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可调进气涡流的意义及实现方式;针对1150G柴油机采用的双短直气道进行了诱导进气涡流的研究,利用设计的同向、反向双蝶阀诱导涡流方案,开展了非增压和增压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可调进气涡流可使发动机全工况下的性能大为改善,在低速低负荷时,在不同功率下燃油消耗率降幅明显,是改善燃油经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1台直喷增压汽油机上应用可变进气凸轮技术,研究了不同凸轮型线对发动机部分负荷工况经济性的影响.研究所用的可变凸轮由长行程凸轮和短行程凸轮组成,长、短行程凸轮切换通过电磁阀控制实现.研究结果表明,短行程凸轮通过进气门早关实现米勒循环,进气压力提升后有利于降低泵气损失和缸内残余废气系数.短行程凸轮应用在不同负荷下降低燃油消耗率1.9%~3.4%,不同工况下节油机理不尽相同.对于非爆震限制工况,如平均有效压力为0.5 MPa工况,短行程凸轮应用导致燃烧持续期延长,而油耗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未燃损失下降和机械损失降低;对于爆震限制工况,如平均有效压力为0.8~1.7 MPa工况,短行程凸轮应用明显改善燃烧相位,油耗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燃烧定容度增加导致的指示热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柔性化的电磁驱动配气技术,针对发动机低转速小负荷工况工质运动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进气策略以有效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其机理是调节气门开启规律使进气初期完成绝大部分充气量,抑制泵气损失的过度增加,进气后期采用较低的升程以保证缸内较高的工质运动强度。通过与其他策略的对比分析可知,新策略在泵气损失和工质运动强度的变化上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更有利于改善发动机中低转速中小负荷工况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富氧进气改善高原汽车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模拟高原汽车发动机富氧进气的试验台,在一台6缸四冲程卣喷柴油机上供应氧气体积分数从20.9%~24.5%的气体.研究了海拔分别为2000、3 000、4000m时发动机全负荷下富氧进气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气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加,高原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增加,燃油消耗率降低,且转速越低,海拔越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进气歧管压力的汽油机进气模型,讨论了实际运用中进气模型的表达式.该进气模型将缸内残留废气分为驻留废气与回流废气两部分,在大负荷工况对进气歧管压力-进气效率转换系数加入非线性修正,更符合实际进气规律.在发动机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进气模型能准确计算发动机进气量.  相似文献   

6.
进气预混甲醇降低柴油机碳烟与NOx排放的影响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春德  李云强  王银山  段峰  吉庆 《汽车工程》2004,26(6):635-638,685
在485QDI自然吸气直喷式柴油机上研究了不同喷嘴、不同供油定时、不同喷醇的起点对进气预混甲醇发动机的碳烟、NOx排放和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降低碳烟和NOx排放以及提高燃油经济性,与燃用纯柴油的发动机相比,进气预混甲醇发动机的柴油喷射定时可以保持不变或稍小,但燃油喷嘴的孔径应适当减小,预混甲醇的发动机负荷起点应适中。  相似文献   

7.
在进气通道中装有旋转阀的高压缩比汽油机可以有效地减少压缩比。这种旋转阀在活塞达到下止点之前中断进气。这种进气控制系统消除了节流,因而,可以将部分负荷工况的泵损失减少。用模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系统的优越性及其广为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一、发动机燃油经济性与发动机负荷率的关系 对于一辆汽车来说,当它行驶在某一个车速时,就要求发动机提供相应的功率。 对于一台发动机来说,提供同样大小功率的工况点可以有无数个。可是一台发动机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工况范围才能够获得最低的燃油消耗率。一般来说,最佳燃油经济性出现在负荷率较高的区域。所谓负荷率,定义为在一个确定的发动机转速下实际负荷与该转速下的最大负荷的比值。燃油经济性最佳的工况区域,汽油机和柴油机不同,每一种型号的发动机都不相  相似文献   

9.
陈燕 《实用汽车技术》2005,(6):i0018-i0019
为了判定发动机的热状态、计算进气空气的质量流量以及排气净化处理.需要能够连续准确地测量冷却水温度、进气温度、燃油温度.因此汽车上装有温度传感器,主要包括燃油温度传感器(FT),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和进气温度传感器(1AT)等。大多数燃油温度传感器(FT),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其测量方法也相同。  相似文献   

