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迷雾后走出的直-10 美国陆军航空兵在越南战争期间装备的AH-1揭开了武装直升机发展的序幕,随后前苏联和欧洲国家先后开始发展自己的武装直升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目前武装直升机的研发和使用已经形成了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三大集团,南非、日本和印度则属于新兴角色。  相似文献   

2.
直升机的装备及其在战场上的大量应用促成了武装直升机的出现,世界上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是美国在越南战场上使用的AH-1武装直升机。1967年,AH-1武装直升机首次投入越南战场,主要执行火力支援和护航任务,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和对战场的适应能力,为武装直升机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以AH-1、AH-64和米-24为代表的第一、二代武装直升机在上世纪的两伊战争、苏联侵阿战争、海湾战争和几年前的伊拉克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武装直升机具有较强的火力和一定的防护能力,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和目标特征小等优点,除能在低空和超低空对地面目标进行猛烈打击外,还被称为争夺“一树之高”制空权的“空中坦克”,因而成为现代化战场上的重要军事装备之一。  相似文献   

3.
序 直升机的装备及其在战场上的大量应用促成了武装直升机的出现,世界上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是美国在越南战场上使用的AH-1武装直升机。1967年,AH-1武装直升机首次投入越南战场,主要执行火力支援和护航任务,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和对战场的适应能力,为武装直升机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以AH-1、AH-64和米-24为代表的第一、二代武装直升机在上世纪的两伊战争、苏联侵阿战争、海湾战争和几年前的伊拉克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武装直升机具有较强的火力和一定的防护能力,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和目标特征小等优点,除能在低空和超低空对地面目标进行猛烈打击外,还被称为争夺“一树之高”制空权的“空中坦克”,因而成为现代化战场上的重要军事装备之一。  相似文献   

4.
海湾战争结束了。这场战争在时间上,较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短,但其战争规模和烈度均超过前两次。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28个国家)共68万人参战,其中美军45万人;伊拉克参战人数也达54 5万人。  相似文献   

5.
陆军航空兵足一种以各型直升机为主要装备的航空兵部队,主要用于支援地面作战,保证地面部队战场迂回、穿插、突击、纵深攻击等作战目标的实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国投入了庞大的陆军航空兵及数千架直升机,用于支援地面部队在越南战场上的作战行动,成为越战中美国最为重要的作战力量。到了70年代中后期,东西方拥有现代化陆军的国家都陆续组建了自已的陆军航空兵。  相似文献   

6.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的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虽然其持续时间和装备技术水平无法与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相比,但是战争中参战国家之多、兵力之众和伤亡之惨重都是二战后空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鲜参战后起到了改变战争进程和结果的作用,将“联合国军”由鸭绿江打回三八线的战绩使中国的军威和国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作为一种扫雷工具,美军最早运用于侵朝战争中。在元山登陆战中,直升机为海军陆战队清除水雷,开辟通道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美海军还未拥有专门装备的扫雷直升机,执行扫雷任务的是登陆运输直升机。机上人员目力搜索,发现目标后,便用机关枪将其击毁。在波斯湾,美海军也曾沿袭这一经验。最初,因缺乏专业人员和器材,搜索和消除水雷的任务只好由以护送科威特油船母舰为基地的反潜直升机和多用途直升机来实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驱护舰及舰载直升机基于作战运用的设计研发水平,理清相关战术运用原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外驱逐舰、护卫舰和舰载直升机装备的发展及其作战使用情况出发,分析相关装备在特定背景下的运用方式和作战能力核心需求,提出驱护舰及舰载直升机在当前和后续一段时期内的编组作战样式。同时,着眼现实状况与能力预期之间的差距,对驱护舰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提出舰机一体融合设计和舰机作战体系构建等观点,可为把握战场主动权和在战争中获得优势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港口安全     
洋山水域直升机加盟执法巡逻 为了确保洋山水域安全畅通,一张从海上到空中的立体安全网已经编成。去年12月1日从上海海事局传出信息,海事部门不仅为洋山水域配备了海上交通管制系统,增加了巡逻的吨位和数量,还定期使用直升机对洋山海域进行执法巡逻。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小型舰船上海上航空器的使用趋势是朝中型和重型航空器发展。这种趋势同保持在恶劣海情下使用的要求一起,极大提高了对舰载机的固定和甲板上转运的要求。从调研舰船排水量对舰船运动和飞行甲板固定条件的影响开始,通过比较四艘舰对北大西洋恶劣海情的五种条件的响应完成了这项调研。结果证实,一般趋势是减小舰船排水量会提高对固定设备的要求。不过确定什么样的舰船运动是舰载直升机使用所需,这与许多参数有关。因其复杂性,须进行详细的动态分析,以确定载机和舰特殊组合的专门固定需求。为确定哪段时间的舰船运动对直升机固定是猛烈的(随后用于动态相互作用分析),引入了“T因数”参数。T因数为包括旋翼推力作用在内的当量加速度比参数的提炼结果。第二部分提出基于现有的直升机舰控固定和转运技术的适用于小型舰船的被动固定概念。这个概念用两个快速固定装置,非常适合固定和转运各种直升机。使固定系统对直升机和舰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1.
赵楠  刘伟 《船舶》2016,(1):64-67
根据舰船直升机飞行甲板易发生油类火灾的特点,结合干粉的灭火机理特性,分析干粉灭火系统对直升机飞行甲板扑灭油类火灾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干粉灭火系统与水成膜泡沫系统联用,对于直升机甲板上油类火灾的扑灭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并且,根据干粉灭火系统在国内外舰船直升机飞行甲板的应用情况和相关规范规定,提出了舰船直升机飞行甲板干粉灭火系统的设计要点和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直升机可用于海洋补给平台和物资、人员之间的运输,而选用合适的直升机型号必须在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海洋补给平台的直升机甲板的配置也需要结合平台使用环境和直升机起降的要求。对渤海海域海况环境、渤海海域直升机作业部门、海上直升机机型、直升机保障机型几方面进行论证,总结出直升机甲板配置,分别从直升机甲板尺寸、甲板安全性、甲板助降设施、甲板安全设施和其他保障设施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防敌机空袭中舰载警戒直升机阵位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警戒直升机警戒阵位的配置影响因素,建立了警戒直升机警戒阵位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阵位配置后警戒直升机的警戒能力进行了数理分析,找出了影响其警戒能力的因素,总结出应根据实际敌情合理灵活配置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它是从本世纪一件最离奇的事件开头的;发生在东京湾的一场虚幻的海战。它使约翰逊总统从国会夺得了决定战争的权力。目前,美国几家杂志的记者在对一些一度为绝密的文件经过几年仔细的研究,并和越南战争时期军方领导人物详谈之后,开始披露这一事件的内幕。(一)一九六四年八月四日。夜幕悄悄地降临在乌云翻滚的东京湾。铅色的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地压向海面。海面上是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这又将是一个  相似文献   

