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1999年毕业后在西安工作,和很多“北漂”们一样,梦想来北京发展.希望在这里成就自己的学业和事业。2003年那一场大雪还没完全融化的时候.我和刚刚办完结婚登记的妻就放弃了原来不错的工作,在同事们的疑惑不解、朋友们的担心、鼓励和家人的默许祝福中逃离了千年古城——西安,来到了北京。妻开始在她梦想的学校攻读MBA学位,而我在考试失败后,悲壮地开始支撑这个只有俩人的小家。租房子、找工作、挤公交,  相似文献   

2.
布伦德尔  James  Moy 《汽车杂志》2006,(11):168-168
迈克尔在赛后向维修间里的每一位同事做了安慰,他知道技师们已经尽力,马萨也已经尽力,剩下的最后一场比赛,我只有祝福他好好享受最后一场F1比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轿车情报》2008,(7):193-193
在阿斯顿·马丁亚洲杯中,车手Ringo是较为特殊的一位。作为一名汽车安全驾驶培训师,Ringo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他也积极参加类似各种高水平汽车赛事,而阿斯顿·马丁亚洲杯就是他今年所着重参与的赛事之一。“和其他大车队不同,我是自己掏钱参加比赛,”Ringo说,“这项赛事很有挑战性,比赛场地也都是F1水准,现在我也在积极寻找赞助,希望能继续把比赛跑好。”  相似文献   

4.
入行不久就从同事口中听说过他;认识他是在 2005年3月天津·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杂志社主编向他介绍我这新人;第一次采访他是主编带着的,时间是2005年9月“第23届中国江苏国际自行车交易会”开展前夕;这次前往无锡采访是去年说好的。  相似文献   

5.
天巧 《轿车情报》2011,(2):198-201
“十渡山水甲天下,北方奇景小桂林”。在上海的编辑部里,很多同事都对十渡的美景慕名已久,但是每次北京之行都是工作的匆忙,然而,就在这个空气清朗的冬日里,在北京长达一周的试车专题,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满怀着憧憬与兴奋的心情,开着CX20,带上伴侣,一起踏上了神驰以往的十渡之旅。  相似文献   

6.
从11月21日到我和他碰面的25日,黄威志已经和他的手下在韶关拉力赛的维修区里一起工作了5天。虽然在每站比赛中,我看到的黄威志都是一样的忙碌,但这次显然有别于之前几次。11月25日刚刚抵达韶关的我和黄威志见面,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好意思,实在事情太多,照顾不周啊!”扯远了说,这样我倒是觉得更加自由。作为佳通轮胎车队的老板,现在黄威志感受到最多的就是夺冠目标给他带来的压力。可能早在云南嵩明站之后,他的心思已经转到了眼下即将举行的韶关站中。  相似文献   

7.
这虽然是第二次乘坐老公开的车了,可距第一次坐他开的车已近20年。望着年近不惑的他,我还是有点担心,万一出点啥事……我可不知怎么办? 老公又迷上摩托车,这与他经常乘坐同事的摩托一起下乡搞摄影创作大有关系。我老公是个摄影迷,他的摄影作品发表在各大小报刊少说也有千余幅,可以说是个真正的发了20多年烧的摄影迷,他在本地,甚至在多个省市还小有名气!他与同事下乡搞摄影创作,在回来后就会经常谈什么骑摩托搞摄影真方便,想到哪就到哪,感受就是不一样,有个摩托车就是好。他的意  相似文献   

8.
靳轲 《汽车与运动》2015,(3):148-153
<正>在高性能车层出不穷的今天,依然有着那么一小撮不太主流的人弄着他们所谓的梦幻座驾,这些人都喜爱着同一款车,那就是今天的主角——斯巴鲁翼豹WRX对于很多80后的车迷来说,小时候常常能在电视机里看到的赛车比赛真是少之又少,无非就是世界级别最高的F1大奖赛和WRC世界拉力锦标赛了,当然,看到汽车比赛的时候,少时的我们都会有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要成为一名车手,而在这些梦想当车手的孩子们当中,还有一小部分人有着另外的梦想,那就是能拥有一辆和比赛中一样的汽车。而今天这两位车主都是典型的80后,显然,他们少时所怀揣的梦想,如今已经真真切切地实现了。  相似文献   

9.
爱车篇 “奔3”的我已经工作多年,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一直是我的梦想。所以单位里的“有车一族”绝对是我羡慕的对象。就这样,我总把车的一切事情挂在嘴边。于是单位的同事、生活中的朋友就常有人问:你什么时候买车?这时我都会有些无奈,因为买车离我还有些遥远,没有到梦想成真的时候。有证无车好比是有烟无火,我那个难受啊!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05,(10):160
不知道“汽车专业媒体”这个好听的名字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反正这几年中打着专业的旗号在书报亭里叫卖的媒体大有泛滥成灾的趋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大大小小的媒介活动开始多了起来.反正3年前我进入杂志社的时候传真机里冒出来的邀请函可没现在这么多;更不知道什么日寸候同事们、同行们开始被制造商给惯坏了,反正有人在自己杂志“编者的话”里写了:奢华的试车活动回来总不好意思在杂志里谈一些负面感受.于是只敢和自己家里的猫讲(详见9月12日出版的《汽车与配件》产业经济报道专题)……  相似文献   

