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工程设计知识表达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研究当今人工智能知识表达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设计过程的特点,在参考与工程设计和智能CAD系统开发实践中,提出了适合于工程能CAD系统设计的工程设计知识表达体系,其中包括工程语言知识,工程数据表知识,工程设计示例知识和工程图形知识;开发了基于这几类知识的推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CAD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现阶段智能CAD只能采用改良的设计系统,通过对工程设计系统的剖析,给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智能CAD的结构模型,并对其中的主要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列举了这种智能CAD结构模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S-CAD系统中的S-EL语言的研究背景、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的介绍、描述了较为完整的工程语文知识表达模型,并用实例说明了S_EL语文遥应用。该语言包括数据类型,表达式,语法 述等内容,用于表达工程规范和工程专家经验知识,是工程智能CA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集成化CAD系统和钢桁梁桥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面对象的设计方法,与编程技术,完成了钢桁梁桥CAD系统结构对角模型及其数据结构,讨论了了工程数据 和图形核心系统,开发了钢桁梁桥自动制图模块,对工程CAD技术在格梁工程中的发展和应用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智能CAD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智能CAD产生与发展过程,在肯定其作用的同时探讨了系统CAD系统研究和应用过程中所存在不能处理模糊信息和没有自学习能力的不可克服的缺陷。提出了智能CAD的发展必须结合模糊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最后讨论了面向并行工程的智能CAD的实施特点,并预测了智能CAD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工程实例知识的表达和推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工程实例类知识的表达和基于实例的推理机制,是这基于实例的推理在工程智能CACD系统中得以应用必须解决的关键总是在基于实例的推理中,将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引入到实例相似性度量中,提出一种相似性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的综合图形系统开发的概念和实现方法,介绍图形对象与工程数据库的关联及建模方法,通过-SCADA系统的综合图形系统开发的实例,叙述了工控系统中综合图形系统开发的程序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设计利用实例进行设计的思维过程,从模拟设计专家设计思路角 ,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的推理策略-综合评判。该策略在模糊区配模型和模糊评价模型基础上,通过多层次评价模,定理描述实例在不同层次的相似性,综合评价选出最适当的实例。该策略被应用于工程智能CAD核心系统开发中。  相似文献   

9.
弯管构件的特征建模与交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构件CAD系统中采用特征建模的关键问题,介绍了工业管道工程中弯管构件的特征模型及其在CAD系统中的交互设计技术,本语言所介绍的弯管构件特征模型已在锅炉CAD系统中取得了较好应用,实现了构件模型数据与构件图形之间的同步修改及联动。  相似文献   

10.
由西南交通大学、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和长沙铁道学院完成的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合同项目: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G)──新建铁路选线设计智能CAD方法的研究近期通过了铁道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项研究引入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将知识库技术、数据库技术、交互式图形技术与最优化方法相集成,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开展本项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为:线路平面走向方案评选模型的研究;生成线路平面初始方案的智能CAD方法的研究;线路平、纵断面整体优化的改进与提高(长沙铁道学院负责);线路最佳方案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工程设计问题的智能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工程设计间题特性以及工程设计思维特点的论述,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实 现智能CAD系统的工程设计智能模型。这种模型用规划方法将整个设计间题分解成 由各种设计对象组成的类等级层次结构,能方便地将人类(专家)的设计知识和经验 融入到CAD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12.
公路设计问题是"定义不清晰问题",其设计过程是从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出发,逐步满足约束的过程.针对目前公路CAD系统仅从绘图和计算层面对设计师支持的现状,笔者在文中讨论了公路设计过程的典型思维方法,提出建立设计过程模型以提高公路CAD系统的支持水平,定义了基于约束描述的公路路线设计过程模型,给出了形式化描述,并以公路平面设计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生成线路初始平面的自动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迅速获得合理的线路平面初始方案,将产生线路初始平面的过程分为两个连续的子过程:首先根据航空折线寻求一条链式折线线路,然后对链式折线线路平面进行圆顺处理,生成直线-曲线-直线型线路平面;再进行线路平面初步优化设计后,即可得出线路初始平面方案。该方法已用于铁路新线设计智能CAD系统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智能冲模CAD系统中的CBD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实例推理方法(CBR)的一般原理,通过对比冲模设计过程和CBR方法,说明了基于实例的设计(CBD)方法用于智能冲模CAD系统的合理性,并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Preform design for shell nosing product without machining the inner surface after forming is an experience-extensive work. Generally, the initial design needs to be modified and simulated consequently to get proper preform and nosing die, and the iterative process is time consum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approach, in which the suitable initial design can be obtained by knowledge-base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nd the optimal design can be acquir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based geometrical modification. With the CAX object model as the bridge of CAD and CAE, the CAD model with simulation knowledge can be transferred into CAE automatically, and the CAE result can be automatically utilized as well.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imulated shape and the desired shape, the dissatisfactory area will be modified. A new simulation and modification process will b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modified design. The process is repeated iteratively to get the optimal design. This approach utilizes the commercial CAD and CAE software, without the need of complex back-forward FEM procedures. Based on the new approach, an in-home intelligent shell nosi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a case study proves that this system can reach a reasonable design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6.
智能物流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提出智能物流系统(ILS)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物流学及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智能物 流系统的结构;根据物流活动的功能,选择了相关智能技术,以便为智能物流系统设计提供参 考.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以铁路物资配送系统为背景,提出了铁路智能物流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以最小时差理论为核心的驼峰溜放纵断面的优化模型,并采用约束变尺度法进行计算,应用GKS 图形标准开发后置图形处理模块,实践表明,该 CAD 系统对驼峰溜放纵断面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参数化技术开发预应力钢束设计CAD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参数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对预应力钢束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钢束纵向及横向设计参数模型,详细探讨了预应力钢束设计CAD系统中参数化设计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