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述了日本铁路货运公司采用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以及该检测装置的实际应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2.
货车车轮踏面擦伤故障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货车轮对踏面擦伤故障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其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铁路货车车轮踏面故障对滚动轴承寿命影响的调查分析,发现车轮踏面擦伤是车轮运行中发生的主要故障之一。从机务作业、车务作业和车辆运用3个方面介绍形成货车车轮踏面擦伤的原因,建立理想状态下轮对运动模型,说明轮对擦伤形成的冲击力随着速度提高而增加,易导致轮对轴承故障。对故障车轮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提出重视擦伤轮对轴承检查及发现轴承故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车轮踏面擦伤及其检测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列车向高速度、大密度、重载方向发展,车轮故障相对逐步增多,损坏轨道及车辆设备,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其中最常见的车轮故障即“车轮踏面擦伤”。 踏面擦伤探源 列车在运行途中,经常需要进行加、减速或制动停车,如果制动力过大,制动缓解不良,或调车溜放时单方面使用铁鞋制动,或由于同一轮对的车轮直径相差过大等原因,使车轮在轨面上滑行,造成踏面上被擦成一块或数块平面,这就是常言所说的“踏面擦伤”。车辆在钢轨上滑行,或车轮踏面与钢轨、闸瓦强  相似文献   

6.
阐述车轮不产生滑动的条件是轮轨间的粘着力必须大于闸瓦与车轮间的摩擦力,通过计算来分析车轮与闸瓦间的摩擦力与轮轨间的粘着力,根据计算结果从空车位、空重车反位、不良天气情况下、不按标准使用闸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失灵等分析货车车轮滑行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计算,一方面分析了在制动倍率不变的情况下使用高磷闸瓦易出现擦伤的原因;另一方面又根据制动距离的要求,在制动倍率调整后对高磷闸瓦和中磷闸瓦出现擦伤的概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客车车轮踏面擦伤及其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鸿祥 《铁道车辆》1994,32(11):56-57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货车提速,车辆部门在车辆的设计、制造、检修运用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货车运用中,踏面擦伤问题仍没有明显改善,解决轮对踏面擦伤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车轮踏面擦伤动态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所提出的踏面擦伤动态检测系统是以轮缘顶点为测量基准,实时采集轮缘顶点相对踏面滚动圆的高度变化量,再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最后输出踏面擦伤情况的系统。  相似文献   

11.
货车轮对踏面擦伤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朔铁路是我国继大秦线之后的第2条西煤东运大通道,担负着神华及晋陕蒙地方煤炭的外运任务.随着西煤东运任务量的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1 550 万t到2002年的4 700 万t)和重载列车(每列66 辆,单元总重5 544 t)的开行,已突破了最初设计能力每年3 000万 t的运量,为神华集团公司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货车车轮踏面擦伤故障大幅增加,直接影响到了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2.
货车轮对踏面擦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铁道车辆》2003,41(5):39-40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轮对踏面擦伤已经成为运用货车中的主要故障.根据铁道部运装货车(1999)82号文,对运用列车进行了抽样调查,有擦伤车辆的列车占调查总列数的94.7%;擦伤辆数占调查总辆数的12.1%,其中,擦伤过限的辆数占总辆数的2.64%.轮对踏面擦伤故障严重危及着列车的运行安全,影响了铁路运输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货车临修中轮对踏面擦伤故障的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改善列车制动质量、提高轮对质量、规范调车作业的对策建议,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同时,提高车辆周转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4.
货车车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对车轮设计的改进,能对车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秦运煤专用线具有车型全、固定编组、固定区间运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货车车轮擦伤调研工作,并依据车轮擦伤在不同车型上的分布规律,找出了车轮擦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热损伤是重载货车车轮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了30t轴重货车不同轮径的车轮在紧急制动工况下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30t轴重货车车轮直径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