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LGW发动机采用的双涡轮增压系统特点如下:1.双涡轮增压器独立控制。2.中冷器集成设计,缩短进气管道长度,减少压力损失。3.钛铝合金制成的涡轮重量更轻,与普通涡轮相比减少51%的惯性损失,减少排气能量浪费。4.增压旁通阀、废气旁通阀均采用真空驱动。为了提高涡轮增压系统的冷却效率,LGW发动机采用了水冷式的中冷器,两个中冷器与进气歧管集  相似文献   

2.
《实用汽车技术》2006,(3):40-40
涡轮中冷增压是80年代后期在柴油机上广泛运用的新技术。此项技术装置由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组成。它利用排气中的剩余能量驱动涡轮增压器旋转,对空滤器中吸入的空气压缩增压.送入发动机进气管中,使进入气缸的空气总量增加。而装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下游的中冷器冷却并带走由于压缩空气和摩擦所产生的热量,进一步增加了进入燃烧室里的空气密度。  相似文献   

3.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1,(24):28-30
二、柴油发动机新技术 1.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技术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由涡轮增压器、中冷器及其它附件组成(见图1)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排气管接在涡轮壳上,发动机排出具有一定能量的废气经涡轮壳进入废气的压力和温度下降,流速提高,然后按一定方向冲压涡轮叶轮,使其高速旋转。废气的压力、温度越高,其转速也越高。与涡轮轴同轴的压气机叶轮也以相同转速旋转,  相似文献   

4.
8.涡轮增压控制涡轮增压控制系统包括水冷涡轮增压器、风冷中冷器、废气控制电磁阀等(见图20)。节气门开启时,废气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使得涡轮的转速上升(大约20000~150000r/min),增压压力提高,发动机输出增加。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12,(3):46-46
近年来,装载有中冷器的汽车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汽车工业正向内燃机小型化趋势发展。由于几乎绝大多数装载有发动机涡轮增压功能的现代汽车都同时会加载中冷器,这种连带效应也带动了其维修保养售后市场的扩容和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汽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成熟、可靠的现代汽车技术在军用汽车上应用得越来越多,使军用汽车性能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并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重装备运输车采用的新技术 废气旁通和增压中冷技术传统的废气涡轮增压装置,在发动机的整个工作范围内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采用废气旁通技术和高效的增压中冷技术后.可使柴油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均具有良好的性能。增压系统包括废气涡轮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排气管以及脉冲转换器。  相似文献   

7.
涡轮增压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温度非常高,经过增压的空气经进气歧管、进气门流至汽缸燃烧室,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导致燃油的不规则预燃而发生爆震,产生降低增压效果、损坏发动机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冷器的使用原因、工作原理、作用与副作用、分类、主要故障和维护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这款发动机采用博格华纳(Borg Warner)带有中冷器的旁通阀式废气涡轮增压(单涡旋)系统。涡轮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压废气驱动作高速运转,带动同轴的压气机压缩吸入的空气,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达到提高输出功率、降低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目的。增压器(图1)主要由压气机、涡轮、中央轴承及增压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增压控制系统包括增压压力控制和超速切断控制两套系统(图2)。  相似文献   

9.
涡轮中冷增压是80年代后期在柴油机上广泛运用的新技术。此项技术装置由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组成。它利用排气中的剩余能量驱动涡轮增压器旋转, 对空滤器中吸入的空气压缩增压,送入发动机进气管中,使进入气缸的空气总量增加。而装在涡轮增压器  相似文献   

