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许多车辆都安装了“安全带未系声音提示系统”.这个功能是为提醒车上司乘人员系安全带而设计的。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响起报警声音。然而,好多不想被安全带约束的司乘人员却对此嗤之以鼻,觉得“吵”得人心烦。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很多乘客不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忘记系安全带,或者觉得系安全带麻烦,即使有声音报警提示乘员也不会系安全带。目前很多安全带报警系统还会出现误报警,即使是货物放到座位上也会引发安全带报警。由此可见目前这些报警装置存在精确度低、对不系安全带乘员惩罚力度低、效率低等缺点,无法真正起到被动安全装置的作用。针对于这种情况,文章设计了一种汽车安全带未系闪光报警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精确度高,加大对不系安全带乘客的惩罚力度,提醒乘客系上安全带,提高乘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12,(21):19-19
奥托立夫公司日前宣布,为进一步保护乘员安全,已研发出新款座椅安全带系统。该系统在传统的3点式汽车安全带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肩部固定点。目前雷诺汽车公司的新款电动车Twizy安装有奥托立夫的这一新款座椅安全带。  相似文献   

4.
<正>F10H总线系统网络框图如图50所示。6.可逆电动安全带收卷装置REMALI和REMARE可逆电动安全带收卷装置REMA自2011年秋季开始应用于所有F10车辆,同时自上市起也应用于F10H车辆。两个安全带均配有该装置(REMALI和REMARE)。所有车门都关闭后,可逆电动安全带收卷装置就会降低以较低收卷力系上安全带时产生的安全带松弛。通过消除安全带松弛可确保安全带与驾驶员或前乘客身体紧密贴合,从而可在发生碰撞时增强安全带约束作用。可逆电动安全带收卷装置的另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驾驶员是否系安全带的检测及报警装置仅仅只在本车内起报警作用,以及驾驶员虚佩戴安全带等问题,提出一种驾驶员是否真正佩戴安全带自动取证系统。该自动取证系统通过mRF2401单芯片无线发射模块采集车辆自身安全带报警装置中驾驶员安全带佩戴信息和车辆车牌号信息,并将此信息发射出去,无线接收装置nRF2401固定安装在铺设有交通专用网络的路段,并通过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信息上传至交通专用网络,通过上位机,从而记录下未系安全带的驾驶员所在车辆车牌号信息。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不同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作用,结论是前排座拉上宜配装三点式安全带并辅之气囊,后排座位上配装三点式安全带式或两点式安全带,但是约束系统也不是有的。  相似文献   

7.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人们的习惯性动作.在汽车召回修理(recall)已成制度化的美国,最多的召回项目是安全带系统.人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安全带呢?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扣系安全带的情况下,汽车事故死亡率可减少21%,而在车速为60~90km/h范围内,扣系安全带时的事故死亡率可减少50%.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带佩戴率,针对目前安全带佩戴提示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积分投影的安全带佩带识别方法.该方法在对采集到的乘员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灰度分配较为均匀图像的基础上,采用全局阚值分割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化图,再对二值化图像分别进行垂直和水平灰度积分投影,结合安全带几何特征的先验知识,得到安全带特征点的位置坐标,从而达到安全带佩戴识别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乘员安全带佩戴状况,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0年宝马X5车,行驶中驾驶人未系安全带,却无安全带警告音。故障诊断试车发现,在行驶中驾驶人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组合仪表上的安全带警告灯能正常闪烁,但音响系统不会发出安全带警告音。用ISTA诊断,读得了MOST环路(此车信息娱乐系统通过光纤传递声音信号)断裂的故障代码;根据故障代码的措施计划进行MOSTT环路断裂测试,发现顶级高保真放大器(AMPT)与电话间存在断裂现  相似文献   

