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车身零部件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硬点技术应用的分析。阐明了在装焊夹具、定位样架和样板的设计、制造和调试中要坚持统一定位基准的RPS定位系统原则的同时,还应采用成组、硬点技术对参加装配零部件的安装、定位孔进行分组精度控制。这样,才能做到为每个零件选取最合理的加工方法,在保证零部件装配精度的同时节省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AMT变速器执行机构蜗杆的加工精度,提出一种蜗杆加工用刀具的新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设计的蜗杆车削用刀具,能保证其与切削平面平行的任意位置截面的几何轮廓一致,使刀具形状精度的一致性得到保证,刀具磨削修整方便,且降低了刀具的制造及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3.
杨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4):157-158,171
在城市轨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上软下硬的地质环境,对盾构的正常施工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例,对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施工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了盾构穿越上软下硬以及硬岩段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固定工件,使之占在正确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使用机床夹具可以保证工件的技工精度,减少辅助工时,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扩大机床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机床夹具在机械夹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机械加工的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当前在现代机床中常用的夹具有组合夹具、成组夹具、自动化夹具、数控机床夹具等,每种夹具都有各自的特点,随着现代制造业对加工精度、加工速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现代机床夹具也面临更新换代的要求,因此设计先进的现代机床夹具以使之可以适应现代加工的需要,成为当前机械加工行业关注的重点。机床夹具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在产品生产制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各个企业都在不断地增加人力和物力来加快其设计和生产速度。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某越野车7自由度模型,分析了该车辆在直线行驶、加速-制动以及转向工况下悬架阻尼变化对车辆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制了电磁阀控制阻尼可调减振器,并进行了减振器示功试验、速度特性台架试验,得出被动减振器及可调减振器的示功图和速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该可调减振器的软、硬阻尼力随速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别,说明基本达到了阻尼的软、硬可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水底软硬不均地层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技术问题,以某水底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对超大直径盾构在水底上软下硬地层掘进中面临的技术难点、盾构机选型、施工方案选择、试验段掘进效果、方案可行性以及掘进管理控制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有针对性设计功能的盾构机,在低刀盘转速、低掘进速度下,超大直径盾构直接掘进通过水底上软下硬地层的施工方案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并得到了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7.
我厂在1980年10月大修的116台汽车中,消耗曲轴43只,价值98900元。可见,为降低修车成本,必须减少曲轴消耗量。而延长曲轴使用期限是减少曲轴消耗量、降低修车成本的重要措施。曲轴的修理,主要是修理曲轴轴颈尺寸和精度,还必须注意修复轴颈的同心度、平行度、曲轴半径以及各连杆轴颈间的夹角等相互位置精度,同时亦应注意保证曲轴原中心线位置不变。一般都采用轴颈重磨的方法来恢复曲轴轴颈尺寸和精度。但是,为了保持曲轴的强  相似文献   

8.
岩石的点载荷强度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规范给出了二者之间转换的经验公式,但精度较差。根据青岛海洋大桥桥址区勘察所取得的18组软岩和44组硬岩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岩石点载荷和岩石抗压强度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软岩的转换关系式为Rt=-0.495+13.715·Is(50);硬岩的转换关系式为Rt=11.158+9.203·Is(50)。该转换方程用于胶州湾地区岩石强度转换,提高了精度。  相似文献   

