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具有减振效率高,有效减振频率范围度,反应敏捷等优点,在机械振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一台四缸柴油机上进行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使用主动控制技术控制动力吸振式的频率,使其能足够发动机的主动振动频率,并保持最佳状态,从而有效地抑制发动机的振动。 相似文献
2.
传统动力吸振器结构简单,减振性能好,在汽车振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因传动动力吸振器参数不可变,减振频带窄,当激振频率发生偏移时有可能加剧被控对象振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二重动力吸振器.依据二重吸振器模型,推导了二重吸振器的解析解,分析其减振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动力吸振器相比,二重动力吸振器在振动控... 相似文献
3.
4.
车用发动机曲轴扭振与整车传动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曲轴系统扭转振动计算能准确地反映出发动机装入载货车后扭振情况,应正建立曲轴系统扭转振动计算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对CA1150PK2L2T型载货车伟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当量系统的转化和计算,利用汽车传动系统扭振计算程度对CA1150PK212T型载货汽车传动系进行了扭转振动计算。 相似文献
5.
6.
7.
8.
9.
针对某试验车后排右侧乘员处低频轰鸣声的特性及传递路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确定发动机的2阶振动是该低频轰鸣声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发动机的后悬置点传递到车身而引起的。提出了安装动力吸振器来减小发动机后悬置点处对振动传递的方法,并通过锤击试验和整车道路模拟试验表明,在该车前副车架后悬置点处安装动力吸振器,能够有效抑制其发动机转速为2 040 r/min时后排产生的低频轰鸣声。 相似文献
10.
论述动力吸振器设计开发原理,并从整车开发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传动轴的噪声-振动-平顺性(NVH)进行动力吸振器的设计。通过运用Head软件中的模态测试模块来确定噪声出现的频率,针对实际噪声工况设计吸振器的参数,并利用仿真和实车道路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吸振器效果进行验证。经验证该吸振器的设计解决了NVH 问题,改善了整车的驾乘舒适性。该方法可推广应用到整车其他零件的减振开发设计中去,对整车声学开发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某直列六缸发动机在台架试验中发生曲轴断裂的情况,通过检测确定硅油减振器已失效;为了确定硅油减振器失效与曲轴断裂的关系,搭建了发动机动力学模型对曲轴在可靠性试验台架上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分析比较了在硅油减振器正常和失效情况下曲轴的负荷情况及相应的疲劳可靠性差异。通过分析确定发动机曲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硅油减振器失效;在减振器失效后曲轴长时间在轴系扭转共振点附近全负荷运行,振动产生的动力学载荷使曲轴承受的负荷已超出其疲劳强度的限值,发生断裂;对硅油减振器改进后,经过多轮可靠性台架试验,没有再发生曲轴失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14.
15.
发动机曲轴弯曲疲劳强度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对发动机曲轴结构强度的研究,其基本出发点都是安全系数法,因此不能定量地反映曲轴安全可靠的程度。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对曲轴弯曲疲劳强度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计算,可靠度指标能够定量地反映曲轴的安全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6.
17.
18.
曲轴扭振减震器的功能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往复式内燃机由于其轴系是弹性系统,在运转中当干扰力矩的频率和轴系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即会发生扭转共振。扭转共振的危害极其严重。加装减震器是吸收振动最直接的方法。本文就减震器的功能、结构、特性及测试方法作了初步说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