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解卫清气注射液对急性发热证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自拟解卫清气注射液,临床观察61例急性发热患者,总有效率达95.08%。为了探明此药的退热机理,用1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只,均用细菌内毒素(伤寒、副伤寒菌苗)造成发热模型,实验组注射此药,结果表明:P<0.01,有明显的退热意义;还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实验观察,说明了此药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清解注射液治疗418例20多种发热疾患,总有效率为96.7%,较抗菌素对照组退热率(46.5%)明显高(P<0.001),不但对细菌感染且对病毒性感染都具有较好的退热作用,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妊娠2、4和6天的大鼠,按妊娠期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向一侧子宫角内注射0.1ml醋酸棉酚注射液(含棉酚0.5mg或1mg),对照组向一侧子宫角内注射0.1ml生理盐水。于妊娠12~13天处死动物,观察两组动物双侧子宫角内胚胎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动物无论妊娠2、4、6天,注射1mg棉酚侧子宫角内的胚胎死亡率皆明显高于未注射侧;而对照组动物注射盐水侧子宫角内胚胎死亡率与未注射侧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提示棉酚直接宫腔内一次给药可能是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关节内注射川芎嗪对兔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川芎嗪关节腔内注射对骨关节炎过程中软骨退变的保护作用,探讨川芎嗪关节腔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应用前景。方法健康成熟新西兰大白兔26只,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关节腔注射地塞米松0.3 mL和川芎嗪0.3 mL。每周一次。在模型建立6周和9周时各组分别处死一半动物,去除关节炎模型,取材进行大体标本病理学观察,并经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膝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结果在6和9周时,实验组的大体标本软骨损伤分级明显优于其他3组;Mankin软骨组织学评分与上述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其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大体标本软骨损伤分级与模型组基本相同;Mankin软骨组织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对照组与模型组在细胞形态、细胞内细胞器改变等方面相似。结论关节腔内注射川芎嗪能减轻兔膝关节炎模型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并可促进软骨的自身修复;激素关节腔内注射对损伤软骨的修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负重游泳、转轮耐力及爬绳耐力实验方法观察腹腔注射生姜水对小鼠运动疲劳的对抗作用。方法 72只小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项目组,每个实验项目24只小鼠,并随机分为高、低浓度生姜水(100g生姜溶于150mL蒸馏水、100g生姜溶于200mL蒸馏水)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每组8只。各组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生姜水或生理盐水,30min后分别进行各项运动疲劳测试。结果腹腔注射生姜水可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测试的存活时间、转轮耐力时间以及爬绳能力,且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其效应更为显著。结论生姜水对小鼠有显著的抗运动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高血压肾损伤大鼠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2只高血压肾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即SHR组)、阳性对照组、肾康注射液大剂量组、肾康注射液小剂量组;WKY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给予福辛普利钠1.6mg/kg,肾康注射液大小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肾康注射液,相当于生药剂量为4.8、2.4g/kg,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分别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30d。末次给药后检测高血压肾损伤大鼠的血压、心脏病变以及NO、Ang-Ⅱ、C反应蛋白、TGF-β1等指标。结果给药前后各组间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后肾康注射液组的血压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肾康注射液组的NO活性明显增高,肾脏皮质中的Ang-Ⅱ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中的Ang-Ⅱ、血清转化因子TGF-β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能降低高血压肾损伤大鼠血压、提高肾组织的NO活性、降低Ang-Ⅱ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慢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中的常见病 ,不仅局部胀痛 ,还直接影响生育和性功能。临床治疗多以全身用药且效果不佳。我科自 1 995年 1 1月 -1 998年 1 1月对 1 1 0例慢性附睾炎患者进行皮下环药物注射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5年 1 1月 - 1 998年 1 1月共收治慢性附睾炎患者 1 62例 ,按附睾炎诊断标准确诊后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采用①皮下环注射先锋霉素Ⅴ 1 .0 g(头孢唑啉钠CefazolimumNatricum)、醋酸氢化泼尼松 5mg(强的松龙Prednisoloue)、糜蛋白酶 40 0 0单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在急性给予喹吡罗(quinpirole,QNP)前后听觉惊跳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ASR)、预先弱刺激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和空白预先刺激抑制(gap prepulse inhibition,Gap-PPI)的变化情况。