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铁路建设项目采取的政府投资、国内贷款、外资铁路债券、上市融资和企业投资融资方式,探讨投资成本对项目投资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铁路项目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铁路投资来源有铁道部、铁道部与地方政府合资、铁路运营部门三种主要投资方式,设计概算的编制,也相应有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合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更新改造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作者分别运用这三种不同的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编制同一建设项目的概算,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不同编制办法综合取费标准,便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任民 《铁路现代化》1999,(2):32-34,43
本文就已建成的京九铁路南段建设这一具体投资活动对沿线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进行了总结分析,对人们全面认识铁路工程建设对国民经济及地区经济贡献,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当前和今后的铁路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我国1990—2016年货运周转总量,以及铁路、公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与国民经济的协整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我国国民经济与不同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短期动态波动与长期均衡的关系。研究表明:国民经济与铁路货运周转量、公路货运周转量和水路货运周转量分别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铁路货运周转量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短期国民经济的变化对铁路货运周转量同方向的变动影响最大,对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方向的变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铁路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包括铁路投资建设活动本身对增加国民生产产值、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带来通过能力增加、行车条件改善、运输费用降低、客货在途日寸间节约、交通事故)咸少等由铁路使用者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由于改善投资环境对地区经济和其他产业发展发生巨大波及作用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其作为基础设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持续日寸间也很长。但众所周知,社会效益目前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得到公认的量化方法不多。特别是由于中国基础统计数据不足,社会效益分析中可量化的部分就更少。因此,在铁路提速至200km h的社会效益评价分析中,所做的量化分析只能反映其社会效益的一小部分。现对铁路提速的社会效益定性分析和提速至200km h的社会效益量化分析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由Invenys Rall集团委托Credo咨询公司进行的不同运输方式能力提高成本的比较研究表明,铁路投资是提高运输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在旅客运输方面,城市地区对铁路信号和加大列车编组长度的投资,每百万英镑的收益是新建公路的2~5倍;对通勤运输,包括新建和恢复铁路的各种投资要比投资公路建设有效;对长途运输,不管是新建铁路还是改造既有线,铁路投资每百万英镑的收益要比公路建设的少。但投资铁路信号,特别是采用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ERTMS),要比其他任何手段都有效。  相似文献   

7.
地方铁路,指的是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的铁路,是由地方自行投资修建担负地方公共旅客、货物短途运输任务的铁路。中国地方铁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58年在山西省盂县修建的一条长1.7公里的土铁路,当时正处在“大跃进”时期,运能与运量紧张,各地方仓促修建了许多土铁路,这些铁路由于标准低、质量差,没有生命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三五”和“四五”期问,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地方铁路出现了新的高潮,这个时期,国家刘地方铁路的适应范围、管理体制、修建标准等作出了规定,使地方铁路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地方铁路得到了迅速发展,地方铁路运营管理有了经验和标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逐步完善,铁道部也加大了支持力度。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地方铁路的运营管理在逐步完善,相应的法规、办法相继出台,从国家到地方形成了有效地管理协调机制和运营管理体制,这些都为地方铁路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方铁路的经营管理方式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营性质,即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的直接管辖下,设置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建设和运输管理;二是自建联营,以标准轨矩为主,由地方铁路和国家铁路联合经营;三是地方建路,委托所在地的国家铁路局代管。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铁路基本建设领域,资产评估尚无固定统一的编制方法、基本内容与格式,也无统一的资产评估报告编制深广度要求。铁路行业及其建设投资担负着当前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基建步伐的重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投资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探讨资产评估在铁路行业的应用显得较为重要。此文对铁路项目资产评估的原则、依据、方法和过程等主要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决定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通过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增长。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将有4万亿元的投资用于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中。其中,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成为投资规划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宏观资讯     
“十一五”期间铁路能耗指标将降低20%;铁道部要求“十一”前第六次大提速各项准备全部到位;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两年来力促国民经济发展;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吴溪淳呼吁加快制定钢铁国企重组规划;发改委出台投资调控新举措。[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