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对青岛市91条总长约153.4 km的重要道路车行道上14 780座各类检查井病害情况进行的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出了青岛市检查井分布、种类及病害特点,并基于对病害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可指导研究开发检查井病害快速处理技术(青岛市建设科技计划内项目),亦可为检查井其他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樊统江 《公路》1989,(11):28-31
川黔路四大段长12.3公里二级路,于1986年10月建成通车。两年多来该路为重庆市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路面在繁重的交通荷载(据1988年8月调查,交通量大于8000辆/日,其中有约8%的重车)和酷热的气候条件下(1988年7月25日~8月5日间,测得的路表温度高达60~62℃),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该路是重庆地区铺筑的第一条高等级路面。在某种意义上可看作是一条试验路。为了从该路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我们于1988年8月对全路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作一介绍。一、沥青路面出现的病害种类该路面结构为:12~28厘米不等厚的平摆片石加8厘米泥灰结碎石底基层,20厘米二灰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快速增长,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结合104国道(吴兴段)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历年养护及取芯等资料,浅谈路面病害发生的原因及处治设计,在实际工程中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今后的路面养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嘉祺 《上海公路》2023,(4):92-96+210
预制拼装桥梁可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减少环境影响,故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中。然而,关于预制拼装桥梁病害的研究仍有不足。以某预制拼装桥梁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其设计和施工阶段,深入分析了3类早期病害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对预制拼装桥梁病害“潜伏、表达、恶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描述。相关成果有利于尽早发现病害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延缓或消除病害的产生,防止典型病害集中爆发,保证结构安全,降低维养成本,提高全生命周期管养效益。  相似文献   

6.
青海公路边坡病害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芙林  刘惠波 《公路》2003,(12):120-124
概括青海省公路沿线边坡病害的基本特征,并在整治工程实例的基础上总结边坡病害治理的措施和原则,为青海公路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叶集至罗山公路半幅路基路面拓宽建设大多落在老路堤边坡上,有的落在堤外淤泥或塘底淤泥上,如果旧路裂缝处理不好将影响拓宽工程的质量。该文针对南半幅老路路基工程地质概况,在路面裂缝病害类型调查、成因分析、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路面裂缝病害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治理隧道病害的工程实例进行介绍,总结分析了隧道病害治理的基本流程和简化分析方式,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1 病害综述 2000年1月以来,我公司采用雷达探测技术对管内既有线的83处路肩挡土墙进行无损检测。通过详勘、测绘调查未发现有大的不良地质现象,诱发挡土墙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施工遗留问题所致。经评估判定,其中属于病害严重、安全隐患大的有35处。归纳分析病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已有的细砂路基病害,以及可能出现的细砂路基病害现象,在明确病害分类原则的基础上,对细砂路基的各种病害机理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细砂路基病害处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大量公路的修建,对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业主对公路的设计和施工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故,了解路基病害机理以及其变化规律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对造成路基病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提高路基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温勇兵 《公路与汽运》2024,(1):121-126+131
受反复的交通荷载、温度变化、风载等的影响,钢桥桥面铺装的应力状态复杂,加上柔性的桥面铺装与刚性钢桥结构力学相容性问题,钢桥桥面铺装易出现早期病害。为了识别、分类和量化钢桥桥面铺装典型病害,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摄像头Kinect V2和深度学习的桥面铺装病害识别方法。先通过传感器采集桥面铺装病害图像,创建带标识的数据库,并将其转化为训练集,然后利用YOLOv5对训练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训练、验证与测试,获得桥面铺装病害识别、分类和量化结果。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利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可以实现RGB-D传感器在不同工作距离上的平面拟合,达到对桥面铺装病害的高效识别,各类病害的识别误差均可控制在10%以内;与人工识别方法相比,利用简单图像采集设备和机器学习的智能识别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在不影响交通的条件下完成钢桥桥面铺装病害识别与量化,计算效率更高,可大大节省人工和时间成本,且能保证识别结果在一定精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形式的病害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214国道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大量调查资料,对路面病害的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了路面的单公里病害率和总病害率。120.675km水泥路面的总病害率为16.22%,202.325km沥青路面的总病害率为3.38%。水泥路面比沥青路面病害数量多,且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破碎板数目达到6472块;沥青路面沉陷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结合调查结果,对214国道路面的病害进一步分类分析,研究了主要病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规律与冻土的关系,为今后寒冷地区公路路面的建设、养护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主要分析了沥青路面产生早期病害的几个主要施工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鲜荣  刘天成  朱超  王伟 《公路》2023,(12):368-374
传统以人工为主的桥梁表观病害识别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风险高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当今桥梁检测任务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结合目标检测与语义分割技术,提出了一套桥梁表观病害智能识别算法,完成了桥梁病害的智能识别与尺寸计算任务。研究中通过多种手段收集桥梁病害图像,构建桥梁表观病害目标检测数据集和语义分割数据集;训练了YOLOv5病害识别及定位网络和DeepLabv3+病害区域提取网络;对病害区域提取结果进行噪点去除、毛刺剔除、裂缝体分解等预处理后,采用邻域划分和正交骨架实现了病害长、宽尺寸的计算,并在桥梁实拍病害图像上进行了算法测试。本研究开发的病害识别技术实现了桥梁表观病害高效率、高精度的自动识别和尺寸计算,提升了桥梁检测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等级公路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路基高填方处理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增长和车辆重复荷栽的作用,公路路基常出现整体下沉、局部沉降、纵横向开裂、滑动或者边坡滑坍等病害。这些病害不仅影响了公路的美观效果,还会对行车造成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分析高填方路基病害,找出了病因,并对其处理措施提出了几点粗浅看法,希望对类似项目施工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的病害形式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青康公路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大量调查资料,对各种病害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每公里路面的单项病害率和总病害率.结果显示: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数量多,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沥青混凝土路面沉陷最为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沥青的吸热作用严重影响路基稳定,不利于保护多年冻土.进一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作了分类分析,研究主要病害机理及规律,正确地评价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  相似文献   

18.
19.
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28+360~+860段边坡病害为典型的路堤边坡病害。由于填土堵塞原地下水排泄通道,地表水下渗,填土加载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使边坡发生变形。通过对边坡迹象、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出边坡滑动面位置。根据变形严重程度将边坡区分为三个区,对各区采用针对性地防治措施。治理工程采用加固与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对该滑坡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的分析,以资对同类滑坡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湿陷性黄土是公路工程中的一种常见工程地质问题,本文从湿陷性黄土的特性认识入手,结合陕西省某条高速公路相应的工程案例,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发生病害进行分析,提出病害的一些预防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