方法 20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阴性对照组(n=10)。实验组给予盐酸QNP腹腔注射,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实验对象均完成惊跳反射的测试。记录注射前的数据为基础值,注射后10min、24h进行相同测试。比较各组惊跳反射强度、预先弱刺激抑制率(%PPI)和空白预先刺激的抑制率(%Gap-PPI)。结果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前后的惊跳反射强度、%PPI和%Gap-PPI未见明显改变(P>0.05)。实验组小鼠注射盐酸QNP 10min后的惊跳反射强度[(0.030 7±0.002 6)N、%PPI(14.78±6.14)%、%Gap-PPI(17.78±9.74)%]较基础值[(0.097 1±0.004 3)N、(45.24±10.11)%、(41.49±4.33)%]降低(P<0.05);实验组小鼠在注射QNP 24h后的惊跳反射强度、%PPI和%Gap-PPI与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注射QNP 10min后最大惊跳反射强度、%PPI和%Gap-PPI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C57BL/6J小鼠急性注射QNP,抑制了预先弱刺激抑制及空白弱刺激抑制,可造成感觉运动门控功能的短期受损并导致小鼠产生耳鸣,可能机制是急性损伤了C57BL/6J小鼠的边缘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对C57BL/6J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的基因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532nm固体激光机,制造C57BL/6J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μL;实验组玻璃体腔内注射内皮抑素(恩度)2μL(0.01mg)。将造模成功的对照组和有明显抑制的实验组小鼠组织选取了4个样本进行杂交,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对实验结果进行3万多个基因位点的基因芯片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基因表达的差异,选取其中表达差异大于1.5倍且P≤0.05的基因。结果用CD105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实验组新生血管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调的基因有116个,下调的基因有106个。通过GO分析,发现内皮抑素显示出了抑制细胞活性、抑制细胞生长的特性但并不启动免疫系统活性甚至可抑制免疫系统活性的特性。结论内皮抑素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活性以及移行并协同抑制免疫系统,进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方法制作大白兔舌后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并探索磁控舌骨牵引手术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2只成年雄性实验用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动物颏舌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溶液0.4 mL(10 U),构建舌后坠OSAHS动物模型,对照组动物颏舌肌内注射生理盐水0.4 mL。设计并3D打印可装载钕铁硼内磁体及外磁体的聚丙烯酸酯外壳,建模成功后在实验组动物舌骨上固定内磁体装置,术后10 d实验组动物佩戴装载外磁体的聚丙烯酸酯颈托。应用动脉血氧检测仪测量建模前后及佩戴颈托前后实验组动物股动脉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aO2)及颏舌肌注射前后对照组动物股动脉SaO2,多层CT平扫测量两组动物上气道最窄处直径。结果 实验组动物颏舌肌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后5 d逐渐出现活动减少,呼吸费力及口唇、耳缘青紫等低氧血症表现,体质量由(3.72±0.21)kg下降至(3.40±0.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建立SD大鼠MODS模型,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及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探索MODS新的防治途径.方法 SD大鼠5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ODS模型组、肠功能恢复汤治疗组和氨苄西林治疗组,分别检测各组外周静脉血、门静脉血及回肠内容物的内毒素含量,测定血清MDA、SOD含量和ALT、AST、Cr及BUN含量,同时取肠系膜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肝、肾、肺和脾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移位情况,取回肠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模型组、肠功能恢复汤组和氨苄西林组的肝肾功能受到明显的损害,回肠黏膜不同程度发生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绒毛损伤断裂、炎细胞浸润;肠功能恢复汤组与模型组相比,外周血、门静脉血及回肠内容物的内毒素含量、血清MDA、ALT、AST、Cr及BU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氨苄西林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不明显(P>0.01).在模型组与氨苄西林组内,MDA和SOD的含量呈负相关(P<0.01).肠功能恢复汤组和氨苄西林组的细菌移位率均比模型组低,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肠功能恢复汤能抑制MODS大鼠的细菌、内毒素移位和氧化-抗氧化失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灯盏花在上颌前牵引动物模型中对骨缝成骨的影响。方法16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8只,两组动物均安置特制外置式牵引支架,向前持续弹性牵引。对照组于双侧前颌缝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则于局部注射灯盏花,每侧0.4 mL,每24 h注射1次。用序列四环素荧光标记法标记骨缝新形成的骨组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新骨量。