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进入山西境内,穿越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区。为控制客运专线开通运行的工后沉降,对湿陷性黄土地基采取加固处理,以消除其湿陷性。对湿陷性黄土进行改良用于路基填筑,确保路基填筑质量。重点介绍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石灰改良土路基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
高震 《铁道建筑技术》2013,(Z2):119-122
针对新建准池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了本工程黄土的湿陷特点,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结合灰土挤密桩在本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重点研究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点、作用原理、施工等,验证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湿陷性黄土易产生沉降变形,且承载力低。文章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工艺和加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于平阿高速公路左半幅K0 450~K12 750段有自重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3870 m。结合工程实例,主要介绍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路基基底灰土挤密桩处置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崔齐飞 《西铁科技》2009,(3):32-33,27
利用注浆技术加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既有铁路路基下沉病害,工艺安全可靠,可有效地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路基土体承载力。施工对行车干扰小、质量容易保证、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振冲碎石桩加固铁路路基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兰新铁路兰武二线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实践,对振冲碎石桩技术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理和振冲碎石桩技术加固设计、施工方法、工艺、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泥岩具有弱膨胀性,而黄土具有湿陷性,泥岩掺黄土的高填坝式路基施工,控制路基填筑工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是确保路基稳定的关键。本文详细介绍了坝式路基泥岩掺黄土填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埋深条件下天然黄土和改良黄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以合理确定高速无砟轨道路基填筑中,黄土填料的改良方法、掺合料和掺量.研究结论:试验研究表明,由于黄土具有大孔隙性、水敏性和湿陷性等工程特性,对于工后沉降标准要求较高的无砟轨道路基,不宜直接用作路基填料,必须进行改良,改良后的黄土,其压缩系数显著降低,强度和水稳性大幅度提高,从土样构成上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在施工质量(配合比、含水量、摊铺厚度、压实机械和压实度等)得以保证的前提下,改良黄土是能够满足高速无砟轨道路基的填料要求的.该研究成果对广大黄土地区的铁路、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郑西、西宝和大西高速铁路是我国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先后修建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黄土地基湿陷沉降是影响铁路安全的关键因素。结合这3条高铁路基工程,开展了物理力学试验、应力测试、桩身材料试验、现场浸水试验和沉降观测,对黄土路基地基的湿陷变形量、沉降计算影响深度、沉降计算经验修正系数、压缩模量扩大系数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适用于高速铁路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地基沉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准池铁路为穿越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新建万吨重载电气化铁路,所经地区黄土湿陷性较为严重.通过对黄土地基的特点及湿陷量的计算分析,选取了合适的加固方法对该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质量检验要求,确保本线重载铁路路基工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太兴铁路为山西西北部重要能源交通线,沿线黄土分布,其湿陷性对工程设计施工有着重要影响。以线路DK103+900~DK122+800段为研究对象,在黄土梁、黄土沟不同地貌处共挖得探井38个,探井内每米取2个Ⅰ级样,湿陷性试验采用双线压缩法。对照黄土常规物理力学试验,湿陷性黄土表现出大孔隙率、高压缩性。湿陷性计算表明,黄土梁部位湿陷性为Ⅱ级自重湿陷,黄土沟处黄土受流水改造大,湿陷程度低。工程挖填方引起路基上覆荷载变化,其湿陷程度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结合试验和工程特点对其进行湿陷性评价,可为设计提供合理依据,有效减少工程投资,并且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沉降控制是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本文以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试验工程为依托,通过开展沉降变形观测、大型浸水试验、路基沉降预测,对高速铁路技术条件下水泥土挤密桩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湿陷性消除效果、沉降控制效果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挤密桩最大处理深度一般不超过15 m.本试验场地采用15 m挤密桩处理,恒载预压6个月路基的剩余沉降量便已满足铺设无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浸水后该地基加固层仅出现了极少量的沉降,加固层的黄土湿陷性已完全消除.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小于15 m的场地,采用挤密桩处理地基是一种有效的沉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沉降控制是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本文以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试验工程为依托,通过开展沉降变形观测、大型浸水试验、路基沉降预测,对高速铁路技术条件下柱锤冲扩桩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湿陷性消除效果、沉降控制效果等进行研究,以便为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建设提供技术储备。研究结论:柱锤冲扩桩处理深度可达20~30 m。本试验场地采用22 m柱锤冲扩桩处理,研究表明,路基填筑完成无需堆载预压,其剩余沉降量便可满足铺设无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处理后地基加固层内的黄土湿陷性已完全消除。因此,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柱锤冲扩桩处理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沉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兰新铁路兰武二线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实践,对强夯技术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施工工艺及对强夯技术加固地基效果进行了阐述。证明加固后地基土的孔隙比、压缩系数等显著减少,地基承载力大幅提高,加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宝兰客专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广泛分布冲、洪、风积黄土,而且宝兰客专需经过各类山区地形,使得湿陷性黄土对宝兰客专建设质量和安全具有直接影响,需合理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采用浅埋式桩板结构是一种处理湿陷性黄土段路基的有效方法,因此结合宝兰客专湿陷性黄土段路基的基本情况,阐述浅埋式桩板结构的应用情况,为推动宝兰客专安全与服务能力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对路基沉降十分敏感。本文以郑(州)西(安)高速铁路为依托工程,在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黄土的湿陷性、水及其他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其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合郑西高铁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常见监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数据自动采集及无线传输为核心技术的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沉降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路基冲击压实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中采用的冲击压实技术措施处理湿陷性黄土的经验,介绍冲击压路机的作用机理、施工设计、质量控制措施和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经检验冲击压实效果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然 《铁道建筑》2020,(2):91-94
依托宝兰客运专线路基的地基处理工程,研究深厚层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对刚柔性组合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首次提出了地基处理设计中工后沉降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深厚层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柔性短桩长度宜控制在5~10 m;当路基荷载超过200 kPa(路基填高超过8 m)时,应适当增加刚性桩的桩土应力比值,以提高刚性桩荷载分担比,充分发挥长桩的作用。宝兰客运专线自开通运营以来,刚柔性组合桩复合地基段路基状况良好,列车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9.
冲击碾压技术在湿陷性黄土路基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颗粒分析、电镜扫描、荷载试验和黄土湿陷试验为主要手段,对冲击碾压整治后黄土路基的压实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能级冲击碾压处理条件下,湿陷性路基黄土粒度的成分、微结构、承载力、湿陷性、压实度的变化规律与影响深度,对黄土地区路基的大面积机械化施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铁路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无经验可循.以某一铁路客运专线试验段工程为例,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与效果、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分析计算、控制路基沉降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