15.
舰载直升机在护航编队中担负着很多重要的作战任务,由于索马里海域特殊的作战环境和海盗目标独特的特征,使得舰载直升机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遂行作战任务时对海盗目标的预警成为其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从护航编队舰载预警雷达对海盗目标预警探测的局限性和舰载直升机预警探测的优势出发,论证了舰载直升机对海盗目标预警探测的可行性、优点以及舰载直升机预警探测时应注意的事项,重点对舰载直升机探测海盗目标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三体船的概念是于1992年在皇家造船工程师学会一次有关费用可承受性舰船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三体船型特别适合于海上空军兵力的部署,既可从护卫舰与较小的艇上实现直升机操作使用,又可从大型舰船上部署飞机。描述了伦敦大学学院承担的设计研究方案,概述了两大主题,首先是三体船型具有耐波性优点,从而便于直升机操作使用。当这一优点与三体船的布置相结合时,上甲板的位置使直升机设置定位比在单体船型护卫舰上的位置靠前。耐波性分析以及直升机操作性标准表明了这种结构的优点。第二介绍了伦敦大学学院提出的两种设计方案:其一是一种小型航空母舰方案,其二是裁机两栖突击舰方案。对上述设计方案的关犍特征及其总布置进行了描述,证实三体船型具备布置飞机的优点。此外还表明,三体船型的优点不仅仅限于护卫舰,而且对于大型载机舰的布置方案也具备优势。这些舰载机既包括直升机,也包括固定翼飞机。  相似文献   

17.
超地平线登陆作战是二战后以美国海军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海军率先采用的现代海上两栖登陆作战样式,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大型两栖作战舰艇的机动性和舰载气垫登陆艇、重型运输直升机等现代高速上陆工具的技术优势,在机动中选择敌防御薄弱环节,使突击部队在敌探测距离之外的海区换乘、编波,并从敌远程火力射程之外对敌意料之外地带实施突然、高速冲击上陆。众所周知,在当今高技术战争环境中,传统上陆方式及登陆工具的生存能力已经大为降低,而且,随着登陆工具向岸滩接近,敌各种防御兵器的火力密度和杀伤力更加猛烈,传统登陆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两栖登陆作战环境。而超地平线登陆作战则完全可以在距岸30-40海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实施,不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快速性和突然性,并且基本不受沿岸地形条件限制。以气垫登陆艇和重型运输直升机为代表的现代高速上陆工具在冲击阶段暴露在敌岸防火力攻击区的时间比以往抢滩上陆方式要短的多,因而十分有利于快速上陆并降低登陆兵力损失,尤其是舰载运输直升机还具有不受复杂地形地理环境、水文、岸滩、水中障碍、昼夜和复杂气象的局限,以及可搭载突击分队从空中快速超越敌沿岸防御、直入纵深要点实施垂直登陆和垂直包围的技战术能力,从而使现代两栖登陆作战从平面走向立体化。  相似文献   

18.
电子侦察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被大量使用,其地位与作用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任何在战场上所采取的对抗及进攻模式,都需要以电子支援侦察为基础,着眼于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电子侦察装备已成为世界各军事大国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之一.从国外电子侦察装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舰载直升机起降飞行包络线的影响因素及求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直升机上舰,直升机在舰上起降的安全问题引人注目。分析影响直升机在舰上安全起降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求得直升机起降飞行包络线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登陆编队对潜防御的要求,分析了登陆编队前置直升机对潜防御警戒幕配置方法,提出了前置直升机警戒幕的近界和远界;构建了直升机警戒幕防敌潜艇突破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直升机警戒幕防敌潜艇突破仿真系统。通过仿真实验,对直升机警戒幕对潜防御效率进行了详细分析,为直升机伴随护航反潜的作战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