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干旱缺水地区铁路站区污水资源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干旱缺水地区铁路站区污水资源化展望:应用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结合起来的绿色生态塘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实现干旱缺水站区的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并且污水处理工程本身可构建铁路绿色景观。  相似文献   

2.
处理铁路中小站区污水的生态塘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铁路中小站区的污水特点,提出污水处理、出水资源化和污水综合利用相结合的生态塘处理铁路中小站区污水的工艺方案。生态塘系统由隔栅、沉砂池、高效厌氧塘、好氧氧化塘、芦苇养鱼塘和藕塘等组成,形成许多条食物链,构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生态系统。污水进入生态塘中,其所携带的有机污染物被塘中的植物吸收和细菌、真菌等降解净化,所产生的无机化合物作为碳源、氮源和磷源,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参与塘内食物网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并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可资利用的水源、水生作物、鱼等物产。  相似文献   

3.
生态塘处理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稳定塘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产生藻类等缺点,限制了其工艺的推广应用。而生态塘系统在克服传统稳定塘系统缺点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的概念,通过在塘系统中人为地建立起稳定的食物链网,使塘本身既是污水处理单元又是利用单元,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可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在一些偏远干旱缺水的铁路站区,采用生态塘系统处理站区产生的生活污水,运行维护管理容易、运行费用低,在产生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的同时,可实现干旱缺水地区的污水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复合型人工湿地对铁路站点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铁路站、点污水的处理效果,结合铁路污水的特殊性制定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该工艺较传统人工湿地增设前处理构筑物,且由表流型、潜流型湿地和生物氧化塘两种或多种形式优化组合。通过建成武广客运专线清远站现场测试数据的对比,验证复合型人工湿地工艺在铁路站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详细分析复合型人工湿地在车路站点甚至环境敏感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潢川站污水处理场工程设计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絮凝动力学和生物吸附理论,提出了“絮凝吸附-沉淀-活化”的生活污水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在新建西安南京铁路建设中,对潢川站生活污水处理采用该工艺进行了工程设计。通过近半年的试运行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对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能较大程度地提高SS、COD、BOD5等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具有明显的一级强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应用气浮-接触氧化法,处理客运洗涤污水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处理工艺中各环节的作用与特点,提出了铁路洗涤污水处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中小站区生态大棚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藏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的特点,提出采用生态大棚系统,在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建立适宜常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人工小环境,为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提供必需的热平衡、O2CO2循环平衡和水循环平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热平衡仿真计算,设计生态大棚。通过在实验室对2种常规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比选,确定采用好氧生物—土地处理工艺进行青藏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处理的现场实验。现场实验表明:在生态大棚内部采用4级生物转盘与土地处理相结合的工艺,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达到了国家1级排放标准,CODCr去除率达到87.3%以上,可有效保护青藏铁路运营后的高原环境。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铁路沿线站区红十字卫生管理是为了改善沿线无医疗卫生单位站区职工缺医少药,就医不便而深入职工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卫生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补充。为更好地提升铁路疾控部门对沿线站区的卫生服务质量,应注重红十字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应考虑以下方面:(1)定位要明确。(2)目的和责任要清楚。(3)方法与内容要逐渐完善。(4)质量要求要切合实际。(5)考核制度要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石家庄铁路枢纽站区路外伤亡事故现状及原因分析,提出要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路外伤亡事故,必须运用综合手段,提高铁路沿线人员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大路内外物防技防投入,强化护路联防管理责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为给铁路运输安全提供良好的保证,本文从铁路沿线站区封闭式管理的必要性入手,着重论述了站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行车安全的保障作用以及如何搞好铁路沿线站区的封闭式管理。铁路沿线站区通过实行封闭式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运输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沿线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由于铁路各中间站是按路局、分局管界划分的,不可能完全和地方行政重合,而铁路电话号码区号是按较大铁路地区划分,铁通公网电话区号按地市级行政划分,这样就存在铁路中间小站所在地区公网与较大站区所在公网电话区号不重合现象。铁路沿线同一专网区号的单位、住宅电话呼叫本地公网电话时将出现按长途记费情况。另一方面,中间站交换机与当地公网交换机连接时,由于码号按专网规则排列,与公网号段分配出现很大差异。这些都是互联互通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以沈阳地区几个站为例具体研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青藏高原地区铁路车站污水特点,进行了污水处理工艺的比选与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经过自动化改进的SBR处理工艺较传统污水处理法、氧化沟处理法、SBR处理法、膜处理法等工艺更适合当地的实际气候特点,通过采取工艺流程改进、水下强制曝气、自动化改造,能较好地解决低温、低压、低含氧量状态下的水处理效果.历时多年的实际工程运行效果证明,上述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位于缺水地区的铁路车站水源困难,通过土地处理工艺使铁路车站的污水实现资源化,是解决车站水源紧张的有效途径。土地处理法就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净化的污水再利用于铁路车站杂用水、绿化用水及农业用水,从而实现资源化。介绍土地处理系统的分类及相关原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铁路机务段含油污水及污泥现场调研分析表明,目前铁路含油污水常规处理工艺一般采用隔油、混凝气浮、斜板沉淀、生物接触氧化等方法,如需回用再进一步深度处理包括石英砂或活性炭过滤,处理技术比较成熟,在运行过程中基本都能达到排放和回用标准.铁路含油污泥处置通过具有资质的专业环保公司来清理拖走处理,每吨含油污泥的处理费用为2 000 ~4 500元,根据产泥量不同,每年的处理费用大约10 ~ 30万元.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以来,新疆共有5条新建铁路相继开工。大规模铁路建设在给新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从合理确定取土场及河流与湿地保护方案、重视风沙地区路基边坡和地表植被保护、严格控制铁路运输产生的污染等方面,制定铁路沿线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铁路主要站段生产污水处理现状及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调查分析,得知铁路站段污水由于处理工艺和管理等不够完善,处理水质难以长期稳定地用于生产或绿化.对此,本研究提出了减少对自来水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污水资源化利用工艺方案;论证了实现站段污水资源化利用,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有利于铁路站段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铁路行业实施污水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博 《高速铁路技术》2011,(z2):203-207
铁路站区铁路用地规划是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铁路建设专项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性规划,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文章从铁路站区铁路用地规划的特点,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铁路专项规划的关系,重要性和意义,规划编制的注意事项及实施等方面,简单阐述了站区铁路用地规划的重要作用:它是合理的集约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8.
医改和主辅分离后,欠发达地区铁路沿线无医疗单位站区的缺医少药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稳定职工队伍,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乌局疾控所按局文件精神,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氧化塘处理污水,是近年来国内外提倡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措施。其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大,而我国小氮肥厂一般分布在小城镇,具有坑塘洼地易得的特点。那末,能否利用坑塘洼地作氧化塘净化氮肥厂污水泥?对此,我们对衡水市化肥厂污水多年来直接排入天然坑塘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铁路集便器污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铁路沿线环境卫生及沿线人群的健康,我国铁路旅客列车己逐步加装集便器.由于集便器污水污染物浓度高,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满足排放要求,铁路集便器污水的处理己成为我国铁路行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技术.在调查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集便器污水处理工艺试验研究方面的体会,综合介绍了国外铁路集便器污水处理常用方法、适用条件及处理效果,并介绍了国外相关行业粪便污水处理的成熟工艺及处理设备.根据我国铁路集便器污水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适合我国铁路集便器污水处理的工艺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