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观察枢复宁TM两种不同给药途径预防各种中晚期癌症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根据所选抗癌药的不同,将147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为大剂量顺铂组、B组为低剂量顺铂组、C组为非顺铂组。各组患者按所用上吐方案分一剂一片组(枢复宁8mg,静注第一天和口服第二天);一片一片组(枢复宁8mg,口服第一天和第二天),连续观察5d。结果:A、B、C三组止吐有效率分别为75.6%、72.7%;SL5%、75.0%和94.6%、94.4%(A与C组比较P<0.05)。两种枢复宁TM简化止吐方案均对顺铂和非顺铂类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呕吐有效,疗效没有差别,一片一片的止吐方案更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2.
怀牛膝皂甙A对离体大鼠子宫兴奋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消炎痛和氯丙嗪作阻断剂,以子宫收缩曲线下面积(UCA)为指标,分析怀牛膝皂甙A对大鼠离体子宫兴奋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实验前给大鼠用消炎痛(75mg/只)灌胃或浴槽内加消炎痛(20mg/L),均可明显减弱怀牛膝皂甙A对大鼠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氯丙嗪(0.5mg/L)也可明显减弱怀牛膝皂甙A对未孕、已孕大鼠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提示怀牛膝皂甙A的子宫兴奋作用可能与5-HT及PG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新型Zn-Al合金(铝含量33%,锌含量67%)着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5-碘基水杨酸(浓度15%)和少量硫酸(浓度为0.2%)组成的电解液能形成稳定、均匀的灰褐角镀层,解决了合金表观色泽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148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心力衰竭(HF)患者,随访1周~8年。从HF出现计算病程,2年病死率41.22%,随访结束时死亡88例(59.45%)。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发现咯血、SBP≤10.67kPa(80mmHg)、奔马律、心胸比率≥0.55、心功能(NYHA)Ⅲ~Ⅳ级、高危室早(Lown4A~4B)、室速(VT)、心房颤动(Af)、房室传导阻滞(A-VB)、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肺楔压(PWP)升高、CI下降、心脏指数(CI)下降及容量负荷后PWP升高,均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管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冠心病患者中的26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26例的29支冠状动脉行PTCA术并植入33个支架,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占36.5%,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占7.7%,不稳定性心绞痛者占55.85%;多支病变者占69.2%,B2型以上病变占67.3%,结果 33个支架植入全部成功。术后随访2周 ̄2年,26例PTCA术后4例心绞痛  相似文献   

6.
对10例肾移植患者应用与未用更昔洛韦后环孢菌素A的药动学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研究。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3P8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应用更昔洛韦后,环孢菌素A药动学参数Ke、t1/2(Ka)分别由未用组的(0.16±0.04)h-1和(1.39±0.76)h降至(0.09±0.05)h-1和(0.50±0.32)h(P<0.05),Tmax由(3.67±0.77)h减至(2.00±0.78)h(P<0.01),t1/2(Ke)由(4.08±1.85)h增至(10.51±6.42)h(P<0.05),峰浓度Cmax平均升高27%。肾移植后应用更昔洛韦组肾功指标下降,肝功指标上升,其中血清肌酐、总胆红质与未用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更昔洛韦使肾移植患者环孢菌素A的药动学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发生改变,提示临床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826例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了某些病原检查,发现霉菌感染者86例(10.4%),溶组织阿米巴感染者17例(2.1%),兰氏贾弟鞭毛虫感染者8例(0.96%),肠滴虫感染者5例(0.61%)。并对各类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针对病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病发热患者的病因。方法 对134例各种良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多方寻找其发热原因。结果 134例中74例(占55.2%)合并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共38例(占感染病例的51.4%),其次为泌尿道13例(占17.6%),余23例为自身其它部位感染(占31.0);38例(占51.4%)找到致病菌。60例(占44.8%)找不到明确的感染灶,考虑与疾病本身有关。结论 发热是多种血液病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48例胃癌进行胃泌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标记。结果胃泌素阳性14例(29.2%),生长抑素阳性9例(18.7%),两者均阳性者6例(12.5%)。未分化腺癌中内分泌细胞阳性率较高分化腺癌高。胃泌素阳性组其浆膜浸润率13/14例(92.9%),淋巴结转移率11/14例(78.5%),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生长抑素阳性组浆膜浸润率6/9例(66.7%),淋巴结转移率4/9例(44.4%),与阴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胃泌素有促进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癌细胞生长愈活跃,其侵袭能力愈强,转移率愈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陕西地区小儿IgA肾病(IgAN)的特点。发病率高,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活检总数51.5%。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97%、100%)。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者55.9%,大量蛋白尿52.9%,肾病综合征41.2%,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例。病理损害均为轻(Ⅰ~Ⅱ级)、中度(Ⅲ级)。单纯IgA沉积占55.9%。临床完全缓解率达85.2%。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及其副作用,应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30例,并与头孢唑啉钠进行了随机对照,结果显示其有效率为80%,细菌阴转率为80%,与头孢唑啉钠治疗结果近似(P>0.05),但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除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外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说明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素,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药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用OKT单克隆抗体检测了112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60例,西药对照组52例。