结果实验组新骨形成的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在上颌前牵引动物模型中可加快骨缝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阴囊冷敷贴联合敏感抗生素对存在精道感染因素的死精子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来我中心男科就诊,精液常规检查2次以上确诊为死精子症、且行精液细菌培养为阳性的患者。选择药敏结果中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联合阴囊冷敷贴及左卡尼汀口服液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根据每日冷敷贴使用次数不同分为实验A组(1次/d)和实验B组(2次/d)。选择单纯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液。作为对照组的患者分别统计治疗4周、8周及12周不同组患者的精液细菌培养转阴数和精子参数改变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145例,按随机化原则分实验A组49例,实验B组49例,另有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第4周,实验组在禁欲时间、细菌培养转阴、精液pH、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及精子存活率方面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在精子存活率方面,实验B组(53.1±14.1)优于实验A组(46.2±16.4,P<0.05)。治疗第8周,细菌培养转阴数实验组(74/98)高于对照组(26/47),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14,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冠脉血管成像(CCTA)中,个性化给药方案对提高血管强化均一性的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CCTA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案,实验组采用基于体质量计算碘量的方法:22mg/(kg·s);对照组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确定碘流率,分别为1.2、4、1.6g/s。两组患者均用碘海醇(350mg/mL),注射时间为10s。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根部和三大主干冠脉血管强化程度的变化率有无差异。主观评估图像质量,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目标血管强化程度的变化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实验组(12.9%、11.8%、1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3.3%、18.7%、16.7%、20.5%)。主观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95)。结论 CCTA检查中,采用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能获得冠状动脉均一的强化效果,整体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了解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及其副作用,应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30例,并与头孢唑啉钠进行了随机对照,结果显示其有效率为80%,细菌阴转率为80%,与头孢唑啉钠治疗结果近似(P>0.05),但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除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外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说明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素,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参芪注射液的体内抑瘤效应与荷瘤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探讨其抑瘤作用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参芪注射液,测定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IR)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采用MTT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高、中剂量参芪注射液实验组小鼠H22实体瘤IR分别为60.72%和48.65%,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芪注射液实验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值指数、腹腔巨嗜细胞吞噬指数、血清IL-2和IFN-γ的含量都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结论参芪注射液通过提高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状态,协同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在荷瘤小鼠体内发挥其抑瘤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含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 nHAp)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以及对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48颗完整、无龋的第三磨牙,制备冠中部牙本质样本,10 g/L柠檬酸处理20 s,建立模拟牙本质敏感离体牙样本模型。根据牙本质粘接界面不同的脱敏处理方式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分别用2种含nHAp的商品脱敏牙膏(BioRepair和Dontodent)和实验自制nHAp糊剂进行处理,对照组不进行脱敏处理。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各组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的影响;比较脱敏处理方式对自酸蚀粘接剂Futurabond NR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并分析断裂模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评价脱敏处理对Futurabond NR粘接剂树脂的渗透效果的影响。结果 FESEM显示3个实验组不同脱敏剂处理后牙本质小管都被明显地封闭。脱敏剂应用7 d后,脱敏剂颗粒的渗透深度明显增加,封闭程度更加完善。