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摩托车》2007,(8):42-43
本刊自推出技巧摩托车玩车技术系列介绍以来,受到各地摩友的普遍欢迎,广大摩友可以通过《摩托车》杂志获得正确、系统、科学的技术指导和玩车参考,满足了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求。随着近几年全国技巧摩托车赛事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摩托车爱好者投身技巧摩托车运动。应摩托运动爱好者需要精细讲解的要求,本刊用正误对照的手法,进一步深入、细致地介绍一些易学的实用技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金鹏 《摩托车》2004,(8):23-24
我是一个年轻的摩托车迷,一直想拥有自己的摩托车,美梦做了好几年,现在毕业参加工作终于能圆梦了,我非常高兴。《摩托车》杂志一直是我的好伙伴,每期我都认真阅读,从中获得许多摩托车知识和趣闻,也欣赏了许多世界顶级摩托车,让我大开眼界。在2002年第7期《摩托车》杂志上看到中国嘉陵集团生产的有着经典外形的城市多功能车——嘉陵JL70T-8型摩托车让我眼前一亮,在这个都市年轻人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时代里,她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3.
骑行散记     
周汝金 《摩托车》2004,(6):33-33
两年前,我买了一辆心仪已久的摩托车,随后又订阅了《摩托车》杂志,从中学到了不少驾驶和保养摩托车的知识,于是便想通过《摩托车》杂志把两年来骑行中的一些心得感受与摩友们进行一下交流。行车时首先要注意路况,并要能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危险,万万不可心存侥幸。一次,我们一行几  相似文献   

4.
李健 《摩托车》2006,(10):3-3
《摩托车》杂志诞生于1985年,从问世的第一天起,他就与我国的摩托车事业和广大摩托车爱好者的脉搏一起跳动着。在过去的21年里,我们一起见证了我国的摩托车事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起体验了摩托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一起闯过了各种艰难险阴;一起分享了"摩界"中那美妙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10,(8):88-89
《摩托车》杂志:相比于2008年,无论是参赛阵容还是后援力量,轻骑都明显加大了投入。请谈谈这一举措背后的意义以及轻骑对比赛的预期。济南轻骑:中国的摩托车运动文化正在兴起,摩托车的功能多元化发展,但就目前而言,中国的运动休闲系列摩托车还比较少,而且也不够专业,满足不了广大摩托车爱好者在这方面的功能性需求。轻骑一直非常关注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6.
我是广东省汕头市朝阳区文光新兴摩托车行的黄育新,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2161号会员。我与摩托车结缘是1988年的春天。当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能继续学业,为了求得生存,在汕头市职业中学摩托车维修培训班学习,在陈桂发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初步懂得了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原理。维修培训班学习毕业后,在汕头“坚明车行”实习一段时间,年底自己办起了修理店。刚开始,碰到很多困难,如本田CG125启动弹簧断,必须拆卸整个发动机。拆卸时我一点一点做上记号,然后,装上弹簧,小心地按记号重新装上,整整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当发动机启动的一刹那,心情是无比兴奋的,时至今日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由于在维修培训班学习时间短,我除了虚心向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外,主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学习内燃机书籍和《摩托车》杂志,使自己的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我的海王星     
徐晓春 《摩托车》2005,(3):25-25
因为踏板车具有易操作、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一道风景线。每一个摩托车爱好者都想拥有一辆外观典雅,制作精细,品质卓越的好车,年轻小伙子对速度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我同样存在自由奔跑的梦想。可以说,我是一个如痴如醉的车迷,也是《摩托车》的忠实读者,从杂志中,我了解了不少有关摩托车的知识,也欣赏了许多名车的图片。当我在《摩托车》上,看到豪爵摩托车公司生产的海王星的介绍后,该车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一遍又一遍地看了此车的参数和性能介绍、资料,期待着有一天,我也能拥有此车。2004年8月的一…  相似文献   

8.
摩友们:我是辽宁抚顺一名会员,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从事摩托车维修行业已有十几年,1989年,与《摩托车》杂志交上了朋友。在这十几年中,《摩托车》杂志使我及时了解了我国摩托车的发展与动态,使我在维修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断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维修技能。 《摩托车》杂志社,为我们全国的摩托车爱好者和维修技术人员建起了新的桥梁。去年10月,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无锡市隆重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一次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行业最广泛的大会.是《摩托车》杂志把我们聚到一起,感谢《摩托  相似文献   

