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 2 5 0~ 80 0g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的复极不均一性及室壁中层是否具有Mcell的特性。方法 应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记录不同基础周长时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各种参数变化。结果 在所有刺激周期(BCL)测试中 ,中层肌细胞的复极至动作电位 90 %的时程 (APD90 )较心内、外膜层肌细胞长 ,在BCL =3 0 0ms时 ,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的APD90 分别为 (2 0 7± 1 5 )ms,(2 1 4± 2 1 )ms,(2 1 5±2 7)ms( x±s;n =9;体质量 2 5 0~ 3 5 0 g)及 (2 0 6± 3 4 )ms,(1 99± 2 8)ms,(2 4 7± 2 5 )ms( x±s;n=1 0 ;体质量 3 5 0~ 80 0 g)。在BCL =3 0 0 0ms时 ,内、外膜层及中层肌细胞的APD90 分别为 (2 94± 3 4 )ms,(2 90± 49)ms,(3 1 3± 5 0 )ms( x±s;n =1 0 ;体质量 2 5 0~ 3 5 0 g)及 (2 96± 42 )ms,(2 5 9± 5 8)ms,(3 2 8± 3 6 )ms( x±s;n =1 0 ;体质量 3 5 0~ 80 0 g)。中层肌细胞APD 频率依赖性较心内、外膜层肌细胞更明显。结论 豚鼠左心室游离壁存在复极不均一性 ,中层肌细胞有更长的APDs,更明显的APD 频率依赖性。豚鼠左心室游离壁中层细胞具有Mcell的电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2.
~(99)Tc~m-HL91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99Tcm HL91进行肺部肿瘤阳性显像 ,探讨其在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2例高度怀疑肺部肿瘤的患者注射99Tcm HL91后行 2h、4h平面显像及 4h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 ,使用ROI技术计算肿块与对侧正常肺组织的比值 (T/N)。结果 恶性组在 2h、4h平面及 4h断层图像上T/N值分别为 1.50±0 .17、1.71± 0 .2 2、2 .72± 0 .75,良性病变组分别为 1.2 1± 0 .10、1.2 5± 0 .2 2、1.49± 0 .3 6,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恶性组 4h延迟平面像组较 2h组T/N比值明显增高 (P <0 .0 1) ,而良性组无明显增高 (P >0 .0 5) ;各病理类型各时相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以恶性组横断层T/N值 x -1s为诊断阈值 ,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 84.85%、88.89%和 85.71% ;以良性组 x + 1s为诊断阈值 ,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 90 .91%、88.89%和 95.2 4%。结论 99Tcm HL91作为一种肿瘤阳性显像剂 ,对肺部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正常和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直接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 ,研究 1 0 - 8mol/LCGRP对家兔正常右房肌、左室肌和缺血左室肌跨膜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  1 0 - 8mol/LCGRP可使家兔正常右房肌和左室肌细胞的APD95和APD50~95明显缩短 ,加速动作电位的后期复极 ;并能明显减小缺血左室肌AP异常复极程度。正常条件下 ,右房肌的APD95和APD50~ 95分别由用药前 (2 0 6± 8)ms和 (1 1 0± 8)ms缩短为 (1 96± 4)ms和 (99± 5)ms(P <0 0 5) ;左室肌的APD95和APD50~95分别由用药前 (2 67± 1 3)ms和 (54± 6)ms缩短为 (2 59± 1 2 )ms和 (45± 4)ms (P <0 0 5)。缺血条件下 ,1 0 - 8mol/LCGRP加入后 5min ,APD50 /APD95 由 (68 0± 4 5) %增大为 (75 0± 4 2 ) % (P <0 0 1 ) ;APD50~95由 (67± 8)ms缩短为 (45± 6)ms (P <0 0 1 )。结论  1 0 - 8mol/LCGRP可加速正常右房肌和左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后期复极 ;并能延缓缺血左室肌细胞AP复极的异常改变 ,改善缺血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克山病区低硒粮饲料、病区粮加亚硒酸钠(Na_2SeO_3)饲料和本校常规饲料喂养,用以研究克山病区低硒粮对心脏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动物饲养两个月时,与补硒组和常规饲料组相比,低硒组大鼠的T值显著延长(P<0.05);动物饲养3个月时,低硒组大鼠的dp/dtmax、-dp/dtmax显著减小(P<0.05),T值继续延长(P<0.05)。实行冠状动脉结扎术后,3组动物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发生严重损害,但常规饲料组的损害较轻,与低硒组相比,dp/dtmax和T值有显著性差别(P<0.05)。