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六重型柴油车排放升级开发中,排放升级的设计变化对车辆总体布置带来很大影响,出现了不少布置问题,影响了车辆特性的达成,也给改装和用户使用带来了影响。文章对在国六排放升级开发中出现的总体布置问题加以分析,使得系统排放升级设计尽量减小对整车布置产生不利影响,并提出一些对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GDI发动机的广泛使用和机动车颗粒污染物排放法规的日益加严,GPF将大量应用。本文阐述了汽油颗粒捕获器(GPF)的应用特点,分几个部分介绍了汽油颗粒捕获器GPF的应用背景、应用领域、系统布置和工作特性,尽管车辆的颗粒物排放会随着驾驶工况、燃油系统结构、测量方法,以及后处理系统布置等有所不同,但采用GPF都能够在整车寿命期内,使车辆排放完全满足6×1011个/km的法规限值要求,且GPF的过滤效率会随着车辆使用里程的增长而提高。涂覆催化剂的GPF,能够提高GPF的过滤效率,且部分替代三元催化剂的功能,GPF的使用也能够满足未来更严格颗粒物排放的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3.
结合满足美国EPA07排放要求的某大型客车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设计,分析后处理系统的布置设计、悬置设计,以及后处理系统的测试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SCR后处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匹配道依茨BF4M2012-16E4柴油机的解放牌某环卫车系列车型,进行了匹配SCR后处理系统的合理布置,包括排气管路及后处理结构设计、尿素泵布置、尿素罐与尿素管路布置及尿素喷嘴的布置。对改进后车型进行了排放性能试验、噪声性能试验、排放耐久性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车型所用SCR后处理系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国Ⅳ排放和噪声要求。  相似文献   

5.
马崴  肖建华  王建昕 《汽车工程》2005,27(6):670-673,714
在发动机模拟实验台架上研究了采用不同的催化转化器和不同布置方案的后处理系统对低温启动过程中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7℃冷启动过程中,催化转化器前移、选用较高活性的催化转化器和加装前级催化转化器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冷启动排放。其中采用低起燃温度催化转化器近距离布置,可以使两循环内的THC(总HC排放物)排放量减少约38%;采用两级催化转化器,可使THC排放量减少约47%。  相似文献   

6.
柴油车已经成为大气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主要的排放源之一。为了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并降低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可以通过安装尾气后处理装置来减少PM和NOx的排放。如何使后处理技术与车辆降低PM和NOx排放的需求相匹配,以实现稳定的减排效果,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柴油车尾气中PM,以及NO和NO2等关键参数,对于设计尾气后处理装置(如DPF和Urea-SCR)以及设定DPF再生和Urea-SCR喷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柴油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PM的浓度、粒径分布、化学成分和形态特征,以及NOx(NO+NO2)和部分PM前体物的排放特性。同时,分析了车辆行驶状况对尾气PM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为在用柴油车加装尾气后处理装置以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丽 《长安科技》2006,(2):17-19,38
为使白车身零件的设计更合理,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相关各零部件的布置情况,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等因素。雨刮结构形式对车身零件的结构设计有很大影响,不同的雨刮结构要求不同的车身结构件和不同的安装方式。本文通过对两种雨刮结构的特点和运动比较.介绍车身件的协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六天然气发动机采用三元催化转化器,三元催化转化器中存在氧化和还原反应,可以提高后处理的耐久性能。研究发现,不同温度下活性剂的活性和废气污染物的反应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论文概述了重型燃气车排放污染物的特征,并针对提高污染物转化效率的后处理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采用三元催化器的燃气车型后处理有单级和双级两种技术方案,通过对后处理布置方案以及增压器后排气温度、催化剂活性、排气污染物转化效率分析,确定燃气车采用双级后处理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后处理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公司新开发的一款11m长公路客车的底盘布置和不同的尾气后处理系统,结合将要实施的国Ⅳ排放标准,分别设计出相应的排气管。  相似文献   

