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1985年,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一干就是24年,历任专业科室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1985年-1996年,从事汽车标准法规基础研究、标准法规体系建设,以及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研究与推进工作:1996年-2009年,负责组织筹建了中国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心,从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研究及相应认证工作,汽车产品认证工作。主持认证评审了上千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为上百家汽车企业做过企业管理诊断、咨询和培训。2009年至今,担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先后负责行业技术发展、标准法规、知识产权、循环经济和再制造、工艺与装备、质量与品牌建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信息化与信息服务、汽车零部件,以及分支机构发展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正值全球汽车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先进安全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及相关标准法规发展迅速,我国应在汽车产品准入政策管理与标准法规制修订领域积极布局跟进,加快推进重点标准法规项目研制工作,这对规范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促进国际化融合以及抢占国际法规制高点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开始,工信部及相关汽车管理部门针对汽车行业制定了多项新的政策和标准法规,在对我国车辆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也对车辆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在本届论坛上,交通部汽车运输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和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60年代便开始建立“汽车目录管理”制度,从2001年起便以发布《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及强制性产品信证的方式对汽车产品实施管理,从我国实施汽车管理的支撑性文件-汽车强制性标准这方面来展开对我国汽车技术法规建设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正>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该地区汽车产品需求量大,但一直依赖进口。GCC地区内部对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的准入管理制度,并使用GSO标准作为实施管理的统一技术法规。本文首先对GCC地区内部汽车技术法规体系进行了介绍,随后对该地区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及最新技术法规动态做出了分析。通过对GCC地区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阐释,尽可能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可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中汽中心标准化研究所是专业从事汽车标准化技术研究的服务机构,对内承担中国汽车标准化归口管理,对外协助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和开展国际车辆技术法规协调活动,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产业管理、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等提供技术支撑服务。标准化所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的委托,负责全国汽车、摩托车标准和技术法规归口管理工作,承担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秘书处、中国标准化协会汽车分会秘书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汽中心标准化研究所是专业从事汽车标准化技术研究的服务机构,对内承担中国汽车标准化归口管理,对外协助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和开展国际车辆技术法规协调活动,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产业管理、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等提供技术支撑服务。标准化所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的委托,负责全国汽车、摩托车标准和技术法规归口管理工作,承担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秘书处、中国标准化协会汽车分会秘书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军用汽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的标准或法规还没有系统且全面地阐述军用汽车基本技术要求和指标体系。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建立军用汽车技术要求与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梳理标准要求,提出军用汽车技术要求与指标的基本内容,以供参考。目前,我国军队建设正处在推进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建设新时期,每一种装备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战标体系,为装备配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汽车企业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建设原则和技术构成,分析了汽车企业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标准化工作的需要对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天津汽车》2009,(4):9-9
白2009年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各有关部门按照《规划》的工作要求,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加紧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目前,已出台了实施车购税减征、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推动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政策,汽车生产企业兼并重组、标准法规的制定、政府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管理办法的制定等各项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1.
汽车驾驶自动化是全球汽车技术及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汽车驾驶自动化进行合理分级已经成为国际及主要汽车产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热点。2021年8月20日,推荐性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正式批准发布,解决了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的规范性问题。本文基于标准内容,系统分析了分级的原则、要素和各级定义,结合产业情况对标准做出深入研究和解析,并从标准法规、宣传培训、企业管理等角度提出标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信息化作为提升维修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正日益受到汽车维修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相似文献   

13.
完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相关标准法规是促进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主要是参照欧洲ECE和EEC(EC)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制定的,在具体内容上跟踪欧、美、日三大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协调成果。汽车的强制性标准一般包括如下类别:安全标准、环保标准、节能标准。其中安全标准又分为主动安全标准、一般安全标准及被动安全标准。主动安全是指驾驶员根据道路情况采取措施避让险情、主动预防事故的状态,涉及到车辆的技术要求构成了主动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相关法规对汽车排放要求的日渐严格和对应法规的要求.目前在新生产和销售的汽车上开始逐步装备一种能够适时监控汽车排放及其相关零部件、系统工作性能的装置一排放控制用车载诊断系统(OBD系统);OBD系统有着独特的技术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相关事项,从而充分发挥它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结合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开展和目前能源的现状,本简述了城市发展燃气汽车的意义,并针对近两年我国城市使用天然气汽车出现的问题,着重从燃气汽车的技术,燃气汽车相关配套措施及相应标准法规3个方面阐述了城市使用天然气汽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司康 《商用汽车》2006,(9):100-103
国内外汽车安全技术法规对比分析如果把国际典型汽车技术法规同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做一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根据各自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意志和目的、汽车工业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关的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体系,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涉及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是我国入世谈判最关键的一年,也是我国汽车技术法规史上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2000年10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全球汽车技术法规协定书》,标志着中国今后也必须遵守世界性的汽车技术规则。2000年我国汽车行业从年初对汽车产品实施40项强制性检验项目开始,到年中发布34项设计规则,接着下半年又配合国家环保局采取了加严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等重要兴措,为我国今后遵守全球性的汽车技术法规、实施国际通行的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有必要对2000年度出现的重要汽车技术法规事件,作一回顾和剖析。  相似文献   

19.
正为促进我国汽车强制报废管理制度完善,有效降低汽车排放污染,规范市场有序报废更新,对我国相关法规标准体系进行梳理分析,剖析现行管理制度特点。本文通过对比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无强制报废要求下的管理方式和政策效果,结合当前行业发展和形势要求,提出可进一步调整完善的相关政策建议。管理演变历程和当前管理法规环境强制报废标准演变历程1986年,我国首次发布《汽车报废标准》,构建起汽车强制报废的管理制度内容。1997年7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等五部门发布修订后的管理文件—《关于发布汽车报废标准的通知》(国经贸经[1997]456号),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汽车噪声法规和标准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林 《汽车工程》2000,22(3):154-158,209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自60年代起就对汽车噪声带来的环境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制定了许多法规和标准进行控制,并从170年代起每3-5年就修修订一次相关法规和标准,使汽车噪声限值有了大幅度的降低,这显著促进了汽车降噪技术和测量分析技术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发展,并结合我国有关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