实验结果说明,克山病区低硒粮能造成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损害,补硒则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111例大白鼠左室心肌收缩性能指标的测定结果。81例正常大白鼠在乌拉坦麻醉下闭胸经颈动脉行左室插管,测得dp/dt max为6771.5±122.43毫米汞柱/秒(±SE,下同),t-dp/dtmax为25.7±0.54毫秒,V max为6.27±0.09肌长度/秒,雌雄间无显著差别。Vmax与dp/dtmax高度相关(r=0.83,P<0.0005),而与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室舒张末压等均无相关。其中6例静注心得安0.5 mg/kg后主要收缩性能指标均阵低。另30例大白鼠用箭毒2 mg/kg腹腔注射后,除动脉舒张压无明显变化外,各项指标也都有显著降低。本文提示Vmax与dp/dtmax为反映大白鼠心肌收缩性较好的指标。所得大白鼠左室收缩性能指标的正常值可供实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放免方法检测了男性急性心肌梗塞(AMI)及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血清雌二醇(E_2)和辜酮(T)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比较,AMI病人血清T显著降低(827.73±147.87ng/100ml VS 495.45±35.68ng/100ml,P<0.005),E_2无显著变化,E_2/T比值增大(0.011±0.001 VS 0.025±0.003,P<0.05);OMI病人血清E_2显著升高(80.36±15.86pg/ml VS 241.40±52.51pg/ml,P<0.001),而T无显著变化,E_2/T比值增大(0.011±0.001 VS 0.049±0.016,P<0.05)。②AMI与OMI组比较,OMI病人血清E_2、E_2/T比值显著增大(P<0.001,P<0.05),血清T虽有升高,但无显著差异。提示男性AMI及OMI病人血清E_2、T含量的变化方向不同,前者主要是T降低,后者主要是E_2升高,从而导致E_2/T比值增大,使性激素环境紊乱,可能在AMI的发病上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道采用改良的全血化学发π法测定硒对饲以克山病病区粮大鼠白细胞吞噬氧化活性的影响.选用SD纯系大鼠,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依次用克山病病区粮,病区粮加硒和非病区粮喂养1个月后,测定3组大鼠的肝硒水平分别为58ppb(Ⅰ组)、628ppb(Ⅱ组)、736ppb(Ⅲ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白细胞数/L,×10~(-9))结果分别为14.07±1.268(Ⅰ组),11.76±1.049(Ⅱ组)、13.89±0.791(Ⅲ组),3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化学发光积分值(cpm/白细胞)结果分别为7.267±0.855(Ⅰ组)、10.324士1.026(Ⅱ组)、13.061士1.589(Ⅲ组),经统计学处理,Ⅰ组和Ⅲ组之间差别非常显著p<0.01,Ⅰ组与Ⅱ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硒对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影响;但低硒大鼠白细胞的吞噬氧化活性低下,补硒可提高白细胞的吞噬氧化活性。此为克山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经脉线上初级传入神经参与跨脊髓节段信息传递的成分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在 6 7只大鼠胸 9~ 1 2 (T9~1 2 )脊神经背侧皮支上分离细束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 1 47个A类初级传入纤维 (包括Aβ 和Aδ 两类 )的放电及其相关特性 ,电刺激相邻节段神经干后传入放电的改变。结果  1 3个Aβ 类单位的平均传导速度为 (3 3 84± 1 46 )m/s;全部为快适应单位 ,平均电刺激阈值 0 2 7mA ,5 4 6 % (7/1 3 )的单位有低频自发放电 ,每 3 0s平均放电数为 1 3 1±0 2 0 ,跨节段电刺激后 ,放电无明显改变。 1 3 4个Aδ 类单位的平均传导速度 (1 3 5 1± 0 78)m/s,其中快适应单位 5 5个 ,慢适应单位 79个 ;平均电刺激阈值 0 2 2mA ,跨节段电刺激后 ,两种适应单位中被兴奋单位所占比例差异显著 ,P <0 0 0 5。 41 1 % (5 5 /1 3 4 )的Aδ 单位有散在而不规律的自发放电 ,每 3 0s平均放电数 0 73± 0 1 4。跨节段电刺激后 5 6 0 % (75 /1 3 4 )的单位放电迅速增加 ,在电刺激后 3 0s内达高峰 ,0~ 3 0s、3 0~ 6 0s、6 0~ 90s的平均放电数分别为 2 5 4±0 85、1 87± 0 5 2、1 49± 0 41 ,显著高于跨节段电刺激前 (P <0 0 0 1或 0 0 5 )。结论 A类初级传入纤维参与了外周末梢之间的跨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豚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1次/d)建立豚鼠心肌缺血型CHF模型。6周后观察动物生活状态、血液动力学和脏器/体重比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动物皮毛杂乱无光泽、气喘和活动减少;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显著升高(P<0.01);+dp/dtmax和-dp/dtmax的绝对值均显著降低(P<0.01);心脏/体重、肺脏/体重、肝脏/体重比值显著增加(P<0.01)。结论豚鼠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6周,可有效建立豚鼠心肌缺血型CHF模型。  相似文献   

10.
