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沿海航标夹持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航标夹持船是为解决多年来航标工人传统的不安全的跳越登标作业方式而研制的一种新型沿海航标维护船,该船在艏部设液压航标夹持装置,进行航标作业时可通过夹持装置将船与浮标连成一体,航标工人可在6级风、1.5米浪高的海况下平稳登标作业。由此,极大改善了航标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刘畅 《珠江水运》2000,(9):40-42
通过对沿海吊7t航标业船项目分析,论述沿海航标船船型特点,提出以吊式方案与双机双桨方案满足其作来工况要求。并通过实船产品的航行性能及作业情况总结出该类型船舶设计中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江苏船舶》2017,(3):4-7
在分析国内现有小型航标船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航标处辖区水域特点,研发了具有浅吃水、单标作业能力,且满足Φ2.4 m灯浮设置和5 t锚石起抛作业的300吨级沿海小型航标船。通过与定型小型航标船的主要参数与经济指标对比发现,该船型尺度小,吃水浅,作业时稳定性好,且建造费用、运行和维护费用低。  相似文献   

4.
葛明奎 《造船技术》2001,4(6):35-37
本介绍了艏部带航标夹持装置的沿海航标船的研制过程,并对典型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校核。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超大型散矿船挂靠中国港口。这些散矿船大都起航于澳大利亚、巴西、南非港口,通过MALACCA海峡、SUNDA海峡和LOMBOK海峡等通航要道抵达中国沿海。此类船舶在浅水域航行中普遍面临着吃水受限、水深不足的问题,在操纵时必须充分考虑船体下沉和富余水深。此文根据船舶操纵理论并结合笔者多年在超大型散矿船任职的工作经历,对超大型散矿船在浅水域中的船体下沉和富余水深等问题进行探讨,可供航海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曹盛 《航海》2021,(2):42-45
大型航标船是辖区航标管理部门提供优质航标服务的重要保障。然而,大型航标船的浮标作业受该水域的风、浪、流、水深、船舶密度及定位精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受到作业自身工作性质和船舶操纵性能的限制,较之普通船舶的航行与靠泊,存在更大的操纵难度和安全风险。本文将针对浮标作业特点,浅谈大型航标船在各种条件下设标、撤标和起吊更换等航标作业时的船舶操纵,旨在分享大型航标船操纵经验,助力提高航标维护效率,提升航标服务质量,提供过往船舶精准助航服务,为水上交通强国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限制性航道船周回流速度与船体下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宝友  周华兴  李焱 《水道港口》2006,27(2):95-100
通过船舶在限制性航道(宽32 m,水深2.5 m)的航行试验,研究了500 t和300 t船队航行时的船周回流速度与船体下沉。试验表明,船周回流和船体下沉与航速、航行方式和断面系数等因素有关,其中交错航行时的船尾下沉量是渠道水深设计的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8.
王振 《船舶》2001,(5):56-59
本文介绍新开发的航标巡检船-航标夹持船的概况及其夹持装置设计要素与应用情况;它对沿海航标的维护、保养,能起到改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的作用。促进航标巡检作业方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徐建豪 《天津航海》2006,(2):1-2,14
中国沿海水域复杂,气象恶劣,对老龄船的危害很大。通过对中国沿海主要海区的航行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对老龄船在中国沿海航行时总结了航行要点,愿对同行有益。  相似文献   

10.
32米联检船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于内河和沿海浅水区域航行的小方形系数双桨、双艉用于联检,兼作航标维修、拖带的船型设计和实船试验结果。该船布置设计中多处采用一物多用的方法,解决了船小、地位紧,而使用要求高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长江下游航标工作船航行和作业时的安全性,对艏部锚泊系统进行改造设计。该设计方案在艏甲板设置专用的锚泊系统,并对局部结构进行加强,增设锚穴。该锚泊系统改造后,起抛锚工作顺畅,既考虑了船舶作业定位的需要又兼顾了航行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刘佳  胡江田 《江苏船舶》2010,27(2):12-15
33m航标工作船是由长江南京航道局新近研制开发的,在主甲板装备了全回转液压吊车的新型航标工作船。其主要设备配置先进,航速快,操纵稳定,起吊能力强。该型船的推出,极大地方便了长江航道维护作业。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航标夹持船无法进行冰期灯浮标作业的现状,结合航标夹持船现有设备及电磁铁工作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针对航标夹持船冰期灯浮标作业时夹持装置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广西沿海能见度不良的情况,其对航标船舶航行以及抛设航标的影响,要求驾驶员在能见度不良时保持正规瞭望、正确使用雷达标绘、航速控制和改向避让行动等方面来对航标船舶安全操纵,以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到指定位置进行航标抛设,旨在进一步加强航标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安全航行、安全作业,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判断某工程船试验中船体异常振动的原因,在船体结构有限元模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典传递率比较或耦合度模拟以及该船的主要激励源诊断,提出该船局部船体结构出现异常振动的分析评估方法,并通过实船航行试验的结果验证了此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航标维护是航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环境恶劣、危险系数大的艰苦作业.传统的作业方式是在航标船的一舷将航标用钢丝缆套住,然后航标工跳到浮筒上进行维护工作,尤其冬季浮标结冰较滑,维护作业变得愈加危险.为改善维护作业条件,专业人士努力探讨,并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1996年设计制造出首制小型内河航标夹持船,该船的建造成功为建造中国沿海航标夹持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航标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标志,为了适应沿海运输迅猛发展的需要,需推广应用航标新技术,提高航标可靠性和效能。以我国某沿海水域航道设计项目为例,初步探讨航标同步闪、加密、等距离设标技术在沿海船舶航行安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30米级C型航标船在航行中测深仪探测水深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对目前采用的船舷固定安装方式、船舯部人工升降安装方式进行了分析,研制出"测深仪换能器电动升降装置"的技术方案,成功使航标船在不同航速情况下测深仪均能准确读取水深数据。  相似文献   

19.
吴浩  欧勇鹏 《船舶工程》2015,37(10):21-25
为揭示气泡船不同航行姿态下的气层稳定性,采用RANS方程与VOF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大型平底气泡船粘性流场数值计算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航行横倾角、航行纵倾角对气泡船凹槽中气层形态及稳定性的影响,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凹槽深度与宽度之比为h/B时,存在一个临界横倾值arctan(h/B),当横倾角小于该值时可形成稳定的船底气层;横倾角大于该值时船底气层出现破碎现象,且横倾增加,破碎现象加重;较大的船体尾倾角会使气层发生破碎,对气层的稳定性不利,在航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20.
以保障航标作业船安全航行为目的,研究基于大数据挖掘的航标作业船航行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中的R聚类方法筛选航标作业船航行安全评估指标,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因子分析方法获取信息量较大的航标作业船航行安全评估指标,并构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以该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基础,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估算法,通过构建评估因素集、评价集、评价矩阵等步骤得到航标作业船航行安全评估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具备较好的航标作业船航行安全评估指标筛选能力的同时,可有效对不同作业位置的航标作业船航行安全进行评估,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