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侧滑测试仪是微机汽车安全性能自动检测线的一部分。文章介绍该仪的测试原理、测试硬件和软件,并对结果作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汽车侧滑仪用于检测汽车转向轮定位值是否正常,是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站的必备设备之一,其结构类型主要有五种。文中对这五种侧滑仪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量的对比试验结果,对单、双板侧滑仪的检测原理及前轮侧滑量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汽车行进方向、车速、轮胎质量与侧滑板长度、载荷及侧滑仪滑板回位弹簧张力等因素对单、双板侧滑仪检测结果的影响。经过分析与探讨,认为用单板仪和双板仪检测侧滑量时,应有不同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4.
侧滑试验台;侧滑检验标准;速度表试验台;底盘测功机;轴重仪。  相似文献   

5.
针对GB7258-97标准中有关侧滑检测的条款以及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粗略分析关于侧滑量限值选取和检测局限性问题,指出修改标准的必要性,提出修改与执行标准件的方法。同时根据文章分析,引出侧滑仪的改良思路,以及为全面贯彻GB7258-97标准,当实行分级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汽车车轮侧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汽车车轮侧滑现象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定向侧滑、随机侧滑、转向侧滑和制动侧滑的概念,对这四类侧滑的特点及影响作了对比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出了定向侧滑影响较大的结论,并提出自动前束控制(ATC)理论用于补偿独立悬架结构非转向桥车轮定向侧滑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真正影响汽车运行安全的侧滑是整车侧滑,即汽车侧滑,引起汽车侧滑的不仅仅是汽车前轮,而且与汽车各都有极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后轮,因此,对机动车侧滑检验不应局限于前轮,而应着眼于整车。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测定前轮侧滑量的意义,其中就前轮外倾角和前束与侧滑量的关系作了分析,并阐明如何从前轮侧骨的值和方向来认识前两者的配合情况,本文还介绍了前轮侧滑量值对前轮行驶抖动的影响,最后,简略地介绍了我国当前水平的前轮侧滑试验台的状况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造成汽车侧滑的基本原因,不单单是汽车前轮定位角配合失当引起的,仅从前轮侧滑量检测的结果分析判定汽车侧滑合格与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利于行车安全和对汽车的正确维护使用。  相似文献   

10.
BG7258—87—3.1规定:“用侧滑仪检验前轮的侧滑量,其值不得超过过5m/km。侧滑量是汽车年审、技术等级评定检测的必检项目之一,在汽车日常使用、保养、维修过程中要有足够的重视。侧滑量主要受前束、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前轮外倾等因素的影响。当侧滑量超标时,修理工一般足通过调前束来解决的,但对于在用汽车而言,由于受汽车车况的影响,仅仅通过调前束难以达到侧滑量达标的目的。前束符合技术要求值,但侧滑量超标时,应从以下几个主面来进行检查调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汽车侧滑试验结果,调整车轮前束值,使汽车侧滑动态检验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汽车车轮侧滑量检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侧滑产生机理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侧滑检测中存在的检测结果离散性大、判定失准等问题。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车速、载荷、胎压等因素外,还包括侧滑台的技术状况、检测站的设计形式等因素。针对问题提出了稳定检测条件、合理制定标准、提高检测技术等实现侧滑量准确检测与正确评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滑板式侧滑仪测滑量检测结果离散性大、重复性差的问题,以滑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滑板与轮胎胎面之间侧向力的相互作用,从理论上分析滑板在检测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建立滑板横向运动的力学模型和相应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对其进行求解,得出滑板位移的理论计算公式和前转向轮在滑板上的运动胎迹;最后分析和讨论了侧滑值受到回位弹簧的刚度、滑板的质量、被检车辆的质量和被检车辆速度的影响规律以及侧滑仪测量误差的形成机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滑板的位移是滚动轮胎在滑板上的位置函数,其按一定的角频率波动变化;滑板位移的最大值与滑板所受的侧向力成正比,与弹簧刚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汽车侧滑特别是后轮侧滑,对安全行车威胁较大,常造成碰撞、翻车、掉沟等恶性交通事故。据我国某省对驾驶员负主要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的统计,因后轮侧滑而引发的事故占40%,其中,有50%是在驾驶员使用制动和转弯时发生的,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安相璧  孟繁友 《汽车技术》1995,(6):46-49,45
论述了汽车前轮侧滑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前轮定位的因素及目前常用侧滑检测调整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 新的前轮侧滑检测调整法,即动态检测调整法,介绍了根据此方法研制的滚筒式前轮侧滑调整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汽车行驶中出现的三种危险的侧滑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侧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轿车前轮侧滑统计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安 《汽车技术》2000,(9):11-13
动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并基于大量的实测数据,研究了国产某型轿车前轮侧滑分布参数及分布规律,建立了分布计算模型。轿车前轮侧滑统计建模研究对准确掌握该型轿车前轮侧滑统计规律,指导车辆检测与调整、改进产品设计以及制定或个性标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汽车前轮侧滑量的检测已经成为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车主对侧滑仍然感到很陌生,当遇到侧滑检测不合格时也不知如何调整维修.  相似文献   

19.
汽车的制动侧滑、跑偏是造成行车事故的危险因素之一。文中对制动侧滑、跑偏的原因、危害,从使用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熊坚 《汽车工程》1996,18(6):348-354,342
本文建立了汽车在制动时后轮抱死侧滑的力学模型,分析了汽车后轴侧滑的运动规律及其动态特性,结合汽车前后累的制动比例关系,通过计算机求解出了在汽车紧急制动时保证侧滑相对稳定的参数允许变化区域,为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