移植肾排异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肾穿刺活检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与肾活检在移植肾排异中的作用 ,评估无创性CDFI对移植肾术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行CDFI检查并参照病理诊断 ,对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图、血流频谱及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 (S/D)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排异组的RI值为0 .77± 0 .0 5 ,PI值为 1.4 7± 0 .33,S/D为 4 .0 1± 1.33;慢性排异组的RI值为 0 .72± 0 .0 7,PI值为 1.2 2± 0 .5 1,S/D为 2 .90± 1.0 1,两组RI值、PI值、S/D明显高于正常组 (RI值 0 .5 7± 0 .0 7;PI值 0 .87± 0 .2 8;S/D为 2 .33± 0 .4 2 )。手术后早期急性排异患者CDFI可靠评价移植肾低灌注 ,RI <0 .72。结论 CDFI监测移植肾后的排异反应快速 ,准确无创 ,可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国产氨利酮(5-20mg/kg)给麻醉犬十二指肠用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LVSP、dp/dt max、Vce-+dp/dtmax及CI显著增加,而TPR及T Value明显降低,SBP、MAP及HR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说明,口服氨利酮既具正性肌力,又有扩张血管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改善心功的强心药。  相似文献   

12.
以结扎麻醉犬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力衰竭,观察国产米力农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静脉注射米力衣(6μg/kg),可明显增加左、右心室内压上升和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max)及每搏输出量(SV);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肺动脉压于一过性升高后持续下降。提示米力农对急性心肌梗塞所致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乙醇致家兔急性心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醇诱导家兔急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家兔麻醉固定后,股动脉插管监测血压变化,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监测左室内压变化,皮下针形电极监测心电图;恒速颈外静脉注射乙醇(生理盐水稀释无水乙醇至250mL/L,以1.0mL/min滴入)诱导急性心力衰竭,造模后取横断心脏,常规固定,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与造模前基础值比较,乙醇造模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均明显下降(P<0.05),达到心衰标准;心电图可见心率减慢(P<0.05),P波时间、P-R间期、QRS及QT间期延长(P<0.05);心肌病理变化符合心衰病理表现。结论乙醇恒速静脉注射可诱导家兔急性心力衰竭模型,为急性乙醇中毒所致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  2 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第 4周开始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行主动免疫治疗。免疫接种共 4次 ,每次间隔 7~ 10d ;接种前 3d及第 4次接种后一周 ,采集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以流式细胞分析术 /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测定CD8+ IFN γ+ ,CD8+ IL 10 + 细胞及CD4+ IFN γ+ ,CD4+ IL 10 + 细胞 ;同时采集血清 ,ELISA法检测血清IFN γ、IL 10水平。结果 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后 :①血清IFN γ水平升高 [(7.16± 2 .91)ng·L- 1升至 (11.68± 4.86)ng·L- 1,P <0 .0 5] ;而IL 10水平下降 [2 1.0 4± 13 .81)ng·L- 1降至 (13 .41± 5.71)ng·L- 1,P <0 .0 5] ;②CD8+ IFN γ+ 阳性细胞由 (3 .80± 1.45) %升至 (6.94± 2 .63 ) % ;CD4+ IFN γ+ 阳性细胞由 (3 .0 9± 1.52 ) %升至 (5.2 0± 2 .94) % (P <0 .0 5) ;③病人耐受良好。结论 自体瘤细胞疫苗免疫后可改善肿瘤患者细胞介导的抗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低温、钾通道开放剂停搏对幼兔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钾通道开放剂(PCOs)取代传统的高钾用作停搏剂时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以及低温与PCOs之间的关系。