汽车巨头群英会盟上海滩,从而使上海车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A级车展。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这次车展的盛况,本刊派出记者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配件》2023,(10):22-29
<正>与2023上海车展的主题“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相契合,也为了与数字经济下的产业新变化共同前行,《汽车与配件》充分融合数字化技术,在上海车展期间与主办方携手,设立“汽车科技与供应链直播间”,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企业高层及专家采访。嘉宾们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及自动驾驶、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分享了真知灼见,编辑部精选其中的关键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落幕的2011上海国际车展上,上海大众旗下战略旗舰车型——全新帕萨特凭借非凡实力,接连斩获“2011唯美汽车设计大奖”、“2011上海车展最佳上市新车奖”、“非凡品味奖”和“中国汽车十年经典乘用车”等多项重量级大奖,成为本届车展最大赢家,打响全新帕萨特“跨越经典、创御格局”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6.
2009年全球最值得参与的汽车界活动之一,第十三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即2009上海车展)将于4月22至28日亮相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龙阳路2345号)。本届上海车展总规模达17万平方米,创历史之最,并将以全新面貌诠释“科技&#183;艺术&#183;新境界”的车展主题。  相似文献   

7.
《车时代》2007,(6):116-119
车展模特大赛已经成为历届车展上的一个品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成为了车展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本次东芝“睿智”天使汽车摸特大赛是由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新《车时代》杂志,新浪汽车和上海车展携手共同打造的中国顶级汽车模特赛事.也是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唯一车展官方汽车模特大赛。  相似文献   

8.
《天津汽车》2009,(4):9-9
2009年4月22日,第13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上海车展的主题为“科技·艺术·新境界”。全世界汽车工业在追求更环保、更高效、更先进的理念。在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汽车企业也面临新的危机。本届车展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和新能源的发展与进步。混合动力、新能源等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在2009上海车展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各类车展在我国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以法兰克福、巴黎、底特律、东京、日内瓦五大车展名冠全球:而国内,则以北京、上海、广州车展形成“三驾马车”引领风骚。那么,在这种强手如林的车展“棋盘”上.地区性车展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武汉国际车展的优势又体现在哪里?日前,记者就此一系列问题特地采访了湖北省机械汽车工业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第八届中国(湖北·武汉)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执委会主任刘谦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11,(6):158-159
在2011上海国际车展上,博世围绕清洁与经济、安全与舒适的主题,全面展示了其针对新能源汽车以及传统内燃机的一体化汽车技术解决方案,一系列技术创新和本土化成果紧密契合本届车展“创新·未来”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柳柽  阮锦程 《汽车杂志》2005,(6):88-105
本次上海车展公众日首日参观人数高达8.6万,车展期间总参观人数近40万人,而12万平方米展出面积、超过1000家参展汽车相关厂商、前所未有的首发量产车、专程捧场的国内概念车,使上海车展量现出中国规空前的汽车盛况,在规模上已经超过北京车展和东京车展,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一进展馆,便即淹没在车潮人海之中,汽车盛世恍如来临。  相似文献   

12.
各地车市     
《汽车导购》2005,(6):101
对于所有喜欢汽车的人来说,最激动人心的就是4月份的上海国际车展了,车市上的畅销车、要量产的新车、各种概念车和豪华车都到齐了。民族汽车企业自主设计的车型也出尽了风头。对于那些想在近期购车的消费者来说,上海车展对他们来说更有实际意义。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本次车展后汽车市场的动态如何,车价应该如何变化。令人失望的是,上海车屡前后并没有厂家宣布降价,更令人不解的是.不光是上海车展,就是在整个“五&#183;一”期间,也没有厂家公布降价的消息,只有经销商为了促销而自行调价。  相似文献   

13.
《车时代》2007,(5):I0028-I0031
2007年4月20日至2007年4月28日,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车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而同时由液晶彩电市场的领头羊-东芝与新浪汽车、新《车时代》杂志,上海国际车展携手,共同打造的中国顶级汽车模特赛事-东芝“睿智天使”汽车模特大赛于2007年3月21日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4.
陈实 《汽车与配件》2005,(12):12-12
近日,在通用汽车“尖端科技启动未来”新能源动力技术发展研讨会上,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宣布,其最新研发成果——Sequel氢燃料电池车今年4月即将驶入2005上海国际车展。据悉,这辆年初北美车展首次发布的“未来汽车”,可能是本届上海车展“科技含金量最高的展车”。  相似文献   

15.
《轿车情报》2005,(4):13
近日,在通用汽车“尖端科技启动未来”新能源动力技术发展研讨会上,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宣布,其最新研发成果——Sequel氢燃料电池车今年4月将驶入2005上海国际车展。据悉,这辆年初北美车展首次全球亮相即震动业界的“未来汽车”,堪称本届上海车展“科技含金量最高的展车”。  相似文献   

16.
大趋势     
李耕 《轿车情报》2007,(5):16-16
4月21日,注定将成为编辑部一个“里程碑”的日子。因为我们在上海国际车展现场举办了“汽车设计”栏目正式创办,及“2007首届车展汽车设计大奖”的评选活动启动仪式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7.
上海的春天     
小新 《汽车杂志》2003,(5):31-40
中国的汽车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向世界展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汽车市场和竞争格局发生重要演变的背景下,第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展于2003年4月21日至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车展主题是“科技领先,服务至上、引领未来”。上海车展已经发展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车展。在这个春天,中国汽车工业在上海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汽车实用技术》2005,(5):46-59
主题为“汽车让生活更精彩”的上海国际汽车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上海车展从第一届时的73家厂商1万多平方来规模发展到现在12万平方米、力争达到国际A级车展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汽车工业的发展。2005上海车展就规模和影响而言,已经越来越接近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展。  相似文献   

19.
规模空前的2009年上海车展落幕以后,留给人们的不光是“香车美女”的回味,更有对未来汽车业变革的某种思考。本届车展,除了全球汽车业衰退下中国市场一枝独秀成为看点,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展示与探讨更是一大亮点。围绕“科技、艺术、新境界”的本届车展主题,新能源车已成为中外各大汽车企业展示的重点之一。从混合动力到纯电动力,从锂离子电池到氢燃料电池,“绿色比拼”愈演愈烈。可以说,从来没有国内车展对新能源汽车展示如此充分,  相似文献   

20.
吴勇 《汽车情报》2005,(14):6-8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已于4月22日开幕.世界各路汽车制造大腕倾力以赴,在“让生活更精彩”的主题词烘托下,上海国际车展一如既往地引起世界瞩目,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中国这个新兴汽车市场,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次车展上虽然国产:自主品牌的汽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