10.
魏雷刚  张兆合 《北京汽车》2010,(3):15-18,40
随着车辆数目的日益增多,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为了降低柴油机尾气中NOx对大气的污染,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文中着重对SCR降低柴油机尾气中NOx的还原剂喷射和混合管道进行了优化设计。一般认为,柴油机仅仅依靠机内优化措施不能满足欧Ⅳ排放限值的要求,达到第Ⅳ阶段排放标准必须采用排气后处理系统技术。在众多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措施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最有前途,尤其针对柴油机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11.
利用OBS-2200排放测试系统对五辆国Ⅳ城市公交车在实际道路上运行时整车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以典型车辆为例,分析了排气温度对车辆NOx排放的影晌。结果表明:国Ⅳ车辆的NOx排放水平并不稳定,排放性能差的车辆排放约是性能好的车辆的2倍左右;装有SCR系统的国Ⅳ重型车NOx排放受车辆的排气温度影响较大,当车辆排温高于200℃时,NOx排放率水平较低,当车辆低于200℃时,结果恰恰相反。为保证SCR系统在实际道路上发挥能够降低NOx排放的优势,厂家应该针对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对后处理系统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基础布置形式对桥梁静、动力性能的影响,设计一座55跨不同墩高的双线简支梁桥,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对比2种基础自身刚度差异和基础-墩组合刚度差异,及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和车-桥耦合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基础刚度后所得基础-墩身组合刚度较墩身刚度下降明显,横桥向刚度下降尤其显著;基础刚度对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影响有限;车辆通过桥梁时,车辆动力响应对桩基础布置形式的差异不敏感;基础刚度对桥墩顺桥向振动幅值影响较小,对桥墩横桥向振动幅值影响较为明显.在高速铁路上,应当考虑基础刚度对桥梁横向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车辆能耗标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严格管控,当前物流车、城市客车等有低碳化的发展要求,混合动力技术是满足这一要求的重要技术路线。由于引入了电机作为第二动力源,混合动力车辆具有发动机起停、纯电动行驶、电动助力、行车/驻车发电、制动能量回收等不同于传统内燃机车辆的工况模式。其中,发动机启停、热态急加速及冷态急加速工况下对整车排放具有较大影响,但目前缺少定量的论证其对排放是否为负面影响。本文分别通过台架及实车道路试验来验证热态急加速、冷态急加速及不同停机时长对后处理温度的变化及对排放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某城市客车动力性和经济性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阐述某城市客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与设计要求相差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改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结构布置,使之有较大改善,为车辆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左祎文 《专用汽车》2014,(11):80-83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捷和便利,也因为人们日渐丰富的多样化需求,使得各种用途的专用运输车辆不断衍生,车厢活动顶盖结构同样如此。早期的货运车辆车厢并没有顶盖,随着运输货物的种类细分、运输方式、用户要求的不同,逐渐有了各种不同的车厢顶盖。由初始的仅是遮阳防雨,发展到后来具有的保温、防盗、防火、防尘、环保等功能。下面将专门介绍货运车辆车厢中几种不同的活动顶盖结构。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新颁布的8.0版欧盟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的测试规程,为行人安全对车辆设计做了重大调整。有鉴于此,该文总结了行人大腿保护测试规程变化前后的要点,对新老测试规程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新老两种测评方法,评估了对不同造型车型的设计,分析了这些变化给汽车前端造型、硬点布置以及发盖等结构设计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测评方法虽然降低了汽车前端造型设计的限制,但是对前端硬点布置以及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该结论可为主机厂的汽车安全、布置、造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AK5100ZH型指挥车,采用二汽EQ140S5A型客车专用底盘,外型结构采用客车车身结构造型,根据不同用途改装内部结构,是一种特殊用途的特种车辆。整车设计按照国家武警总部科技开发部《半自动展合式多功能指挥车设计方案及要求》进行。主要使用功能有:1.撤收可快速开进,完成对乘载  相似文献   

18.
余乐  聂彦鑫 《天津汽车》2009,(10):41-44
柴油机已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柴油机排放的颗粒物(PM)对环境具有十分恶劣的影响,降低其颗粒物排放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车辆排气中颗粒物的组成和生成机理,阐述了目前正在应用及研究的6种颗粒物排放后处理技术。指出我国硫含量过高限制了许多种类的颗粒物排放后处理技术的运用,因此我国应采用各种可靠性较高的主动再生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相似文献   

19.
Audi公司开发的新一代V6涡轮增压直喷式(TDI)柴油机系列使柴油动力装置获得进一步发展,其开发目标是在满足欧6排放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燃油耗,并进一步提高功率和扭矩。其中,集成模块化近发动机布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对达到上述目标起到关键作用,全新设计的链传动机构能为此提供自由的安装空间,因而能在低CO2排放水平下获得最佳的排气后处理效果。详细介绍新型V6-TDI柴油机的热力学、应用和排气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汽车排放法规不断升级,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国际上某些公司已针对欧Ⅳ排放法规开发了一种整体式发动机和排气后处理系统,文章叙述了针对欧Ⅳ排放要求的某型号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详细论述了车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结构及其技术要求,从而呈现了欧Ⅳ与欧Ⅲ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差异,及其发动机尾气处理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