方法32颗未成年(14-28 d兔龄)兔心进行Langendoff模型缺血/再灌注研究:对照组(C组,n=8),改良St.Thomas液灌注心脏停跳,15℃保存;实验Ⅰ组(T1组,n=8),单纯低温心脏自然停跳,15℃保存;实验Ⅱ组(T2组,n=8),4℃Pinacidil(50μmol/L)液灌注停跳,15℃保存;实验Ⅲ组(T3组,n=8),37℃Pinacidil(50μmol/L)液灌注停跳,37℃常温保存。观察缺血前后心功能(左心室收缩峰压、舒张末压、最大压力变化速率)、冠状动脉流量、生化指标、心肌含水量、心肌超微结构等的改变。结果T2组左室功能和冠脉流量的恢复均优于另外3组(P<0.01),而在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方面,T1组优于C组(P<0.05),T1组与T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再灌注后心肌酶外漏及超微结构改变以T2组最为轻微,T3组最重;心肌含水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Os超极化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明显优于高钾停搏液;单纯低温即能对未成熟心肌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低温与超极化停搏之间的作用互相增强,但高钾去极化停搏削弱低温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进展期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第4周开始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接种共4次,每次间隔7-10 d;接种前3 d及第4次接种后1周,采集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流式细胞分析术/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测定CD8+-IFN-γ+、CD8+-IL-10+细胞及CD4+-INF-γ+、CD4+-IL-10+细胞;用自体肿瘤抗原做皮肤迟发型过敏试验(DTH),48 h后测量红斑、硬结大小(mm)。对DTH反应部位皮肤活检,用免疫组化染色了解局部细胞免疫反应。结果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后表现为:①CD8+-IFN-γ+阳性细胞由(3.90±1.42)%升至(7.12±2.15)%;CD4+-INF-γ+阳性细胞由(4.19±1.50)%升至(7.20±2.29)%(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对自体肿瘤抗原的特异性DTH反应明显增强(P<0.01);③DTH反应部位CD8+T细胞、CD4+T细胞浸润明显增多;④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免疫后,可改善肿瘤患者细胞介导的抗瘤免疫反应;自体肿瘤疫苗可激发患者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芪丹通脉片预处理组。生理盐水或芪丹通脉片灌胃7 d后,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4 h。伊文氏兰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计算梗死面积(IS)与缺血区面积(AAR)的比值(%,IS/AAR);TUNEL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blot测定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芪丹通脉片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小于模型组[(28.8±8.4)%vs.(49.1±10.3)%,P<0.01];其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亦显著低于模型组[(11.6±2.3)%vs.(20.3±4.5)%,P<0.01];而其Akt和Erk1/2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分别增加了2.5倍和1.9倍(P<0.01,P<0.05)。结论芪丹通脉片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并影响生存信号通路PI3K/Akt和Erk1/2的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和评价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人工肝支持治疗对重症肝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应用MARS人工肝支持治疗重症肝炎 16例共 36次作为治疗组 ,对照组为 2 0例重症肝炎 ,采用综合治疗 ,两组年龄、性别及肝功能相匹配 ;观察单次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及与主要生化指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存活率分别为 6 2 .5 %和 37.5 % (P <0 .0 1) ,单次人工肝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明显下降 ,分别由 (5 36± 175 )和 (35 2± 113)下降为 (30 1± 10 5 )和 (16 2± 6 3) μmol·L-1,平均动脉压由 (72± 8)mmHg上升为 (81± 7)mmHg(P <0 .0 1) ,心率由 (10 6± 18)下降为 (86± 12 )次·min-1。结论 MARS人工肝能有效的清除有毒代谢物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 ,预防或减轻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