9.
当大断面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时,出于安全、成本及进度等综合考虑,单一的开挖方法往往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恰当的开挖方法需要在理论计算的指导下不断试验、分析和总结,才能有所突破.结合ANSYS10.0有限元计算软件和施工监测结果,对上软下硬地层中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做了深层次的分析,通过对多种工法的实际量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些施工参数,可为类似地层施工借鉴,可为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悬架硬点和衬套刚度的测量误差对模型精度有一定影响。以物理实车试验数据为目标,在adams/insight中对硬点位置和衬套刚度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对灵敏度高的参数进行调整,以此提高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盾构在地层中的受力状况、盾构推进时受到的阻力。根据多年施工实践,证明盾构在正面土体性质软、硬均匀地层中推进施工,用纵坡调整及调整千斤顶伸出长度差来控制盾构轴线位置,是一项最佳也是最简便、有效的技术,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措施。为提高施工速度,对盾构机机构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以上软下硬为特征的土岩交错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围岩振速的环向分布、土岩界面附近的衰减规律和界面两侧围岩力学强度的影响等。结果表明:环向上围岩振速最大位置出现在土岩交界面与隧道壁相切点附近,以此切点为中心,土岩界面的法线两侧围岩爆破振动速度基本对称,且越远离切点,则爆破振动速度越小。靠近隧道壁的振速矢量具有显著的环向优势。在软硬岩层界面附近,岩体振速与弹性模量比呈负相关关系,即岩体振动速度随着界面两侧岩体弹性模量比值的增加而降低,且随着弹性模量比的增加,径向各测点峰值振动速度下降,横向峰值振动速度在径向1 m范围内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13.
陈伟国 《路基工程》2015,(3):210-212
针对南京地铁机场线1号风井-禄口机场区间隧道,在长距离高强度岩层兼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穿越重要建(构)筑物的施工环境下,采用TBM和EPB双模式可转换盾构掘进施工,既能满足在高强度硬岩中掘进效率,又能保证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时建(构)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小批量零件机械加工中,经常遇见精度高且超出磨床加工范围的磨削孔。此类孔一般都比较长,孔的公差小,而且与外圆有同轴度要求,普通内圆磨床无法一次加工完成。传统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无法保证此类孔的精度;在高精密机床如坐标磨床上加工完全可以达到要求,但成本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在普通机床上对传统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进行了改进,从而保证了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倍耐力运动总监亨布利表示,2013款F1轮胎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整体上配方更软,可以让轮胎更快地上升到工作温度,使得每个单圈的耗时减少0.5秒。更快的热降解和更大的性能差异,也将产生更多的超车场面。每场比赛,每部F1赛车将获得11套轮胎,6套为较硬配方轮胎,5套为较软配方轮胎。硬胎的颜色从银色变为了更加鲜艳的橙色,这将有助于观众区分白色的中性胎和硬胎。在配方上,轮胎都变得更软,这不仅增强了性能表现,而且能有针对性地加速轮胎磨损,尤其是热降解速度会更快。这将确保每一场比赛至少可以实现两停,增大了的性能差让轮胎策略变得至关重要,在合  相似文献   

16.
日产千里马(MAXIMA)轿车使用VG30E发动机,采用类似博世LH型汽油喷射系统ECCS。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是ECCS系统ECU控制喷油毫秒的重要参量。它向ECU反映的是驾驶员的驾驶愿望。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实际上是一个电位计,它将节气门位置(开闭程度)和速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传到ECU,ECU根据此信号决定怠速位置,称作“软怠速开关”,控制发动机在断油时的运转。另一方面,置于传感器内部的“硬怠速开关”只用于诊断系统,不用于发动机控制。如果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工作不良,便可能  相似文献   

17.
利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以悬架运动学特性设计曲线为优化目标,对悬架硬点的布置位置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按照优化后的硬点位置计算出的悬架运动学特性曲线与设计曲线基本一致,因此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实现对悬架硬点结构的优化布置,提高车辆性能。  相似文献   

18.
董生贵 《汽车技术》1995,(12):22-26
分析了传统老式曲轴动平衡机电测系统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曲轴动平衡机微机测试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两种测试系统的对比试验表明,后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可以和各种规格型号的软、硬支承平衡机匹配,且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黄文鹏 《隧道建设》2012,32(4):587-593
为解决硬岩TBM在硬岩节理密集带地质段施工时,刀盘刀具损坏严重、施工效率低下、施工成本增加问题,针对中天山铁路工程硬岩TBM节理密集段现场施工情况,分析刀盘刀具的主要损坏形式及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硬岩TBM在节理密集带地质段掘进顺利进行,保证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65年就着手试验和研究光面爆破,到80年代中期,光面爆破在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上取得了更完善、更全面的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施工人员认为硬岩可以光爆,软岩不行,并认为光爆打孔多,浪费大,进度缓慢,技术性强,夺大断面光爆技术推广不开,发展速度受到了影响。本目的就是要在软岩大断面隧道施工中,推广使用光面爆破新技术,介绍具体的设计方法,以便达到减少超挖、节省投资的目的,以供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