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大西安快速路网现状及规划存在的问题,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进而提出路网优化建议。在优化后的城市路网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空间格局两个维度,提出适应新形势下大西安发展方向的项目实施计划,并从建设时序划分、建造技术提升、建设模式创新三个角度研究建设实施方案,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衔接是否相适应,关系到城市内外交通是否能有效转换,影响城市的发展。文中在阐述衔接路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交通运行状况和路网布局两方面对出入口衔接路网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应用于长沙市学士互通衔接路网评价,为高速公路出入口与衔接路网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山地城市-滨江半岛区域特殊地形、地貌环境特点分析,通过介绍重庆市九龙半岛初步规划路网的理念、策略、原则与方案,提出基于自然地形地貌将岛屿分解为上、中、下三岛组合路网设计方法与综合布局策略,梳理出规划思路,揭示一般山地城市和滨江半岛区域交通特征和路网规划要点,为城市设计师进行山地城市-滨江半岛区域路网规划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叶瑞云  赵长相 《公路》2022,(4):267-270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必提速区域交通格局重塑,湾区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要求。分析干线路网与城市发展协调机理,利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交通监控视频数据等大数据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区域交通发展要求和交通需求态势,明确干线路网规划建设思路,提出适应湾区发展的“通道联动、网络塑城”的城市干线路网发展策略,并据此拟定中山市快速干线路网布局方案,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街区制与封闭社区制规划思想源于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轨迹,也是两者城市路网形态及城市空间布局各不相同的原因.通过回顾我国里坊城市及西方国家街坊城市发展历史,以及对中国新里坊城市的发展现状的研究,从商业空间、实际路网密度、交通效率、安全与管理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街区制与封闭社区制规划思想的优缺点.考虑到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城市积聚效应的不断扩大,提倡在规划城市路网时采用街区制规划思想,营造更具效率、活力与开放度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问题对路网规划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我国城市面临的主要交通与路网规划问题。以解决城市远期交通问题为目标,从路网规划的源头出发,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若干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建议制定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城市交通全局性、先导性及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市区位势能的路网密度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区位势能角度出发,分析路网密度和城市区位势能成正比的现象,进而研究了基于城市区位势能的路网密度规划方法。首先,运用总量控制法对城市路网密度进行控制;然后分别给出经济增长系数、城市区位势能和理论区域路网密度的算法;最后应用上述算法,以路网密度作为控制指标,对某市的区域进行路网密度规划。结果表明:经过总量控制后的路网密度可满足未来城市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需要,且该方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谢经保  郑建峰  李进 《上海公路》2012,(1):13-15,19
在深入分析天津城市布局、交通特点的基础上,从现状和规划骨架路网出发,借鉴国内外大城市骨架路网建设经验,研究提出了天津中心城市骨架路网方案,对支撑天津城市"双城"空间战略建设、实现以骨干交通走廊引导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建设快速路是城市拉开发展框架、扩充道路容量以及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结合石家庄市快速路网的规划和建设经验,分析快速路在中心城区段的复合型功能定位,应考虑兼顾道路扩容、应急救援通道、主干路标准提升等多种功能,快速路出入口应结合横向主干道路尽可能选择在路口设置,并应结合城市发展规模、路网密度等全面衡量出入口设置间距。以期能为后续有关城市研究快速路网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道路网规模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增量”与“存量”并重的时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遵循绿色低碳理念进行城市路网建设规划,以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通过对现状城市路网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路网建设规划的目标、策略以及要求,以提升路网运行效率,降低碳排放,增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设更有韧性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乌鲁木齐市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的“培育乌鲁木齐都市圈”这一新要求,对现状骨架路网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路网虽已初具形态,但存在着骨架路网结构与带状走廊需求不匹配,对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支撑不足的问题。2017年“两纵、两环、多放射”快速路网规划和2021年最新提出的“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骨架路网规划对上述问题虽均有相应补充和完善,但仍存在不足。在对最新骨架路网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规划骨架路网的可实施性及交通功能出发,对规划骨架路网中横向通道和射线通道局部线位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深圳市原有的高快速路网体系及坪山新区的发展规划,结合坪盐快速路的规划研究方案,浅谈新增区域快速路线位走向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完善城市高快速路网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8,(11)
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衔接性是否合理,将严重影响城市内外交通出行效率,甚至制约整个城市的发展。针对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衔接性是否合理缺乏系统、科学评价体系的现状,科学合理地建立了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引用基于序关系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实例介绍了该综合评价法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衔接性定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结论与当前高速公路出入口路网发展现状一致,充分证明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能够科学地指导有关部门对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小城市面临着城市化区域快速扩张、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道路拥堵情况日益严重等问题,亟需预先规划快速路网.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对交通现状和规划进行了解析.从快速路网的布局、功能和规模等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快速路网规划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介绍了启东市快速路网规划的规模与目标,对快速路网规划布局的两个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综合考虑快速路网对城市主功能区的对外辐射集聚效应、对城市核心区的服务功能以及工程的可实施性,选择确定了快速路网的布局方案,并对具体的路网结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超大型、大型城市的“空间集聚”效应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对城市道路进行快速化提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福州市的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路网形态非常具有典型性,因此对福州市骨干路网快速化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福州市骨干路网的建设发展情况,结合现场踏勘、交通大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种路网系统层面的快速化提升方案,并从新增二点五环、北扩三环、工业路—国货路快速化等方面,对总体方案进行了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临沂市为分析案例,梳理现状路网存在的弊病;同时依据相关规划要求,提出“三环十八射”的骨架路网形态,规划形成高效畅达、层次清晰、形态匹配的道路系统,以期促进城市组团的协调发展,构筑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城市交通体系,并为同类型城市路网规划和建设提供参照方案。  相似文献   

17.
师郡 《华东公路》1998,(4):51-53
环城高速公路作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路网结构的框架,已在我国初步起动。但环城高速公路的规划尚无有效的理论方法。试图介绍环城高速公路在城市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提出了环城高速公路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深圳市原有的高快速路网体系的实际出发,结合坪盐通道的规划研究方案,对新增加快速通道规划研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完善城市高快速路网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对山地城市的道路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从城市总体与道路专项视角,以城市风貌、土地利用、功能布局、路网规划、路网结构、建设投资等为要素,详细分析了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并以忠县白公片区为例,结合规划设计要点,对白公片区的规划路网进行优化研究,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规划设计要点可为道路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道路网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规划对总规路网调整干预失效而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1]。以安徽省界首市道路网规划编制为分析案例,提出了道路网规划编制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协同,并尝试引入了四维时空概念(三维空间+一维时间)的创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四维时空概念研究的道路网规划能够满足城市道路系统长远建设发展的需要,对于"三线"城市(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以及老城区的道路网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