3组不同脱敏处理方式与对照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LSM实验结果表明,脱敏组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树脂突形态。结论含nHAp的脱敏牙膏和脱敏糊剂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的同时,不会影响Futurabond NR自酸蚀粘接剂树脂渗透和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适合应用于胆总管探查术的胆道支架,探讨其植入到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及有效性。方法利用镁合金AZ 31B制备胆道支架。将实验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建立犬急性梗阻性黄疸模型,4d后胆总管直径增宽至约6mm为建模成功。实验组在胆道内放置镁合金胆道支架,并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则单纯行应用探条扩张胆道狭窄处,并行胆道一期缝合。观察各组死亡率以及胆漏的发生率;于建模前及探查术前、术后1月、3月留取相应样本行镁离子浓度、肝功能检查;定期B超观察胆管狭窄情况;分别在探查术后1月、3月留取胆管组织标本,观察胆管的愈合情况及Masson染色观察吻合口组织胶原纤维的增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犬血液、粪便以及肝脏、心脏、脑和肺等器官中的镁离子浓度接近,实验组尿液中的镁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胆漏发生率分别为0%、16.7%,死亡率分别为16.7%、33.3%。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建模前、胆总管探查术前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胆总管探查术后1月、3月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胆总管探查术后1月和3月行B超检查提示实验组胆管通畅程度良好,无狭窄表现,而对照组胆管出现进行性狭窄,胆总管狭窄以上胆管明显扩张。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胆总管探查术后1月、3月时,肉眼观察见胆管吻合口愈合良好;镜下观察实验组较对照组黏膜下胶原纤维沉积较少,新生肌纤维较多,管壁增厚较轻。结论镁合金胆道支架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良好的支撑及可降解性能在胆道探查手术及胆道良性狭窄的治疗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脂质体 (LR)介导c myc反义寡核苷酸 (ASODN)对高表达基因c myc的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以 1.5× 10 6 分别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 ,第 14天均生长出瘤结节 [大小为 (4± 1)mm]后 ,分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错配链寡核苷酸对照组三组。实验组用脂质体包裹的10 μmol·L- 1 浓度ASODN每天一次直接瘤体注射 ,连用 5d ,观察 2 8d。结果 测量裸鼠瘤体外表 ,发现第 5天ASODN组瘤体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5 ) ,瘤质量在第 2 8天后ASODN组明显轻于对照组 (P <0 .0 5 )。组织学HE染色显示瘤体组织在实验组较对照组坏死明显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 myc蛋白表达在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 结论 推测应用脂质体包裹ASODN可能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成瘤的组织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RNA干扰Bcl-2基因表达对人胆囊癌细胞GBC-SD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本课题分为成瘤能力和治疗两个方面.成瘤能力:用针对Bcl-2基因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的人胆囊癌细胞GBC-SD和人胆囊癌细胞GBC-SD分别制作裸鼠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计算肿瘤成瘤率、生长体积、生长率.治疗实验:制作人胆囊癌细胞GBC-SD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pSilencerTM-EGFP sh515组(实验组)、pSilencerTM-EGFP shCon组(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用Bcl-2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多点注射于移植瘤周围,空载体阴性对照组用空载体多点注射于移植瘤周围,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计算肿瘤生长体积、生长率.6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组织进行称重,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成功地建立裸鼠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动物模型;②成瘤能力:人胆囊癌细胞GBC-SD组和Bcl-2 siRNA稳定转染细胞组成瘤率分别为100%、60%,瘤体平均体积分别为(1914.6±125.0)mm3、(629.7±78.9)mm3,平均生长率分别为45.58%、14.99%,瘤体重量分别为(2.24±0.33)g、(0.77±0.12)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实验:实验组、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瘤体平均体积分别为(729.7±66.6)mm3、(1493.2±98.9)mm3、(1548.67±101.0)mm3,瘤体平均重量分别为(0.82±0.10)g、(1.68±0.21)g、(1.90±0.25)g,平均生长率分别为18.711%、38.286%、39.709%.实验组与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载体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针对Bcl-2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胆囊癌GBC-SD细胞可以有效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该基因沉默后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体内成瘤能力下降,瘤体生长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