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放大摄影为特殊X线摄影术,早已被应用于各种检查中,尤其在早期矽肺的诊断上其价值已被公认。但使用高千伏(95~125千伏)作为肺部放大摄影来诊断矽肺目前尚未广泛使用,高千伏放大摄影操作简单,且可以解决普通放大片和普通胸片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矽肺X线诊断与病理表现上的差距及减少O~I期的例数,我们曾给147例观察对象(O-I)采用了高千伏放大摄影,目的在于探索此种方法的表现与普通放大片和普通胸片的差异及其特点以及在早期诊断上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1973年10月至1977年6月对局管内矽尘作业工人;最短工龄2年,最长工龄20年,绝大多数为隧道开挖工(风钻干式作业为主),少数工种为石工、开山、支柱、采石、翻砂等工种共147例。都是经过普通胸片两张以上集体诊断为观察对象者。采用西门子Ergophos2型和国产KB400型诊断X线机单相全波整流,旋转阳极1.2×1.2毫米的有效集点,阴极扬起12度使用歪脖子遮线筒照射野限制在胶片范围内,靶一片距为200厘米,物一片距为  相似文献   

2.
质量好的胸片是尘肺诊断的重要客观依据。近年来大量病理和胸片对照资料证明,有半数病例其微细病理改变在胸片上不能明确反映,以致造成多年观察难于确诊,成为尘肺诊断和防治上急待解决的课题。为寻求能显示微细结构的X线检查方法,我院采用0.3mm微焦点X线管进行高仟伏放大摄影218例,并同时摄胸片作对照观察。其中健康对照组38人,铜矿0~Ⅰ期、煤矿0~Ⅰ期观察对象分别为37人、30人。石棉制品厂粉尘作业工人113人  相似文献   

3.
荧光缩影在国内对矽肺、肺结核的筛检开展已近20余年,为了正确估计其诊断价值,提高X线诊断水平,兹将本组10760例接尘隧道工人荧光缩影片的X线分析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应用捷克Chirana厂,SERIOMETAI110mm胸部X射线摄影机组装的荧光缩影体检车,深入我局各单位进行拍片筛检。该机与东德蔡司RK100型照像机配套。旋转阳极有效焦点为2×2mm。所拍摄的100×100mm图象较70mm胶片上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煤矽肺早期X线变化较细微,结节数量较少及纤细不易看到,因此煤矽肺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高仟伏及断层摄片对一般矽肺的早期诊断要较常规X线胸片为佳,但因高仟伏摄片由于电压过高(120~140kV),X射线的穿透力太强,对细网及细小结节的显示反而显得数量减少和模糊不清,断层摄片也不能把细小结节暴露出来,因此,我们把电压降到次高仟伏90kV,并和其他各种不同投  相似文献   

5.
苏联铁路中用直流3千伏的电气化铁路约24000公里,占总路长度的17.4%。为了能传输更大的功率以满足机车功率日益增大要求,计划把直流3千伏提高到6千伏,为此而设计制造了用于直流6千伏电网的ER2V-556电动车组。该动车组由四辆车辆(其中两端车辆为动力车、中间两辆为非动力车)组成。牵引电动机(每辆动力车有四台牵引电动机)通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目的是确定CT(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能否在早期石棉沉着症中确定胸膜和肺实质的疾患。以及应用CT对曾与石棉尘接触的病人中能否得到更多资料。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于工业尘肺检查,使X线发现得以相互补充。早期石棉肺一直被认为难以诊断。如众所周知,用力性呼吸困难及气体转移因子受损时,常规X线片上沒有任何改变。尸检所见胸膜钙化斑证实:X线所见仅及大约15%。很显然,一种早期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影像技术的不断改进,100毫米荧光缩影近10余年来得到了广泛发展,在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和教学工作中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欧洲一些国家,有半数以上的X线大片摄影已被100毫米荧光缩影代替 。但是对于尘肺的筛检和诊断价值报告不多。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在1978年~1979年的两次尘肺普查中,曾对隧道开挖工(干式作业)253人,电焊工162人,给煤工85人,个旧锡矿工14人,粉尘作业工龄都在8年以上者,试用100毫米荧光缩影片(以下简称小片)作尘肺普查,同时摄取站立后前位胸大片(以下简称大片)作对照。并注意到不同工种粉尘浓度与含矽量的不同,将粉尘浓度较大,含矽量较高(游离SiO_2平均30%)的隧道工单独分为  相似文献   

8.
目前矽肺诊断仍以X线胸片为主要依据、由于矽肺早期病理改变较为细微,因此对X线胸片质量,特别是清晰度要求较高,以利矽肺早期诊断,但通过我局两万多人矽肺拍片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虽经多方努力,使拍片质量有所改进,然而胸片的清晰度始终未明显提高,使矽肺的早期诊断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我们认为解决拍片清晰度问题,是当前提高拍片质量搞好矽肺普查的关键环节。影响清晰度的因素很多,诸如焦点大小、焦片距、物片距、物动度、增感屏、散射线以及投照冲洗等因素,在上述因素中,除焦点大小是X线机固有条件外,其余均可经过努力达到要求条件。目前我国基层医院普遍使用的是国产200毫安固定阳极X线机,  相似文献   

