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粗糙集的路网瓶颈路段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路网中的瓶颈路段,并向路网规划与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确定了路网瓶颈路段识别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粗糙集方法将通行能力、路网拓扑结构、安全性、常发性拥挤频率与交通流时间均衡系数设为瓶颈路段识别的条件属性.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路网瓶颈路段识别方法,通过规则提取以识别路网瓶颈路段.通过一个示例路网,验证了路网瓶颈路段识别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也为交通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路网瓶颈知识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交通瓶颈是影响城市交通路网有效运行的关键限制因素。为准确识别路网中交通瓶颈,为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文中以长沙市瓶颈路段分析为例,通过全面分析长沙市交通瓶颈现象明确交通瓶颈的成因,采用基于服务水平和基于在线地图实时路况的方法识别交通瓶颈,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和提高通行质量,同时保障高速公路区域路网和作业区的交通正常运行,有必要开展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周边路网交通均衡诱导研究,对改扩建高速公路上过载的交通流量进行分流和转移。准确地识别高速公路周边路网的交通瓶颈路段,是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周边路网交通均衡诱导的重要基础。在对国内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周边路网交通运行状况调研的基础上,耦合了速度-密度关系模型和服务水平法,构建了交通瓶颈识别模型。然后,基于所构建的交通瓶颈识别模型,结合周边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不同时段的服务水平,对周边路网不同时段下的交通瓶颈路段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4.
城市路网中存在大量尚未布设交通检测器的路段,其交通流数据难以获取,不利于开展精准路网管理,为此提出了利用局部路网空间结构特征预测无检测器路段交通流量的方法。基于有检测器路段的海量交通流数据,分析局部路网空间结构特征与路段交通流量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路网拓扑关系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估计所有的有检测器交叉口交通流分配权重,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进一步挖掘局部路网空间结构特征对交通流分配权重的影响;结合空间特征影响度系数、无检测器路段所在的局部路网的空间结构特征及相邻路段的交通流,对无检测器路段进行交通流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路段道路类型、相邻路段数量及相邻路段道路类型这3类局部路网空间结构特征与路段交通流量相关性显著,采用基于空间特征影响度系数对局部路网中只有单个相邻上游和具有多个相邻上游的无检测器路段进行预测,发现其平均误差分别在8%和22%左右。   相似文献   

5.
基于GPS浮动车的自然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基于GPS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研究大多只是涉及宏观方案,细节研究较少,导致产生所得交通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考虑数据用户需求以及路网空间数据的特点设计了自然路段划分方法,同时结合动态GPS数据与路网空问数据的特点提出了路段行程时间估计算法.利用编程语言完成了算法实现,并且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自然路段行程时间估计算法不仅运行高效、稳定,同时获取的路段行程时间数据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网络的关键路段识别对于网络的正常运营及潜在危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交通管理者,需要帮助出行者进行路径的选择策略以尽可能的规避风险并实现出行;而各种潜在威胁,以基于路段失效的策略尽可能地使网络服务能力降低,达到攻击网络的目的。将影响高速公路网络性能的潜在威胁看作网络的攻击者,与交通管理者构成攻防博弈的关系,构建了高速公路网络关键路段识别的攻防博弈模型,实现网络关键路段识别与交通流量分配的同步改善。引入加权熵函数,以表征网络攻击者发出攻击网络的信息的不确定性,结合用户均衡分配方法,提出了该博弈模型的求解算法。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络的算例结果表明,加权熵函数中的参数θ对关键路段排序结果影响不大,在θ=5时,该方法识别出关键路段排序结果均为路网中的问题路段(事故多发、多雨雪、高流量等),与经验情况及实际情况一致。同时,该方法还能够给出相应的路段流量分配比例,为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适用于路径规划系统的动态路网描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路径规划对路网交通信息的需求,章建立了基于GIS节点一弧段拓扑结构的路网模型。通过将路网转化为对偶图,成功地解决了最优路径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交叉口转向限制问题;分别对不同最优目标函数下对偶链的路权进行标定,着重研究了路段动态行程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电子地图上不同颜色和状态的动态线条来显示交通流的实时变化,使出行能够很容易识别这些信息。本模型为车辆导航提供了可视化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8.
