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空吊车     
在船体建造拼板焊接流水线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中,自动吊运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拼板焊接流水线的特点是要求进行单张钢板吊运。考虑到钢板厚薄悬殊(薄的只有3毫米,厚的可达30多毫米),大小尺寸差异很大,因此,其自动吊运以采用真空吊比电磁吊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为提高造船生产效率及年造船吨位,于2008年初在制造部筹划引进了一条以生产76000t散货船货舱区平直分段为主的平面分段流水线,其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为制造12 m×12 m的分段1969个/年。该流水线于2010年6月开始在工厂总装、调试并试生产至今。由于设备本身及各种因素影响,试生产过程中遇到如焊材选择、大拼板横向焊缝处理、十字、T字接头的焊接及裂纹的处理等焊接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技术部门及生产部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该平面分段流水线能够顺利地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国内批量或非批量造船情况,综合论述中小型平面分段流水线总体方案的形成过程,内容包括:拼板与构架装焊工艺方案、总体布置以及辅助作业工艺方案等的选择问题;中小型平面分段流水线的典型总体方案及其经济效果的预测,以及它同依莎(ESAB)中小型平面分段流水线总体方案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厂对船体平面分段结构优质、高效制造的技术需求,以船体平面分段中间产品加工为功能对象,进行船体平面分段智能制造流水线装备的研发制造,突破流水线总体设计、智能化焊接、系统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一条包含拼板装焊、纵骨装焊、中组立制造等多工位的智能化流水生产线。通过工程应用实现船体平面分段由传统生产模式向以智能装备为标识的智能制造模式转变,可显著提高船体结构加工制造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徐凯  瞿荣泽 《江苏船舶》2011,28(1):9-10
叙述了货舱平直分段的施工流程、主板的拼板方式和4种平直分段的施工工艺,介绍了分段制作流水线的布置及肋板压入装置的构成,并与传统工艺进行了施工效率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船体分段拼板图设计是船舶建造生产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主要依靠人工绘制,效率较低。基于Tribon的GEN文件对分段拼板图自动设计方法展开了研究,通过提取拼板图设计必需的图形信息并进行自动区域划分和定义,确定各类型数据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类标注尺寸的自动计算方法,实现分段拼板图的自动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拼板图设计的准确性,而且能够提高拼板图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王小平  李国强 《造船技术》1993,(8):39-39,42
针对1.5~3mm薄板拼板焊时存在的烧穿、成形差、变形大等问题,对拼板进行混合气体单面焊双面成形自动焊,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已应用于出口产品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虚拟流水线生产系统及Petri网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船舶生产模式和特点,提出了船舶产品中曲面分段加工的虚拟流水线作业模式.研究了虚拟流水线生产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并对虚拟流水线生产关键技术中的作业负荷均衡技术和准时化生产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技术建立虚拟流水线生产系统模型,并将系统决策规则融于模型中,为系统仿真和调度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虚拟流水线生产系统及Petri网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船舶生产模式和特点,提出了船舶产品中曲面分段加工的虚拟流水线作业模式。研究了虚拟流水线生产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并对虚拟流水线生产关键技术中的作业负荷均衡技术和准时化生产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技术建立虚拟流水线生产系统模型,并将系统决策规则融于模型中,为系统仿真和调度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关于船体建造精度管理及精度拼板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滔  刘增荣 《造船技术》2003,(2):20-22,5
本文论述了船舶建造精度管理与生产设计的关系,提出了精度拼板新工艺,并提供了这一工艺在实船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曲面分段加工的虚拟流水线生产模式及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简要评述中国船舶生产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曲面分段加工的虚拟流水线作业模式.针对曲面分段加工虚拟流水线作业的特点,研究了曲面分段加工虚拟流水线生产模式的关键技术:作业负荷均衡技术和生产控制技术;虚拟流水线的自适应控制机制技术.利用虚拟流水线生产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船舶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2.
技革简讯     
YX1-2型永磁吸吊器YX1-2型永磁吸吊器(见封三图片)是南京航海仪器二厂在红旗造船厂和中华造船厂革新的基础上,并在他们的协助下,经改进制造的一种新型钢板吊运工具。这种永磁吸吊器已由六机部于1975年5月召开会议鉴定。YX1-2型永磁吸吊器用于单张磁性板材的吊运,用途广泛,特别适宜于船厂的板料库场以及钢板预处理、号料、切割、加工、拼板等工序中的钢板吊运作业。因此,它适应自动线、流水线的生产特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造船业中管子加工所应用的PCL-200型管子自动定长切割流水线,介绍了其机械系统与生产流程和生产特点,以及该生产流水线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豪华邮船建造中的薄板平面分段流水线,分析流水线工艺流程,确定流水线生产节拍,配置工位之间的缓冲区,制定流水线计划的标准作业周期,提出流水线计划管控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为实现流水线按既定节拍连续、均衡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工业化历史经历了从手工作业到流水线生产再到柔性制造3个发展阶段,其中,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是标准化运用的巅峰,因为流水线生产对标准化的要求最高,其对产品的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和生产标准化等都提出了严格要求.然而,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针对我司平面分段流水线设置状况,利用成组技术相似性原理,并结合目前我司各型船的产品特点,柔性组合各中间产品,分析中间产品对流水线生产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划分片体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无效工作时间,最大限度提高流水线设备利用率,实现流水线节拍生产,同时也分析片体划分调整后所带来周期上的变化对350t大组翻身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利用主板切割误差补偿解决船舶建造过程中主板切割不良、如何提升原始坡口保留率等问题,将模拟拼板数据与改善主板切割精度贯穿成一体,从而优化被研究对象,实现无余量造船,最终为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船厂管加工车间流水线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和需求,开展管加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总体设计,构建基于流水线的船厂管加工车间MES。该系统涵盖设计工艺、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整合各流程节点之间的数据与信息,实现管生产过程的综合监管和全局分析,可有效提升船厂管加工车间流水线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由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船体平面分段流水线消化吸收及应用研究成果于1997年10月通过了由船舶总公司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在新建的大型装焊车间的南北边沿各设置了一条从挪威TTS公司引进的线装法船体平面分段流水线。南沿的流水线长241.5n。,宽12m,以生产双层底平面分段为主。北沿的流水线长225.5m,宽12m,以生产上下边水舱分段为主。每条流水线设计的最大生产能力为每天三片平面分段。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软、硬件应用研究,基本解决了自制设备与进口设备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船》2001,(3):24
东造船集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设的船体平面分段流水线的优化设计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船体平面分段流水线的筹建从1999年3月确立技术规格书,至同年11月进入试生产,仅用了8个月时间,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目标,创造了国内外平面流水线的建线新高,为加快工厂的技术创新步伐作出了贡献,是沪东造船集团提高造船生产能力、缩短船舶总的建造周期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生产运行表明,由于该线的建设充分吸收了国内外的经验,结合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经优化设计和应用技术研究攻关,在流水线的优化设计、焊接质量、终端裂缝控制及生产设计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成为船体平面制造中达到快速、高效、高质的现代化工艺装置,其优化设计及应用技术研究属国内领先,已达到国际同类工程的先进水平。其中终端裂缝的控制技术属国际领先。 (邵天骏供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