发现中药治疗组治愈率86.6%,总有效率98.33%;西药对照组治愈率71.15%,总有效率90.3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周血T细胞亚群:治疗前,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TH)的比例明显低于抑制性T细胞(TS)(P<0.01);中药治疗组辅助性T细胞(TH)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辅助性T细胞(TH)较治疗前虽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1)。说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服中药后,机体内辅助性T细胞比值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方法1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组(10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中MDA、SOD和TAOC的变化。结果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41.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血中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MD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TAOC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治疗4周后,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组患者SOD活性明显升高,TAOC水平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血中MDA、SOD及TAOC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可有效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检测了11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率(LTT)、E玫瑰花结形成率(E—RFR)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发现83%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表明免疫功能失调是导致RRI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用中药肺康宝口服液后,CD_3、CD_4、CD_8阳性细胞数、LTT、E—RFR、Ig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临床显效72.4%,进步25%,总有效率97.4%。药效学试验表明:肺康宝口服液能明显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并具有镇咳、耐疲劳、耐缺氧及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和病理学的检查方法,观察了106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和慢性胃炎的患者,发现两者有密切关系。在10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伴有慢性胃炎者71例,占总例数的67%;且其病程较仅见有慢性胃炎者长(P<0.05)。出现与两处病变相符合的临床症状率仅为36.6%,说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虽然伴有慢性胃炎,但未必都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1.用10%桃叶膏稀释液外用治疗滴虫病,单疗程近期疗效80.9%(89/110)。对单纯性滴虫性阴道炎、合并妊娠、伴有尿道炎者的疗效,分别为79.4%、82.6%、84.2%,无差别。本文对39例伴有尿道炎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单用桃叶膏组及加服灭滴灵的疗效分别为84.2%及100%,无统计学差别。所有单独外用桃叶膏的病例无任何局部及全身副作用。故认为此种药物值得推广试用。 2.本文实验资料表明,桃叶膏抗滴虫有效成份为扁桃酸酰胺(左旋体),2.5‰即有绝对杀虫力,这对探寻合成新的抗滴虫药物,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产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验国产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为该病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方法 应用临床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应用透明质酸钠 ,对照组应用醋酸强的松龙 ,均行膝关节腔注射 ,每周 1次 ,每次剂量分别为 2 0mg和 75mg ,5次为一个疗程 ,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及检测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及蛋白总量的变化。结果 两种药物均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的临床症状 ,治疗组显效率 5 2 .78% ,有效率 4 4 .4 4 % ,无效率 2 .86 % ;对照组显效率 39.2 9% ,有效率 4 2 .86 % ,无效率 17.86 %。两种药物均可显著降低关节滑液内IL 6的含量 ,但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结论 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病疗效明显 ,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了PGP、MRP1、GST-π、TOPOⅡα在30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MRP1、GST-π、TOPOⅡα在初发AL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3.33%、36.6%、60%和43.33%;PGP、MRP1阳性组的完全缓解(CR)率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TOPOⅡα阳性组的CR率为92.31%,高于阴性组的58.82%(P<0.05);GST-π阳性组的CR率与阴性组的CR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PGP、MRP1的表达升高及TOPOⅡα的表达降低与AL的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有明显的相关性;联合多个多药耐药蛋白能够更准确地预测AL的耐药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 1(CD80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学及免疫基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7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共刺激分子B7 1及MHCⅠ、MHCⅡDR分子的表达 ,并与自体瘤苗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MHCⅠ类分子表达均阳性 (10 0 % ) ,MHCⅡDR分子表达阳性率为95 %。B7 1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及多发性骨髓瘤 (MM)表达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6 9%和 10 0 % ,而在粒细胞起源的白血病几乎无表达。这与自体瘤苗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基本符合 ,即疗效好的M5和MM病例 ,其B7 1表达均阳性 ,而B7 1阴性者几乎无疗效。结论 缺乏共刺激分子 (如B7 1)是血液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可能是人类血液肿瘤的发病机理之一 ;B7 1介导的免疫基因治疗将成为治疗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题总结了100例感染过敏性关节炎的多抗甲素治疗及其病因学探讨的结果。随访观察六个月至四年,多抗甲素组(100例)治愈率84%;安慰剂对照组(20例)5%减轻,两组比较结果,P<0.005。并观测HLA20例、HLAB-7抗原阳性者55%,与对照组(7.14%)相比较,P<0.005,有统计学意义。本题探讨结果表明,多抗甲素具育抗炎、抗过敏、鉴别小儿生长痛和佐证说明本病病因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