为刻画拥堵空间排队与溢出现象对交通流分配的影响,提出考虑拥堵空间排队与溢出的道路网静态交通流分配问题,并构建相关的求解算法,用于描述交通需求在起讫点移动过程中路网整体的宏观运行状态。首先,丰富和完善考虑拥堵空间排队与溢出的静态交通流分配的相关假设,提出次生瓶颈、拥堵干扰与渗透和分段化路段阻抗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来刻画拥堵交通瓶颈、拥堵空间排队等交通现象;其次,建立网络瓶颈识别算法和空间排队回溯算法,基于此构建考虑拥堵空间排队和溢出的增量分配算法,用于求解交通流分配的结果;最后,通过使用一个具有说明型的算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瓶颈识别、排队回溯和增量分配算法可以识别路网中的瓶颈位置及其拥堵排队区域,并可计算得到各路段上的分段分配流量;与点排队只影响瓶颈路段的运行状况和均一的路段分配结果相比,可有效描述路网整体的宏观运行状态以及由于拥堵空间排队所导致的拥堵干扰与渗透现象;不同于“时间片”的伪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新建算法的分配结果是“全时段”与“整体性”的路网宏观运行状态,包含了拥堵瓶颈的具体位置和空间排队的干扰与渗透情况;一般拥堵点排队模型和基于“时间片”的拥堵空间排队模型难以刻画拥堵干扰与渗透现象以及路网整体的宏观运行状态,故所建立的分配方法是对传统拥堵交通流分配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静态相关性和动态传播性2个角度,以相邻路段服务水平等级相关系数及拥挤传播的范围、持续时间的长度为判断指标定义关键路段。从北京市环路的基本交通流数据着手,寻找影响环路交通运行状态的重要路段。关键路段的识别为交通诱导、交通控制、交通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城市小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的测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出行分布和交通分配模型为依据,导出城市路段交通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的基本关系式。分析了路段交通量对小区土地利用的敏感性并给出了敏感性系数。给出了拥挤路段的确定方法和瓶颈路段对小区土地利用限制模型。  相似文献   

11.
武珂缦  钟连德 《公路》2011,(12):137-142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实际交通量数据与OD出行矩阵提出了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实施方案.以佛开高速公路扩建为依托,阐明了公路改扩建大型路网的VISSIM建模技术与交通组织实施方案,即借助于OD矩阵,运用动态分配方法,通过控制交通瓶颈路段的排队长度,使整个路网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快速路网中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为及时准确地对事故进行识别,提出一种基于宏观交通流模型的状态观测器估计算法.根据利用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的实验数据,并结合元胞传输模型(CTM)理论分析事故发生前后,事故路段及其上下游路段的交通流密度分布特征.同时基于路网的交通流模型构建了城市快速路事故的状态观测器估计模型,模型通过估计密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交通状态分布特征来对事故进行识别.以京通快速路为例,通过对观测器估计误差进行计算,得出了实验路段平均百分比误差(MPE)的均值为11.56%,模型估计精度为88.44%.该方法能较为准确的对事故进行识别,为快速路中的交通事故识别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路网规模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网"量"的总体需求,是公路网发展目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网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公路网规模预测方法中存在缺乏节点层次需求分析,容易造成因节点特性平均化所引起的路网规模预测过大或过小问题,提出了基于累计重要度确定路网规模的方法。累计重要度法是在计算节点重要度、路段重要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路段累计重要度与路网总里程之间的关系,预测路网总规模,弥补了传统预测方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要闻     
《上海公路》2013,(3):2-3
