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某款柴油机试验过程中曲轴箱通风系统出口出现的大量机油问题,在试验台架上测量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机油溢出量,在排除发动机窜气量及窜气中机油含量高等原因后,根据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安装角度,分析了该曲轴箱通风系统机油溢出量高的原因。采用橡胶膜片单向阀,在储油腔内壁增加6°斜槽,同时优化预分离结构后,得到了曲轴箱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试验验证表明,橡胶膜片阀式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在整个机油溢出试验中机油溢出量很少,满足该发动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曲轴箱通风(PCV)系统监测的故障标准:(1)如果曲轴箱与PCV阀,或者PCV阀与进气歧管之间断开连接,OBD系统会检测出故障。(2)对所有形式的外接PCV系统的管路和软管,如果它们用于平衡曲轴箱压力,或者用于对发动机的不同区域进行通风,那么这些管路、软管断开或损坏,OBD系统会检测出故障。(3)OBD系统对曲轴箱通风系统按照OBD基本监测条件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3.
分析极寒环境下,发动机窜气在呼吸管处凝结致使曲轴箱压力升高,导致机油尺弹出或曲轴箱后油封失效漏油等问题。介绍通过曲轴箱通风系统中全负荷呼吸管的更改设计,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试验认证,以保证车辆在极寒环境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形式及几种油气分离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滤网油气过滤+旋风式油气分离器+PCV控制阀。在发动机机油量为标准值、最小值、最大值增加20%工况下,进行了全负荷曲轴箱通风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在活塞窜气量增加1倍时,油气分离器和PCV控制阀之间无可见油流,曲轴箱漏气量和曲轴箱压力符合评价指标要求,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油气分离效率,降低机油携出量,并维持合理的曲轴箱压力,以BFM2012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发动机预分离之后连接一个弥散式油气分离器的新方案,并将新油气分离器与原离心式油气分离器做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配备弥散式油气分离器后,活塞漏气量下降1~3 L/min,曲轴箱压力升高40Pa,油气分离效率由原来的53%提高到79%~95%,且不影响加机油的周期,但曲轴箱通风系统阻力增加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少量高压可燃混合气及废气会经活塞环窜入曲轴箱,这些汽油蒸气及废气遇冷凝结后使机油变稀,加剧机油变质,致使发动机润滑性能变差。同时,窜入曲轴箱的汽油蒸气及废气还会使曲轴箱内压力增大,机油从曲轴油封、曲轴箱衬垫等处渗出。因此,当代发动机均装有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以避免或减轻上述现象。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有一般式、单向阀(PCV阀)式、油气分离式  相似文献   

7.
主要原因①汽缸磨损过度或拉伤,活塞环磨损过度、失圆或折断,汽缸密封不严。②气环卡死在环槽中,汽缸内高温气体下窜至曲轴箱烧机油;油环卡死在环槽中,不能刮去缸壁上多余的机油,致使机油燃烧。③机油加注过多,导致飞溅到汽缸壁上的机油不能完全被刮去而燃烧;曲轴箱通风阀或管路堵塞,使曲轴箱内压力升高,机油乱窜形成异常燃烧。④活塞环安装不当,端口没有错开适当的角度而漏气;扭曲环或锥形环装反,不但起不到刮  相似文献   

8.
袁涛 《汽车运用》2010,(1):46-47
<正>外部渗漏发动机机油外部渗漏通常因油管破裂、密封垫或油封损坏、紧固螺母松动等引起。另外,因曲轴箱通风系统堵塞而引起曲轴箱内压力过高或者压力润滑油路中油压过高,也会促使机油外部渗  相似文献   

9.
针对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在寒冷条件下结冰失效问题,文章介绍了采用发动机冷却液对曲轴箱通风系统管路进行加热,以及针对局部结构位置进行保温的方案解决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在寒冷条件下结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某型车用直列4缸柴油机开展了机油消耗、窜气和曲轴箱压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发动机在低负荷低转速工况下燃油消耗与机油消耗的比值(机燃比)不满足设计要求,随着转速和负荷的提高,总机油消耗量呈增加趋势,曲轴箱通风(PCV)系统所占总机油消耗比例较高,各工况点平均值约为10%。借助CFD仿真手段对原油气分离器及改进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得知原结构油气分离效率较低,改进方案分离效率大幅提高。验证试验表明,3种对比工况下改进方案窜气特性和曲轴箱压力均满足设计要求,PCV系统机油消耗均大幅度下降,说明改进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正>外部渗漏发动机机油外部渗漏常因油管破裂、密封垫或油封损坏、紧固螺母松动等引起。另外,曲轴箱通风系统堵塞,引起曲轴箱内压过高,或者压力润滑油路中油压过高,也会促使机油外部渗漏的发生。外部渗漏的可能发生部位有发动机外部油管、曲轴箱排油塞、油底壳密封垫、气缸盖垫、气门室罩密封圈、  相似文献   