9.
矽肺的X线胸片表现与病理改变在诊断上多数是相一致的,但在有些病例中,矽肺的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在诊断上存在着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这次我们对一例生前诊断为“可疑矽肺”的患者进行尸检病理检查。病理结果与X线胸片进行对比,发现存在差异很大。患者生前十年动态观察的  相似文献   

10.
怀化铁路分局医院有两台200mAX线机,一台用于摄影,一台用于透视、胃肠造影。经调查,在X线机工作时,操作者某些部位的空气照射量率超过了国家卫生防护标准。 1981年底,该院请青岛四方机车厂有关人员对两台X线机进行了提质、准直、屏蔽的综合防护改装措施,我们于1982年3月,对两台X线机防护改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表1列出了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铁路的概况。在铁路电气化方面,法国早先推行过直流1500伏电化方式,自1955年单相50赫芝25千伏成功以来,决定在干线采用交流电化,现在南部是直流1500伏方式,东北部是交流25千伏方式,电化率为27%,其中直流电化线路稍长;英国,南部是直流600~800伏并尚有部分直流1200伏方式,1966年伦敦—曼彻斯特完成交流电化以来,决定采用交流电化方式,并对直流电化区段进行改造,为了经济,对直流1500伏和对地距离不足的线路,采用了6.25千伏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肺部非典型矽肺融合块的临床X线表现有时同外围型肺癌很相象,鉴别诊断常感困难,文献报导将矽肺误诊而手术者并不少见,我们也有过沉痛教训,说明两者在鉴别诊断上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自1968年4月至1979年8月的11年间,在疑难的胸部疾病诊断中,采用额面倾斜位体层摄影检查共154例,经过整理临床与X线资料完整者28例,其中肺癌19例(6例为粉尘作业工人),经病理和痰细胞学检查证实,矽肺融合块9例,具有可靠的职业史,随访5年以上,有逐年复查的一套胸片,认为诊断无疑者。年龄在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将着重其X线征象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25名健康工人X线胸片投照前后微量指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情况。结果表明,拍片后半小时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检出率均比拍片前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建议,在工人就业前及定期体检和临床诊断,治疗中避免不必要的或过于频繁的X线照射。另外,在不影响X线胸片质量情况下,要降低X线投照剂量。  相似文献   

14.
电力牵引变电站和接触网工频电磁场的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力牵引变电站和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变电站是将市电工频(50周)110千伏电压,变为27.5千伏输送到接触网上(25千伏)作为电力机车动力的来源,所以在变电站和接触网作业环境里,存在工频可变电磁场及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和防护问题。国外在这方面虽做了不少的调查研究工作,但多属于超高压的工频可变电磁场的一些问题,国内近年来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但电压是220千伏的。对于工频25~27.5千伏电压的电磁场特性的调研,目前尚未发现国内外有这方面的报导。所以深入了解工频25~27.5千伏电  相似文献   

15.
近一个世纪以来,X 线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它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的统计资料,人类因人工电离辐射源而受到的照射中,医疗照射在数量上占居首位,铁路系统放射性职业工作者中,医用诊断 X 线工作人员在数量上占的比例最大。必须努力减少他们所受的职业性照射。X 线  相似文献   

16.
捷克斯哥达(SKODA)公司生产供本国铁路运用和出口的各种大功率干线电力机车。该公司已向苏联提供了1000多台CS—2型机车。目前还将向苏联提供功率为8000千瓦,最高速度为200公里/小时的两节八轴CS—200型大功率干线电力机车。CS—200型机车的所有设备均应能在电网电压波动为2.2~4千伏、环境温度为-50℃~+40℃下工作,此外还应满足下列技术数据:机车装备重量为175±2%吨;动轮轮径为1250毫米;传动比为1:1.721;最小曲率半径为120米,电阻制动持续功率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尘肺X线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与此同时,并宣布1963年颁布的矽肺及石棉肺X线诊断标准(简称旧标准)停止执行。卫生部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标准,于1986年内先后举办了两期培训班。笔者作为铁路系统的代表之一,荣幸地参加了该班学习。在1987~1989年,曾先后参加了铁道部及贵州省关于新标准的推广、培训和考核工作,以及实际应用,认识到它不但在尘肺诊断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而且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实践表明,新标准对我国的尘肺诊  相似文献   

18.
我局有 X 线机24台。其中200mA 以上的13台,50mA 以下的11台。1983年对防护状况的调查表明,立、卧位透视防护区监测点超过卫生标准分别占25.6%和53.3%%无一台 X 线机完全符合防护规定。防护用品均为铅制屏、椅、裙、手套。1.全局42名医用 X 线诊断工作者自觉症状见表1。  相似文献   

19.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Roentgen)在1895年发现X线,当时照的第一张人体X光片就是他夫人的手。由于人体骨骼含钙多,密度高,与周围组织对比明显,非常适合X线成像。从常规X线摄片,到CT,MRI,再到PET-CT,PET-MR以及分子影像学,一百多年来,医学影像学成了骨科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在各种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影像学科包括放射学和核医学,为骨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骨科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影像学成像技术的进步。放射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觉得下面几个方面是将来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现有医用X线诊断机的防护条件,通过反复实验,我们研制了两套KE和一套XG200毫安X线机防护装置,并已分别安装于三台X线机上,经数月试用,工作人员反映很好现归纳如下。一、管集防护 1.在球管出线口处嵌入一块2mm厚的古钱状铅板,将原发射线管束起来,防止向四周散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