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大规模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解决环境污染、水资源流失、生态退化等问题,需要加强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设施建设。通过对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植草沟等海绵城市典型措施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道路工程运用、提出径流控制核算方法,总结出一系列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道路海绵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交通枢纽雨水内涝问题,从高架道路、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角度,分别提出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枢纽道路服务能力。对于高架道路,采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雨水浅层蓄渗技术,以减少路表径流;通过雨水处理与利用装置,实现了雨水循环利用。对于地下道路,可采用自流排水、调蓄排水与抽升排水,同时可选择排水交通复合型隧道防洪。对于地面道路,可采用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等措施进行雨水控制。  相似文献   

3.
生态草沟处理技术设计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140-143,14
随着径流污染日益受到重视,治理径流污染的措施成为现今水处理研究的重要方面。以鄂尔多斯体育文化园为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生态草沟处理径流污染的方法,总结了草沟设计的要点以及参数的选取,对推广生态草沟这一径流污染处理技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严重内涝的发生使人们排水理念已由"尽快把水排出去"转变为"尽量把水留下来"。留下来的水可资源化和降低排水管道的负荷,改善生态环境。现通过分析兰州市内涝成因,列出了渗透地面、绿色屋顶、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四项工程措施,建设海绵城市,并提出了具体工程做法,有利于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初期雨水对河流生态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王蔚卿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59-162,M0018,M0019
通过对一处植草沟-表面流人工湿地联合径流处理设施内的水体及土壤样品进行采样分析,研究土地处理设施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和径流截流净化机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径流内重金属的水体-土壤迁移,是其在土地处理设施内脱除的主要途径,但这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土壤重金属富集现象。与周边自然土壤相比,径流土地处理设施内土壤主要重金属(Fe、Mn、Ph、Cu、Zn及As)的平均浓度上升了1.5~2.9倍,带来了严重的负面环境风险。其在具备深度水质净化能力的土地处理设施单元内(如人工湿地)尤为严重。同时设施内重金属水体-土壤迁移的强度显著受到水体理化环境,特别是氧化还原水平的调控,厌氧及强还原性环境会进一步提高土壤重金属二次释放及向周边环境迁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郄兵辉 《北京公路》1999,(1):27-28,24
植草塑料固土网垫是一种适合于水土保持的土工材料。省效能厅科技情报站、省公路局养护科联合上海卡纳隆特种塑料制品厂,对该网垫在霸州市和平山县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证明该网垫在植草生长初期能有效地保持边坡沙土,具有防止强水流冲刷的作用;在植草长成以后,能有效地保持水土,增加绿化面积,具有较好的绿化、美化公路边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吕旻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12-215+23-24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实,上海市水务局发布《上海市水务设施(厂/站)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推进污水处理厂等水务设施进行海绵化。结合某大型污水厂改造工程,提出海绵城市设施建设方案,通过运用雨水缓存塘、植草沟、透水铺装等设施,实现新增建设区域内径流总量控制;通过雨水缓存塘的利用,提高服务地块雨水秩序能力,并错峰排入厂区已建雨水系统,避免已建雨水管道大面积翻建,同步提升厂区景观效果。通过海绵城市设施建设,工程新增区域可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雨水系统重现期达到3 a一遇标准。  相似文献   

8.
喷砼植草技术在惠河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中的试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惠河高速公路的试验应用实践 ,介绍了喷砼植草技术进行边坡防护的施工工艺。通过挂网喷射有机质混凝土防护坡面 ,并且在有机质混凝土上实现植草绿化 ,从而实现了既防护边坡又绿化边坡的目的。该技术不仅适应岩石边坡等复杂地质情况 ,在造价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以及实践方法,详细阐述了市政道路工程中海绵化设计思路,同时针对具体的市政道路工程案例进行了海绵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具体措施为人行道透水路面、生态植草沟和市政管网配套,对市政道路海绵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引入植草护坡机理的研究中,推导了植草护坡后边坡抗剪强度增量公式及边坡稳定系数提高公式,为定量评价植草护坡功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三维植被网垫在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述三维植被网垫防护边坡的作用机理,重点阐述三维植被网垫植草新技术的特点及施工工艺,对该技术在应用过程的关键工序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工程措施。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植草沟、雨水调蓄池、雨水花园、生态树池等多种海绵措施在西南民族大学民大路景观广场给水排水系统中的综合运用,以期为城市景观广场中的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维网植草技术在黄土路堑边坡的应用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维网植草护坡的作用机理.通过现场模拟降雨对边坡的冲刷试验,分析了三维网植草对黄土路堑坡面的护坡效果.试验表明,三维网植草防护效果良好,可供黄土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厦门市年径流总量控制标准,结合新阳大道项目本身的综合特点,因地制宜的对不同设计路段进行了海绵城市改造,并对植草沟、雨水花园、LID树池等不同模块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描述。为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于年径流总量控制以及水质要求,该项目以70%(26.8 mm)作为经流雨水控制率,并以此设计标准对该项目雨水调蓄能力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5.
边坡植草临界坡长的研究对节约建设资金、美化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采用田间试验与已建高速公路典型样地调查相结合,结果表明:边坡植草临界坡长的确定与边坡土壤情况、坡面排水方式、植草方式等密切相关.粘土边坡上不同植草方式的植草临界坡长差异较大,相同植草模式的枯土边坡植草临界坡长较砂土边坡大,最长可达9.5 m.实践中应根据边坡实际情况确定防护形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生态植草边沟内的水流特性,对5组不同流量下的植草边沟与非植草边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后通过试验数据结合水力学分析,得出结果:植草边沟内的水流在缓流情况下,其粗糙系数为0.03;同时,边沟内的植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水流的内部结构,较混凝土边沟的沟渠糙率增大,流速减小,水位升高。  相似文献   

17.
岩石边坡喷混植生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广东惠河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喷混植草试验基础上,总结了喷混植草技术的特点,并对喷混植草当地条件的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同时筛选了适合广东地区的喷播草种,以期有助于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早日走上“生态高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高边坡防护处理的基本方法,通过边坡的稳定分析评价,介绍了台山核电淡水水源工程由锚杆混凝土护坡结合框格草坡护坡改为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的过程,并详述了锚杆混凝土护坡、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施工技术。通过高边坡全过程评价,证明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结合锚杆混凝土护坡在高边坡运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植被混凝土植草技术在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京九复线龙东段试验段植被混凝土植草技术应用成功的经验 ,让工程界更多人了解其工艺方法和应用环境 ,将该新型技术在路基边坡防护工程中进一步地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玲  陈宇晖 《公路》2005,(4):182-185
路基边坡湿法喷播植草防护技术已在惠河高速公路上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出适用湿法喷播植草施工方法的立地条件、植物种类选择与用量,并对其适用范围提出改进意见,为广东省新建高速公路进行全路域绿化及建立生态道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