12.
四冲程摩托车用曲轴箱通风系统应当改进。试验研究表明:改进进气管真空度、强制吸气和改进化油器喉管的方案可以减少污染、节省燃油、延长更换机油时间(节省机油)并使机件润滑得更好,从而延长机件使用寿命。四冲程摩托车用曲轴箱通风装置的应用研究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3.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是用来调节混合气通过量和曲轴箱通风装置的压力平衡的,该阀是一个由弹簧控制的膜片阀,结构如图8所示。控制管路与进气歧管相连。这样进气歧管压力就作用到膜片上,于是就可以操纵该阀了。当节气门关闭时,进气歧管内产生很强的真空,这个真空力会逆着弹簧力将压力调节阀关闭。如果压力调节阀有故障(膜片损坏),就可能导致轴密封圈损坏。如果压力调节阀关不上,通过进气歧管建立起的真空就会过大,轴密封圈向里拉,于是产生泄漏。如果该阀打不开,曲轴箱内的压力就会过高,这同样也会损坏轴密封圈。4.机油供油机油供油示意图如…  相似文献   

14.
1.装配OM646.986发动机的906车型曲轴箱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故障现象:发动机机油从阀盖和曲轴箱内部通风过滤器间的密封圈处漏油。故障诊断:其原因是曲轴箱内过大的压力使得曲轴箱内油气分离器的过滤网堵塞,这个油气分离器内阻塞  相似文献   

15.
正(接上期)七、机油泵和质量平衡机构 发动机润滑机油由1个体积流量可调的摆动滑阀式机油泵供应,该机油泵与质量平衡机构模块一起作为整体单元布置在发动机油底壳中,并由曲轴前端通过1条噪声极低的齿形链条传动。发动机的机油压力由1个电磁阀根据每个运行工况点的需求来进行调节,因此明显减少了驱动功率。八、汽缸盖罩、曲轴箱通风和机油分离由塑料制成的汽缸盖罩既承担密封功能,而且还集成了曲轴箱通风和机油分离装置。正如在涡轮增压汽油机上的情况一样,  相似文献   

16.
正(六)曲轴箱通风系统(如图31所示)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气体会通过活塞环和气门油封漏入曲轴箱内。这些气体(俗称"窜气")会降低发动机油的质量。在窜气中悬浮的发动机油微粒可在被导入进气歧管前使用离心器进行分离,从而可降低发动机油消耗。曲轴箱通风系统可将这些气体从曲轴箱内排除,并在将其带入进气歧管后再回到汽缸重新燃烧。该封闭式系统可防止扫除的气体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1.6L科鲁兹行驶时突然闻到发动机舱有异味。 故障诊断与排除:检查发现机油尺从机油尺管中脱出来了,机油飞溅到发动机上。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发现机油尺管一直向外排气,压力较大,对比其它车辆,在机油尺管口上盖一张纸进行检测,怠速时应该是负压,高转速时负压稍有减少,说明此车曲轴箱通风系统失效了。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台当量空燃比天然气发动机,研究了试验室全流测试设备运行状态对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曲轴箱压力的影响。CVS系统流量并不影响曲轴箱压力,而进气压力与曲轴箱压力呈正相关关系,在测量曲轴箱压力时应采取关闭进气空调或使用开式系统等措施避免干扰的引入。利用增压器入口前端的进气负压难以保证WHTC循环过程中曲轴箱一直保持负压状态,结合主动式油气分离器、节气门后端负压的引入可以优化曲轴箱通风系统。优化后的系统在WHTC过程中曲轴箱压力能够保持在-2.1~0kPa,平均曲轴箱压力较改进前降低1kPa,能够满足国六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故障现象该车高速行驶中发动机突然熄火,且无法起动着机。故障诊断将车辆拖回修理厂,检查发现机油严重不足,但未见漏油痕迹。观察排气管,发现有大量油渍,怀疑发动机烧机油,决定拆解气缸盖进行检查。拆下发动机装饰罩盖,发现连接至进气管的曲轴箱强制通风波纹管弯折(图5)。与车主沟通得知,该车1周前进行过维护,由此推断维修人员维护时拆过曲轴箱强制通风波纹管,但安装时没有正确复位,导致该波纹管弯折。分析  相似文献   

20.
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PCV)是现代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的一种通风装置,其主要功用是将窜入曲轴箱的可燃混合气及废气全部引入进气系统再次燃烧,既节约能源,又可防止污染环境.若该装置发生故障,一般会出现怠速不稳或怠速过高以及发动机熄火等现象.若PCV装置堵塞,则会出现在PCV阀、机油箱盖和机油尺附近泄漏机油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