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目前对沥青路面的开裂机理研究仅属于定性分析的情况,采用断裂力学理论,通过适当的条件假定,建立了带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4层体系平面应变分析模型,对正对称荷载与偏荷载作用下、4种极限层间结合状态所对应的沥青面层反射裂缝张拉型应力强度因子KⅠ与剪切型应力强度因子KII进行了回归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裂缝扩展比例下,张拉型应力强度因子与剪切型应力强度因子同各结构层参数能够呈很好的幂函数关系,可采用分段回归方法和幂函数乘积的形式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回归,给出了回归参数,经过检验,回归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上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金昌  朱向荣 《公路》2004,(3):6-11
基于动力学和弹塑性力学理论,采用轴对称有限单元法系统地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体的工作性状。以不同位置的竖向位移作为表征参量,探讨了不同车辆荷载周期、沥青混凝土的回弹模量、半刚性基层材料回弹模量和复合地基厚度等变化对表征参量的影响。本文结论可为软土地基上道路结构体工作性状评价及FWD的反分析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一直是路面的主要损坏之一。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反射裂缝性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反射裂缝扩展到沥青路面的顶部,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而要研究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反射裂缝性能,需要一种可靠的试验方法。目前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试验方法有好几种,而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针对性且对混合料抗反射能力的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经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试验研究,该文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试验方法,既操作简单、耗时短,又能直观地反映出沥青混合料的抗反射裂缝性能。  相似文献   

4.
含裂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粘弹性断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了研究含裂缝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工作性状,基于粘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和平面应变有限元法(FEM),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基准温度、路表变温及裂缝长度对含表面裂缝路面和含反射裂缝路面结构的松弛应力强度因子分布规律的影响。无论是对于含表面裂缝路面结构还是含反射裂缝路面结构,均可得出:路表降温幅度增加使松弛应力强度因子增大且应力强度因子松弛曲线逐渐变缓;基准温度对最大应力强度因子几乎无影响,基准温度越高应力强度因子松弛越快;裂缝长度增加导致应力强度因子增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疲劳断裂理论,根据完好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底部弯拉应力等效原则,对三维与平面应变模型荷载进行近似地等效转换。以裂缝扩展速率为等效原则,给出不同轴型和级位下荷载型反射裂缝的轴载换算系数,并与现有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裂缝扩展速率等效原则的轴载换算系数当轴重小于标准轴载时,比现有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轴载换算系数略微偏大,当轴重大于标准轴载时,要偏小一些。  相似文献   

6.
断裂力学理论在路面反射裂缝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温度变化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为计算模型。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单元法.通过计算得到了路表在不同变温、不同初始表面裂缝长度时道路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分布规律。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变温导致沥青混凝土的非均匀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变化温度场对含表面裂缝路面的作用。可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的低温防裂提供更符合实际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复合式(白+黑)路面的结构特点和力学特性,明晰了该种路面结构型式会出现反射裂缝为主的病害.依托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实体工程,提出了聚酯玻纤防裂布缝铺、聚酯玻纤防裂布全路面满铺、高分子材料接缝处理和PG82热沥青封层等四种延缓反射裂缝的处治工艺.长期跟踪观测结果表明,聚酯玻纤防裂布全路面满铺效果最好,高分子材料接缝处...  相似文献   

9.
基于脆性涂层法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脆性涂层法研究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脆性涂层的裂纹围绕着碎石与沥青胶砂的界面发展,在该界面位置拉应力高度集中;路面基层的裂缝顶部附近发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区的碎石与沥青胶砂界面是最容易萌发裂纹引发裂缝扩展破坏的部位;脆性涂层的裂纹分布总体是从车轮作用面向四周扩散,并围绕大粒径碎石扩展,弯拉型反射裂缝与剪切型反射裂缝涂层裂纹分布明显不同;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抗反射裂缝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祝云琪  曾四平 《公路工程》2008,33(4):51-53,74
从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出发,着重研究了位于RCC板接缝一侧的偏荷载对反射裂缝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偏荷载作用下反射裂缝的应力强度因子。在AC层与RCC板之间设-Goodman夹层单元,用以模拟两板在不同情况下的结合;为了反映裂缝尖端的奇异性,在裂尖周围设置了奇异等参单元,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该法得出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说明了该法的可行性。最后给出相应的算例,并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沥青路面受力变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为了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沥青路面受力变形的影响,对半填半挖路基进行弹塑性动力有限元分析,计算出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由于路基土在力学和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而产生的差异沉降。研究了两种工况(汽车荷栽作用产生的差异沉降及汽车荷载和土体固结共同作用产生的差异沉降)对沥青路面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进而得出一种计算沥青路面破坏时临界差异沉降的方法,为实际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泥粉煤灰碎石基层力学性能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和断裂力学理论判据,分析了荷载和温度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状态随水泥粉煤灰碎石基层性能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应力吸收夹层在减缓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的半刚性材料层反射裂缝方面的不同效果,采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技术,对半刚性材料层已有裂缝的4种路面结构进行了在车辆荷载和高寒地区的骤然降温综合作用下的热-力耦合分析.从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寿命两方面,开展了上述4种路面结构对反射裂缝在沥青面层中的扩展行为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和半刚性材料层之间设置的柔性基层和应力吸收夹层可大幅度减缓反射裂缝的扩展速度,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并按照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应力吸收夹层、半刚性基层的顺序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4.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旧路改造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控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至今仍是道路工程研究人员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总结和分析目前采用的反射裂缝防止措施及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国道320 K1156~K1161段(莲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进行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并对拟定的加铺层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加铺结构,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沥青加铺层结构是修补旧水泥路面的有效方法,由于旧水泥路面裂缝的存在,沥青加铺层易产生反射裂缝.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别改变加铺层厚度,夹层模量及轴载,得出加铺层应力响应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加铺层结构在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应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论对实际工程中选...  相似文献   

17.
循环荷载作用下道面和软土地基共同作用变形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弹粘塑性模型模拟路基和软土地基的应力应变特性,建立了动力有限元基本方程,对飞机荷载作用下道面和地基共同作用进行了有限元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循环茶荷载作用下道面和地基共同作用下变形性状。  相似文献   

18.
压实度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广东广清高速公路实际工程,讨论了提高路面压实度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建议性的沥青路面压实度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