10.
汽油机燃油经济性不及柴油机的原因之一是,汽油机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通过节气门调节负荷,使得进气管内的压力降低,增加了发动机的泵气损失,而柴油机没有节气;原因之二是,汽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比柴油机小,使得热效率降低。因此,除了提高发动机负荷率以外,近年来国外汽车发动机行业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和开发汽油机减少泵气损失的技术和稀薄燃烧技术。笔者将以减少汽油机泵气损失为中  相似文献   

11.
可变气门相位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WAVE整机性能软件,研究分析了某汽油机的可变进气相位对发动机进气性能的影响.在优化进气相位基础上,分析了采用可变气门相位技术的发动机在6000 r/min(最大功率)和低速1500 r/min两种工况下,不同排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向进气角对部分进气涡轮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一种新型的部分进气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采用数值研究方法对不同周向进气角涡轮的低速工况性能及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掌握了部分进气涡轮的工作特性和内部流动损失机理,明确了周向进气角对涡轮效率和流量的影响程度,为实现增压器与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匹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长安一款1.5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上进行了可变进气滚流技术的仿真和试验研究。研究主要聚焦于催化剂起燃工况,同时也关注了稳态部分负荷工况的燃油消耗,分析了几种不同的可变进气滚流方案在催化器起燃工况对滚流比和湍动能的影响和在部分负荷工况对油气混合质量和燃烧室表面湿壁量的影响。最后通过优化电喷参数,获得在催化器起燃和部分负荷稳态工况最优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可变进气滚流技术能提高燃烧稳定性,降低发动机油耗和排放。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车用汽油机在部分负荷下使用停缸技术后,对发动机经济性产生的影响,详细介绍了节油原理及发动机运行工况。阐述了停缸后对发动机进气、排气、燃烧等相关参数产生的影响,说明了停缸技术负荷受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客车进气系统布置比较复杂。找出一种最佳布置方式,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并且还能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以及排放性能等。  相似文献   

16.
肖仁鑫  梁大平  陈贵升  刘爽 《汽车工程》2022,(12):1926-1935
基于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台架,研究了不同海拔下国六柴油机全负荷和40%负荷工况下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特性,同时探讨了4 000 m海拔下发动机持续运行在低转速大负荷工况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堵塞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全负荷和40%负荷工况下随着海拔的上升,发动机的进气流量、空燃比、有效热效率,排气氧浓度、排气压力呈非线性减小,有效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NO排放呈不同幅度增加;动力性、经济性下降明显,排放性能恶化;全负荷工况对海拔的变化更加敏感,特别是低转速和高转速的性能降幅较大;国六柴油机在4 000 m海拔下持续运行在低转速大负荷工况,DPF内大量颗粒物沉积但再生困难,较短时间内被堵塞。  相似文献   

17.
可变进气歧管除了能提高发动机的全负荷工况性能外,还对部分负荷工况性能有益处。在MANN+HUMMEL公司和IAV公司的共同研究项目中,研究人员在现有的2款汽油机上,按新欧洲行驶循环验证了可变进气歧管降低CO2排放和燃油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3燃油供给系统的区别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是保证在任意工况下可靠地提供发动机所需要的燃油。Ml系统和ME系统的工作原理都是电动汽油泵把燃油从油箱中吸出,使之经过燃油滤清器,进入与喷油器相连的燃油分配管,在ECU控制下喷油器把燃油按精确的数量喷射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内。  相似文献   

19.
解云 《汽车维修》2006,(12):16-17
电控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节气门处于全关闭(或最小开度)状态,空气通过旁通气道(或节气门缝隙处)进入发动机。电控单元(ECU)根据空气流量计(MAF)或进气压力传感器(MAP)、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及其它修正信号所确定的目标转速与发动机的实际转速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得出的差值确定相当于目标转速的控制量去驱动控制空气量的执行机构,保证不会因机械磨损、气缸积碳或火花塞间隙和温度发生变化时影响发动机的怠速转速,从而提高发动机怠速工况的稳定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一辆本田雅阁2.0轿车,发动机在冷机时怠速正常,当温度正常后会出现怠速不稳,明显抖动的现象,尤其在发动机带负荷的情况下(如接通空调)怠速抖动现象更加严重。 故障检查考虑到发动机电控系统、进气系统、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等部分的机械或电路故障均会导致发动机怠速不稳,因此,根据故障现象,进行了以下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