9.
在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我负责客户工作。作为拥有近30年历史的老牌行业杂志,一直以来,《摩托车信息》在国内外摩托车行业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众多国内主流摩托车企业、经销商家与摩托车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这也为杂志社客户工作的开展打下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0月,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筹备,《摩托车技术》杂志在全行业的期待中创刊,与当时方兴未艾的摩托车行业形成呼应之势。也就是从那时起。《摩托车技术》拉开了与中国摩托车行业风雨同舟的大幕。时光荏苒,伴随着我国摩托车行业几度浮沉,《摩托车技术》度过了20个春秋,在金秋十月迎来了二十华诞。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有机会参加行业这样一个盛会,感到由衷地高兴,《摩托车信息》杂志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编纂成了《中国摩托30年报告》这本巨著,等于是为中国摩托车行业30年历史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14,(2):34-41
在本文截稿之前,2014年的春节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看看窗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还在为回家做着农历癸巳年最后的一次努力。或许在此时此刻,您家的团圆饭已经上桌了,看着满桌的饭菜和亲人们喜悦的神情,似乎是对自己2013年努力的一种褒奖。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像是集体过的一次生日。但除了享受节日的喜悦,这段难得的休息时间,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承上启下的一段时光。回顾去年,展望明年,光阴如此珍贵,这么一段时光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摩托车》杂志的所有同仁们在2013年付出了诚实的努力,除了出版12本精心打造的杂志,我们还在这一年中为广大摩托车爱好者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难忘的摩托车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摩托车爱好者与杂志的距离被拉近了,《摩托车》杂志也结交了很多朋友。现在,我们为大家烹制了一桌《摩托车》杂志活动版的团圆饭,希望能用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帮大家留住那些快乐美好的回忆。辛苦了一年的杂志同仁们也希望得到来自咱们摩托车爱好者的认可。春节就要到了,《摩托车》杂志祝大家都能过一个好年!  相似文献   

13.
杨德林 《摩托车》2006,(2):54-54
我是来自辽宁省抚顺市的一名选手,已经连续参加过三届由《摩托车》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并分别在第四届,第五届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和荣誉证书。这些都应归功于《摩托车》杂志和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各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与你同行     
戴巧芬 《摩托车》2004,(6):25-25
我是一个八个月大的孩子的母亲,与《摩托车》杂志相识三年。最初的日子是每个月都站在路口的报刊亭为老公买新出版的《摩托车》杂志。刊中字里行间“填”满了技术和机械,我不懂,他却爱看。记得第一次不经意地为他买回杂志的时候,他很开心。他告诉我,在当学徒时曾从师傅那里发现  相似文献   

15.
杨杰 《摩托车》2004,(12):16-17
我对摩托车是不陌生的,因为我的职业和它有关;我对摩托车是陌生的,因为我还在学习;我对《摩托车》是熟悉的,因为我已读了它近20年;我对《摩托车》是不熟的,因为它每月都会是新的。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09,(6):80-81
作为一名《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非常关注杂志的动态与举办的活动,得知《摩托车》杂志与台湾知名头盔品牌ZEUS(瑞狮)在做产品体验活动,我立刻将自己的资料发给杂志社,并有幸成为了本期头盔试戴体验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7.
信念与坚守     
一直在幕后,今天走到台前,不为别的,只想表达信念与坚守。时光荏苒,不觉间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已然走过30余年,与之相生相伴的《摩托车信息》杂志也创刊27年了。至今,原中国摩托车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立三同志的谆谆教导仍在耳边回荡:创办《摩托车信息》杂志,是因为中国摩托车行业需要信息平台,需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8.
信息     
《摩托车》2011,(8):20-25
《摩托车》维修版创刊号正式发行 《摩托车》杂志2011年7月15号隆重推出了一本定位于摩托车配件和维修人员的正式公开发行物--《摩托车》维修版,自此《摩托车》杂志变为半月刊,定价均为15元/本。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国内越野摩托车赛事的增加,越野摩托车越来越受到摩托车迷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参与到越野摩托车运动中。现向“越野迷”们介绍两种在各类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摩托车驾驶技巧,供大家参考,但要提醒大家,作为一名普通的爱好者,不可盲目模仿专业驾驶员的一些动作,以免发生危险。技巧练习时,要有同伴在场,并且要有相应的防护装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05,(7):33-33
近几年来,我国摩托车运动蓬勃发展,各地基层摩托车俱乐部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摩托车俱乐部作为摩托车爱好团体在民间的集中体现方式,如何经营与发展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促进摩托车俱乐部和企业、媒体之间搭建信息平台,加强交流,推动摩托车运动的发展,2005年全国摩托车俱乐部发展论谈峰会将在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举办。 石人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平顶山市以西130公里,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是最适合摩托车自驾游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摩托车俱乐部组织的摩托车手参会,可免收景区门票,其它费用自理。 主办:河南省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平顶山市体育局 承办: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平顶山市雄鹰摩托俱乐部 协办:《摩托车》杂志社、《中国机械》赛车版、《时尚摩托》周刊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