杨传堂就断头路建设批示:加快推进如期开工按期建成日前,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就推进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和普通国道"瓶颈路段"建设作出批示,要求各省(市、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作为,加快推进,确保有关项目如期开工、按期建成。杨传堂指出,推进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和普通国道"瓶颈路段"建设是发挥路网整体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对交通事故的时空分析可视化效果差且多发路段识别等数据挖掘深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并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析系统。为准确掌握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和识别事故时空多发路段,在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GIS与改进的时空密度聚类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时空可视化统计分析与事故多发路段识别;利用2016—2018年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直观展示2016—2018年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和事故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断头路的存在会降低道路利用率、加剧交通拥堵等问题, 构建了断头路打通在路网结构以及交通分配层面上的优化评估方法。在路网结构层面, 采用社区探测对路网进行划分, 获取社区作为受断头路影响较大的路段组合; 在交通分配层面, 将断头路打通带来的影响量化为路段平均速率的变化, 构造路网阻抗函数作为约束条件, 在社区内部进行断头路打通前后2次交通分配; 通过连续平均算法建立求解算法, 选取2次用户均衡状态的路段平均速率变化百分比作为评价指数。以北京市朝阳区路网为算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①900 pcu出行需求约束下, 断头路打通的平均指数均值小于0.6%, 表明在低负荷区域打通断头路不能带来明显的优化; ②在剩余3组较大出行需求约束下, 打通跨社区断头路的评价指数均值(3.097%, 1.833%, 2.633%)都大于打通社区内断头路(2.077%, 1.785%, 2.041%), 在市政工程中应该优先考虑打通跨社区路段。   相似文献   

17.
从层次需求理论与路网功能需求的对应关系分析出发,探讨了出行者需求、外部环境、节点和路网特性等对公路网功能分类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区域特性和服务水平的公路功能分类指标,并总结提出了具体的分类结果;结合"节点"特性研究,基于聚类分析等,研究公路网功能层次划分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基于路段功能重要度的路网功能层次结构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区域公路网结构优化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高效地识别出突发环境下城市道路网络中的脆弱路段,首先通过网络特性分析,运用网络效率变化量与最大连通子图变化量这两类鲁棒性指标筛选出道路网络的潜在脆弱路段集合,并在此路段集合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可达性原理的路网矩阵压缩算法,该算法可将原始路网压缩成若干个彼此连通且相互独立的子路网。然后在压缩后的各个子路网上,考虑不同类型出行者对路段阻抗的随机估计偏差以及对应的路径选择行为,推导出一个多用户随机均衡配流模型并用MSA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改进原有的网络效率指标,构建出一个新的融合交通流随机分布特性的路网脆弱性指标,用来识别各子路网中的脆弱路段,再结合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遍历法,基于路网压缩的脆弱路段识别模型能够真实地刻画出突发环境下城市路网交通流分布的随机特性,而且求解模型所耗时间明显缩短(计算过程仅约2~3 min);该模型的求解结果对各个子路网中的脆弱路段有着更好的区分(区分度比传统的遍历法高出24.46%),这能够有效地降低传统识别方法对城市网络脆弱路段误判的可能性,并能够及时地为突发环境下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关于应急救援与人员疏散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卫星定位收费系统车载收费地图定义和地图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东柱  朱书善  刘楠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11):115-120,151
根据我国现有封闭式收费高速公路的特点,定义了一种新的由收费关键点和关键路段组成,满足卫星收费系统路段识别需求的车载电子地图.基于收费地图定义,提出了一种新的路段识别匹配方法.在路段识别匹配过程中,采用随车速动态调节搜索匹配范围的方法.地图路段匹配方法将路段识别变成关键点识别,根据计费标示值和路段属性识别判断道路出入口和...  相似文献   

20.
当哈尔滨市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两轴四环十二射”路网格局已初具规模时 ,陡坡路段的使用状况却未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从路网整体效率的发挥和行车安全等角度分析了陡坡路段的重要性及其对交通的影响 ,分析了陡坡路段路面破损的原因 ,并从建设与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改善陡坡路段行车条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