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汽车业再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汽车产业是实施节约型循环经济的重点当前,能源与原料价格上涨,汽车企业又竞相压价推销,使汽车企业处于一个微利时代的挑战期。而精益管理,为我们打开又一扇增利之门。运用精益管理的核心思维,研究整个产业流程中的不必要浪费,实施循环再利用、再制造四R工程,正是创新开发的新热点。据2004年国家发改委统计分析结果,我国共消耗50多亿t自然资源,换得1.6万亿美元的GDP。在所消耗的资源中,原油占全球消耗量的7%,其他各类资源占全球总消耗量的30%以上,但创造的GDP总量仅占全球GDP的4%。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发表了《中国龙将吸干全球物资…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率的日益提高,国家将汽车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为了全面科学地评价汽车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本文以汽车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为出发点,从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发展速度、就业容量、经济系统贡献度4个因子,对我国汽车产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其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高速发展阶段的对比分析看出: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虽然作为支柱产业,但与发达国家在汽车产业增加值的经济贡献率、拉动经济增长程度以及对经济系统贡献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刘宇 《汽车与配件》2012,(31):42-44
20世纪80~90年代的日本汽车产业在生产总额上约占日本制造业的10%~15%,设备投资额和研发费用约占全部产业的10%,汽车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额的20%;而从国际市场来看,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里,日本汽车企业就确立了其世界性地位,日本车甚至占据世界汽车产业30%的市场份额。从此不难看出日本汽车工业在世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正>汽车产业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主导产业、核心产业、优势产业。成渝经济圈现有整车企业4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 600家,年产值超过6 000亿元,年产量近300万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增长极。面对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重塑新格局,成渝两地正联手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产业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建设的4个万亿级产业之一,必然需要以更大的力度加强建设,才能给国家交出满意的答卷。职业院校每年给汽车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再舜  刘元 《汽车情报》2005,(19):30-32
江苏省所处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已超过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外商直接投资已占全国总量的66%左右。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GDP占全国比重在30%以上,已将亚洲四小龙远远甩在后面。自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省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行,增速持续加快,以汽车为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技术、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行业实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寒山 《经济导报》2007,(35):42-43
电子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06年中国电子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是4.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3.7%,增长值1.1万亿元,增长22.1%。产业的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电子产业增加值占整个GDP的增长比重为5.25%,比2005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依然存在,汽车出口仍呈负增长态势。2009年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如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等。2009年执行的燃油税免除了养路费和部分公路收费,减轻了汽车用户负担;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全年GDP逐季上升,实现了全年GDP增速8.7%的较大增幅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5):202-202
日前,浙江省召开全省扩大有效投资暨重点建设推进大会。会上明确该省今年投资总量力争达到2.2万亿元,其中“411”重大项目投资力争达到6400亿元。“411”重大项目,即万亿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万亿基础设施完善工程、万亿统筹城乡建设工程、万亿公共服务提升工程,重点推进1000个以上省级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万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汽车是各个国家非常关注的产品,汽车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量的产品.每年汽车贸易量超过10 000亿,占全球贸易量的10%.很多国家都把汽车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所以很多国家都不会轻易放弃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汽车产业作为横跨工业、交通、能源等主要终端的能耗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汽车制造业碳排放和汽车行驶过程中碳排放在二氧化碳总量中接近8%[2],其中仅占我国汽车保有量约11%的商用车,却消耗了51%的汽柴油,  相似文献   

11.
<正>汽车产业由汽车前市场和后市场组成,汽车行业为国家GDP作出的贡献仅次于房地产,在这个万亿级的行业中,前市场的产值和后市场汽车服务的产值相近。这就是每个汽车消费大国都非常重视汽车后市场的原因。深圳市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前市场产业链打造上全国领先,如今的目标是在后市场服务上也名列前茅,毕竟前市场和后市场是互为前提的。电动汽车服务行业不发达的地区,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一定  相似文献   

12.
周忠菲 《经济导报》2007,(21):29-31
上海是大陆较早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总量超过650亿元,产值占上海GDP总量的7.5%,台湾则是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的地区,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对於拥有大量台商的上海,能否在文化创意上展开沪台合作,共创沪台文化创意产业新天地,本文作者提出了专业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中国GDP达到20.94万亿元。实现了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2003年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4%,2006年10.7%。专家们认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基础比较雄厚,居民消费和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都有很强的拉动力。因此,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会有所回落。可能会降到10%以下,但还是会在高位运行,预计GDP增长率为9.8%。  相似文献   

14.
董扬 《专用汽车》2011,(6):32-33
"十一五"我国汽车产业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由2005年的年产570万辆增加到2010年的年产1826万辆,5年间平均增速达到25%。从2000年算起,10年期间平均增速达到24%。2005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的8.2%,2010年上升到23.6%,接近1/4。2005年汽车行业占GDP的比例是1.5%,2010年是2.61%。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两年,中国经济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经济增速超过10%,这其中有一个百分点是汽车拉动的。在汽车自主创新方面,我国汽车行业在"十一五"也有明显发展,全行业R&D的费用从1.66%增加到1.95%。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2016年统计数据,基于中国特征汽车企业数据库对国内汽车产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2016年,国内汽车产销量超过2 811万辆,创历史新高,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全国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66万亿,继续保持稳中上升态势。区域产业方面,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格局不变,主营收入占全国80%以上。整车企业方面,上汽集团营业收入居国内首位,达到7 462.37亿元,首次产销超过600万辆。零部件产业方面,全行业规模近4万亿,规模以上企业约为1.3万家,散、乱局面仍突出。新能源汽车方面,在经历2015年"爆发式"增长之后,2016年有所回落,但继续保持50%的产销增幅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正>7.4%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36 463亿元,首次突破60万亿元,以美元计,亦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同时G 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7.4%也是中国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的最慢增长速度。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分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中国的汽车生产总量已经突破500万辆,汽车产业总产值9463.2亿元,占全国G D P的比重为1.6%,全年出口同比增长197.7%。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正在凸显。但作为传统资源消耗型的机械制造业,在全球资源空前紧张,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09年至今,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蝉联全球第一,占据了全球汽车销量近30%。2017年全国汽车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1%,占整个工业比重超过30%,汽车后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仅汽车维修业的产值就达到了8000亿元,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保有市场。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9亿,汽车保有量达2.29亿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内汽车产业的擎天柱,位居前十位的汽车集团为2O09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的一年,本刊对T10的部分企业进行了梳理,展现他们在2009年所取得的成绩和新一年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以来,江西省经济及三大产业均得到了增长。本文基于1978-2009年江西省三大产业和GDP的相关数据,通过利用Eviews软件做了各产业与GDP的一元线性回归和三大产业与GDP的多元线性回归。通过分析得出,三大产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各产业的增长都促进GDP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再就是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