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效微絮凝净水技术是水处理中的新技术,铁路给水所通过采用该技术研究的新型净水器,大大提高了净水效率,出水时间为20 min,净水效率提高4.5~6倍。  相似文献   

2.
温汉宗 《成铁科技》2005,(2):9-10,12
分析水净化原理,一体化净水器在处理过程中难解决的问题,对净水器使用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3.
铁路的供水管网与水司供水管网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铁路给水站分布较广,点多线长,供水量小,瞬时供水量大,要求供水保证度高,供水成本大。在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上与先进水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全面掌握供水管网的现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供水成本,规范管网管理,是铁路供水企业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21日,某铁路高层家属区发生一起由生活污水污染高层二次供水的事件,现将有关事件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是日15点,该家属区居民向供水部门反映,诉家中自来水有异味,供水部门随即对用户家庭末梢水多点采样检验,结果显示:该水样浊度、氨氮、亚硝酸盐氮均几十倍超标。18点,供水部门作出停止向高层家属区供水决定,并向铁路卫生监督部门报告。铁路卫生监督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深入供水现场进行调查。1污染原因分析该家属区供水方式为二次加压供水,贮水池为地下四格水池,内部互通,储水池水量由市政自来水供给,潜水泵再把贮水池贮水送入住…  相似文献   

5.
目前部分铁路地区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经影响到这些地区特别是铁路沿线小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安定。本文对影响供水水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铁路供水水质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创新 降低水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供水企业供水损失率普遍偏高的现状 ,分析存在的设备和管理上的两种损失 ,并提出几种降低水损的方法 ,尤其指出通过提高科技水平降低供水损失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是我国当前普遍推广应用的节能技术 ,而全自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设备是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结合渝怀线第 16标段隧道工程供水方案 ,较系统地介绍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与安装 ,具有一定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郑州铁路局管内水电段448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现状。监测表明,感观指标:色、浊度、臭和味合格率,分别为97.8%,88.4%、98.4%。其中郑州水电段65个水源化学、毒理学检测指标中:硬度、铁、锰、溶固体、氟化物合格率分别为,76.9%,70.8%,04.6%,70.8%,56.9%。448个水源水质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仅为57.6%,提示我们今后管理重点应放在消毒方面。通过全局水质普查,对目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几项安全供水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铁路旅客列车供水(水厢水)的卫生状况,又怀铁管内8个车次的旅客列车供水分别采样进行了水质检测,共采集水样140份,总水样合格率为79.3%,PH值和细菌总数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项目分别为浑浊度,大肠菌群,铁等,旅客列车供水水质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提示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改良水质,以确保供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用水的卫生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对于二次供水污染的投诉越来越多,相关的卫生规范不断修订和出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型二次加压供水设备——无负压供水设备在国内供水领域诞生了,并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继而在铁路给水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负压(无吸程)管网增压供水设备非常适用于铁路小区的供水情况,充分体现无人值守、节能、节地、节水、防污染等诸多优点,从而确保安全、优质、不间断地供水。  相似文献   

11.
水损(即供水损失)是我单位业务管理工作的一项突出矛盾。管内各给水站水损率参差不齐。造成水损的主要原因有管材选择不当造成的管道漏水,如镀锌钢管与灰口铸铁管。因此,供水管道管材应优先选用球墨铸铁管和PE管,以减少管道漏水造成的损失。还应加强对管网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采用先进的检漏设备。  相似文献   

12.
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路给水系统的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水技术方案也需做出相应条调整。以目前铁路沿线车站常用的几种供水方式总结归类,从节能的角度探讨各个供水方案的节能效果以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打场和车河火车站采用跨区间连续贯通自流供水方式,由于管路长、水压高,导致贯通供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及爆管的重大安全隐患,经综合论证,决定采用设置膜片式减压稳压阀方案。对在试运行中出现的管道接头胶圈胀裂而发生的漏水事故,经厂方对减压稳压阀进行恒定减压改进后,达到恒定减压效果,实现了供水的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柳局西线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辖区集中式供水水质的监测,结果发现,国铁组供水水质的大肠菌群合格率为38.5%;地铁组为84.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供水水质中大肠菌群合格率偏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做好供水水质的消毒工作,防止生物性污染仍然是铁路沿线站区饮水卫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浅析铁路沿线供水降氟处理工艺的选择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环工处王石敏随着环境水文地质工作的逐步深人和加强,含氟量高的地下水越来越引起水文地质和给水工作者的关注。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许多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如氟斑牙、氟骨病等氟中毒疾患,与供水水源中含氟...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以客货运输需求为驱动的综合运输管控模式,将管控过程贯穿到中老(中国—老挝)铁路调度、车务、客运、货运、国际联运的生产业务流程中,研究贯穿全流程的中老铁路客货运输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该架构采用微服务组件,遵循平台+应用、系统整合、轻量化应用的信息系统设计理念,通过将生产业务微服务化,实现对客货运输、作业管控、智能分析等业务的高效便捷管理。客货运输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在中老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了铁路客货运输效率,提升了铁路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湘南铁路分散式供水的卫生现状,为分散式供水新、改、扩建工程及预防介水传染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普查监测,结果表明湘南铁路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29.82%,普遍受到大肠菌群的污染。结果还表明机管井水合格率明显高于砖混凝土结构井水合格率,深井水水质明显优于浅井水。改善铁路分散式供水条件,需多部门协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共同管理,也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邓明万 《科技交流》2003,33(4):25-27
青藏铁路经过550km的多年冻土区,只有在水地质勘察中,掌握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分布特征,查明地下水的水地质条件,才能提供合理的供水水源方案,满足车站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19.
结合铁路给水所运行特点,分析了全自动恒压供水设备在中小型给水所中运用的可行性,并通过试点运行和数据测试,对全自动恒压供水设备在用水要要求不同的给水所的运行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潢川站污水处理场工程设计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絮凝动力学和生物吸附理论,提出了“絮凝吸附-沉淀-活化”的生活污水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在新建西安南京铁路建设中,对潢川站生活污水处理采用该工艺进行了工程设计。通过近半年的试运行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对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能较大程度地提高SS、COD、BOD5等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具有明显的一级强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