11.
孙杰 《汽车杂志》2003,(6):131-132
不知道人们是否理解?对于个失去光明的人,也许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拥有光明,哪怕是瞬间。那么同样对于从出生8个月就因为疾病失去行走自由的我,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让我行走一次。这个梦想从我懂事的时候,就开始依托在汽车的身上,我希望汽车可以带着我奔走四方。  相似文献   

12.
翁鉴轩 《轿车情报》2010,(12):200-201
张大胜今年18岁,标准的90后,刚刚摆脱“未成年”的称号。他在成年之时,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去考驾照(虽然他已在赛道上飞驰了5年)。对少年维特来说,“痛苦和憧憬”是青年时代的两大元素,而张大胜也没有颠覆歌德脑子里的这种少年形象,只不过他“早恋”——的对象不是姑娘,而是尚酷赛车。  相似文献   

13.
梦想接力     
翁鉴轩 《轿车情报》2008,(7):198-199
在Polo杯天马山揭幕站之后,这项赛事就将成为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的垫赛,一同征战全国各大著名赛场。而那台亮红的2号赛车——“《轿车情报》号”,也转换了主人。在前两站中分别拿下第3和第5的俞小西由于工作原因无法参赛,这时刚刚从333培训中心中毕业的赵永伟,接过了这台车。这是一次赛车的接力,更是一次梦想的接力。  相似文献   

14.
《汽车驾驶员》2013,(4):87-87
现在我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和同事都用上了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体贴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应用程序让大家对这类手机越来越难以割舍。对于智能手机给大家生活带来的便利,相信我们杂志的读者朋友们也~定会跟我有同感。我甚至有种感觉: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了,表面上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但实际上大家都生活在以信息和社交为内容的网络里,这就是移动互联网,而智能手机既是把大家连接到这个网上的“挂钩”,同时也是帮助大家畅游移动互联网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5.
许洋 《车时代》2012,(5):38-43
“都怪你,2.6就有奖品了,你怎么才跑个2.7。”这句话在我耳朵边上有如断不了电的破音喇叭嗡嗡了一整天。就因为在凯美瑞·尊瑞的节油比赛里,“高达”2.7L/lOOkm的成绩让我连个安慰奖都没能拿到,至于一天24小时里说38次么?我虽然装作对这一结果毫不在意,  相似文献   

16.
谭德凯 《汽车杂志》2004,(12):182-182
当我第一次在游戏中“驰骋”于上海F1赛道时,竟然发现最佳的黑色“隐形线”已经清楚地“印”在赛道上.要刚首次举办比赛,游戏里的赛道似乎已经被F1赛车跑过了许多圈。  相似文献   

17.
王辉  田岩 《车时代》2010,(9):200-201
和别人不同,张文勇收藏车模是从收藏真车开始的。 那是在1996年,张文勇开车经过一个小区,看见停车场里停放着一台老红旗轿车。刹那间,他心中潜藏着的汽车收藏梦想被激发了。“以前对汽车只能说是喜欢,但那一次,真的被老红旗慑人的气势给迷住了。我收藏汽车和车模的历史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汽车杂志》2014,(5):286-289
一次蓄电池寿终正寝,害我“挂”在荒郊野外叫天不应的经验告诉我,同事那辆才半个月没开,就出现发动机启动困难、仪表运作不正常、大灯亮度昏暗、音响声音走样的车,蓄电池是差不多得换了。同事听了我“预防胜于治疗”的警告之后打算回厂检修,但正好有一个机会能试用所谓的“干式蓄电池”,于是我就说服同事尝试一下这种产品,从而也促成了这次“小玩意”实测成行!  相似文献   

19.
在梦想实现的刹那,许多人都在欢欣鼓舞;在F—1即将拥抱上海的日日夜夜里,更有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在为之操劳,忙碌着。他就是上海球迷乃至中国球迷都非常熟悉的——郁知非。 在圈内,他被敬称为“郁老大”而在圈外,他却与上海城市名片“申花”紧密相连。其实,熟悉郁知非的人都知道,他最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将F—1成功地“驶进”中国,而在于他  相似文献   

20.
在梦想实现的刹那,许多人都在欢欣鼓舞;在F—1即将拥抱上海的日日夜夜里,更有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在为之操劳,忙碌着。他就是上海球迷乃至中国球迷都非常熟悉的——郁知非。 在圈内,他被敬称为“郁老大”而在圈外,他却与上海城市名片“申花”紧密相连。其实,熟悉郁知非的人都知道,他最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将F—1成功地“驶进”中国,而在于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