10.
轿车安全带优化设计及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健  孙振东  史永万 《汽车工程》2002,24(2):160-163
安全带中限力器、预张紧器、织带的性能参数是影响车辆安全带系统约束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选取织带伸长率、预张紧器开始动作时刻、限力器恒力值以及在该恒力作用下织带的拉出长度为主要因子,提出了安全带优化设计方案。应用MADYMO分析软件建立的模拟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夏利7100型轿车的安全带系统优化参数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随机模拟的汽车安全带系统约束效能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君媛  林逸  华伟  张敏 《汽车工程》2004,26(3):311-313
建立了汽车安全带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基于随机模拟和响应面方法对安全带系统敏感参数的优化,给出了系统约束效能的优化区间,考虑到参数的制造和装配误差,对优化区间内的系统稳健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系统约束效能的最优稳定区间。  相似文献   

12.
一系统简介 预张紧装置是一种安全带牵引装置。当碰撞发生时,预张紧装置迅速启动,通过缩短乘客与安全带的间隙,达到将乘客缚紧在车辆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凯迪拉克CT6高配车型具有10个安全气囊和6个碰撞传感器,如图121所示中蓝色部分为碰撞传感器,黄色部分为安全气囊,红色部分为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安全带除带有气囊系统的安全预紧器外,还配置了电动卷收功能,可以随驾驶模式改变安全带预紧度,在正常行驶时消除自由行程,紧急情况下减少安全带的锁定时间。电动卷收安全带共有三种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两次动作的双安全气囊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两次动作的新型双安全气囊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设计要点。在低速(小于30km/h)冲撞时,该系统只起动安全带预紧器,在高速冲撞时,安全带预紧器和双安全气囊同时起动,从而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富豪S90型轿车的SRS系统包括防撞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和座椅安全带张紧系统.它由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模块、乘员侧安全气囊模块、SRS传感器模块、转向盘线盘、数据连接插头和座椅安全带触发装置等组成.  相似文献   

16.
张洪生 《汽车维修》2007,(11):16-17,19
富康轿车采用的是美国百利得(BREED)公司的SRS-40集成式安全气囊系统,为机械式安全气囊,安装在方向盘里,平时不需要维护。安全气囊是辅助约束系统中起缓冲作用的一种装置。需要强调的是,SRS系统设计为汽车安全带的辅助装置,只有在使用安全带的条件下,SRS系统才能充分发挥保护乘员  相似文献   

17.
全球汽车安全系统的领先供应商--美国TRW汽车集团推出了新一代主动式安全带和主动式带扣装置(ABL:Active Buckle Lifter),前者可以在困难的行驶条件下改变乘员的乘坐位置,甚至可警告乘员危险将至;后者则使安全带的操作舒适方便,能够帮助各种体型和年龄的乘员更为便捷地系紧安全带。  相似文献   

18.
正面碰撞安全带约束系统开发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张学荣  刘学军  陈晓东  苏清祖 《汽车工程》2007,29(12):1055-1058
详细介绍MADYMO安全带及正面碰撞模型的建模流程;并利用此模型,从乘员运动姿态、头胸部伤害响应值和非约束系统效率等方面,对比不同安全带预紧器、限力器模型对乘员的保护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利用预紧器消除安全带的初始松弛量,可显著提高乘员的非约束系统效率,并有效降低人体损伤值;在预紧量相同的情况下,锁扣预紧器的非约束系统效率优于卷收器预紧器;利用限力器可减轻胸部载荷。  相似文献   

19.
沃尔沃S90、V90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由驾驶员安全气囊、前乘客安全气囊、驾驶员座椅安全带收紧器、前乘客座椅安全带收紧器、螺旋电缆、位于中央控制台的SRS控制模块和位于组合仪表上的SRS警告灯等组成。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的强度足够大时,控制模块发出信号给安全带收紧器,安全带收紧器将安全带收紧约10cm。同时,控制模块发出点火信号给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产生氮气使安全气囊张开,然后氮气从安全气囊模块后面的孔泄出,维持安全气囊膨胀状态约0.2s。  相似文献   

20.
对某汽车座椅厂生产的前排座椅动态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研究在碰撞过程中安全带肩带力与腰带力的大小及规律。得到以下结论:在某常见车辆事故碰撞速度下,安全带肩带峰值张力为肩带力4 500-5 500N之间,腰带力6 000~7 000N之间,且肩带力小于腰带力。并通过一系列试验数据,总结其碰撞过程中两种类型安全带张力规律,可以为安全带约束系统的研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