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邱治国 《铁道车辆》2001,39(10):27-27,33
1 问题的提出 空调客车上装用的空调机组,由于受车辆的振动、冲击、风压以及太阳辐射、雨水、灰尘的影响,极易发生故障.其中,通风机、冷凝风机、压缩机(以下简称“三机”)的烧损故障尤为突出.表1为近几年来青岛车辆段空调三机故障的统计情况.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行的空调列车受到旅行者的欢迎。人们说,坐空调列车旅行一路春风,一路欢笑,确是一种享受。空调列车为旅客创造了健康、舒适的乘车环境,它是高新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快速发展的列车空调 我国80年代以前的客车多数采用蒸汽机车牵引。冬季由机车供汽,通过车厢内安装的暖汽管供暖。采用内燃、电力机车牵引后,各车厢安装了独立的锅炉,冬天由列车员烧锅炉供暖。但是,由于列车上未安装制冷设备,夏天只能依靠电扇和自然通风来进行空  相似文献   

3.
4.
热泵式空调机组在空调客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海燕 《铁道车辆》2000,38(6):31-33
从技术与经济意义上对热泵式空调机组应用于空调客车上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空调发电车柴油机试验站的方案设计、试验平车、进排气系统,油水系统等的机械设计方案。此方案在哈尔滨铁路局三顶树车辆段实施成功,满足了德国产MTU12V183型柴油机试验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铁路中小型公寓集中空调的设计中,对冷水机组的选型有用溴化锂机组取代氟利昂机组及设不加新风的简易空调2种方法。笔者对此提出见解,从理论,经济,使用等方面进行说明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空调客车数量的增长,空调三机的检修任务量会与之增加,其检修设施需及时跟上。文章探讨了具体的设施内容。  相似文献   

8.
9.
高原空调客车热工计算和空调机组试验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在高原地区使用的空调客车如何确定室外空气参数、如何测试空调机组的制冷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以空气的焓值和含湿量来计算空调客车所需的制冷量,提出在不同气压状态下测试空调机组制冷量的建议和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车辆空调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特点的介绍,提出了一些可供其车辆空调系统参考的设计方法,以及车内外夏季空气参数的选取依据及计算实例,讨论了车辆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及通风系统的要求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空调客车的空气品质评价及其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评价空调客车空气品质的原则和内容,指出了当前客车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阐述了采用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客车空调装置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空调客车舒适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调查内容 为了了解铁路空调客车舒适度的实际状况,笔者进行了铁路空调客车车内热舒适性的调查.此次调查的主要项目是依据ISO7730中规定的关于室内环境舒适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大规模的人体舒适感的调查求得预测平均反应值PMV(Predicted Mean Vote)和平均预测不满意率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ISO7730中推荐: PPD < 10%, -0.5<PMV<+0.5时,可认为室内热环境舒适.  相似文献   

14.
15.
16.
空调列车运行时环境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列车空调负荷计算方法是将列车作为静物处理,它不能反映外部环境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变化这一特点。本文综合考虑了列车运行时外部环境温度的动态变化,计算得到车厢内壁面的温度波,反映了列车运行时环境温度变化规律的影响,为今后列车空调动态负荷计算及列车空调机组实时运行调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了空调客车相对湿度偏高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降低客室相地湿度调节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唐炎炎 《铁道车辆》2001,39(4):43-44
对空调电气系统火灾事故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事故的防范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列车空调动态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确定了干线铁路列车空调标准天动态温度,提出了描述动态温度与时间和空间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及图表,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