10.
海霞 《汽车与配件》1999,(37):25-27
斯堪尼亚公司的柴油发动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沿。 50年代,当世界上还无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概念时,斯堪尼亚已率先推出涡轮增压发动机,随之又推出中冷涡轮增压发动机;1991年,研制出复合式涡轮增压发动机,燃油效率达46%,大大提高了柴油发动机的整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汽车柴油发动机的进气及进气中冷系统(空-空中冷)一般由空气滤清器、中冷器及其连接管路等构件组成(如图1所示),输气管路必须采用橡胶管与钢管连接,借助橡胶良好的柔韧性,可以方便管路布局和装配,并提高输气管路系统缓冲振动的能力.新鲜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过滤和涡轮增压器增压后,对于高增压比的发动机而言,气体温度可高达210℃甚至达230℃以上,经中冷器冷却后进入发动机,从而提高了新鲜空气的密度,使发动机可以吸进更多的空气并能喷入更多的燃油,促进燃烧更为充分,达到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介绍了南京依维柯汽车低排放发动机的喷油泵,喷油器,油管,废气涡轮增压器,活塞,中冷器等的技术应用和改进,经过大量试验和发动机十三工况试验表明,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直喷增压和增压中冷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达到欧洲I号法规的要求,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对我国的低排放内燃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现在可供实用的带中冷器的涡轮增压柴油机,是效率最高和可靠性最好的发动机之一。本文对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不带冷却系统的狄塞尔循环,对传统的柴油机效率、可靠性和寿命来说,将显示出新的划时代的发展的可能性。这里着重指出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各种问题,并阐述无冷却系统的绝热涡轮复合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电控可调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一台CA488汽油机改造为电控可调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了电控多点燃气顺序喷射技术、电控高能点火技术、可调喷嘴涡轮增压技术及中冷技术。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可调喷嘴涡轮增压技术可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优化增压器在全工况范围内与发动机的匹配,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增压后天然气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与原汽油机相当,低速转矩特性明显改善,同时发动机使用经济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冷器的布置优化是提升增压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手段。结合某SUV匹配汽油增压发动机的动力不足问题,分析进气阻力及中冷后进气温度的变化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台架试验对比2种中冷器布置方案引起的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前置式中冷器相对顶置式在全速全负荷工况下中冷后进气温度降低17.4℃,发动机功率提升3%,扭矩提升5.2%。文章通过优化中冷器的布置为发动机性能提升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欧Ⅲ排放实现后,发动机普遍采用增压中冷式满足发动机的进气流量、温度的要求~([1])。其中中冷温升是指在中冷器热侧出气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一般发动机对中冷温升有一个上限值要求,中冷温升超过上限值时,会导致发动机限扭、动力性下降、排放超标等问题。本文从设计理论的角度对某轻卡车型中冷温升超标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通过优化整改彻底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汽车知识》2009,(4):97-97
奔驰的改装专家BRABUS带来他们最新的改装作品,一辆基于奔驰G—Wagon的超级改装版。BRABUS为这辆G—Wagon配备了一台来自奔驰$600的双涡轮增压V12发动机,但酷爱改装奔驰发动机的BRABUS将这台发动机的排量从5.5L增加到了6.3L。还为这台发动机设计了全新曲轴.能够承受更大压力的合金气门室盖,以及专属的排气系统,优化的中冷器和更大的涡轮增压器。  相似文献   

18.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端安装于发动机中冷器安装于发动机中冷器和空气滤清器之间,压端则位于后处理装置和排气歧管间。废气涡轮增压器作为回收发动机能量并用于压缩新鲜空气,同时为发动机提供更大的动力的重要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船等各个交通行业。  相似文献   

19.
正动力系统的变化是最令人振奋的部分,JOHN COOPER WORKS的工程师在原有2.0L排量单涡轮双涡管发动机基础E进行了重新调校,原本就已不错的动力输出参数变得更为精彩。通过更换轻量化曲轴和凸轮轴减轻发动机运转负荷,更换全新的缸内直喷系统,全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VALVETRONIC,并更换更大尺寸的涡轮增压器和散热效率更高的中冷器,使涡轮增压值提升至2.2bar。这一系列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结合车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理念,介绍了CA6110Z1A1增压环保型柴油机在不改变CA6110自然吸气型发动机原有基本结构的前提下,采用增压技术的结构改造要点和整机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